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制備超細鎢銅復合粉體及其燒結性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08:58
傳統(tǒng)的W-Cu復合材料的制備多采用熔滲燒結法,制備的復合材料的致密度性不好,W、Cu兩相也很難實現(xiàn)均勻分布。而應用最為廣泛的機械合金化法雖可以得到致密性良好的W-Cu復合材料,卻極易混入雜質(zhì),從而影響復合材料的性能。近年來,濕化學法制備納米材料被進行了大量研究。超細W-Cu復合粉末的燒結特性對于復合材料的燒結致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以檸檬酸和甘氨酸兩個體系分別制備了W-Cu復合粉末,并由其制備了W-Cu復合材料,對W-Cu復合材料制備的新途徑進行了探索。以鎢酸銨、三水合硝酸銅和檸檬酸(甘氨酸)為原料,合成前驅W-Cu氧化物,共還原得到超細W-Cu復合粉末,經(jīng)冷模壓制成型,將坯體在H2中燒結制備得到W-Cu復合材料。通過X-ray衍射分析、掃描電鏡觀察和激光粒度分析對前驅物和還原粉體的組成及性能進行了表征;對制備得到的燒結體的形貌結構以及相關性能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兩種體系合成的前驅物均為CuWO4、WO3和CuO的混合物,其形貌均表現(xiàn)為團聚多孔蓬松狀,晶粒粒度大小小于100nm。共還...
【文章來源】: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制備W-Cu復合粉末及其燒結體的工藝流程圖
合肥工業(yè)大學%)是以國際標準軟銅(即退火銅)的電導率作為 100%電導率標7241μΩ cm。強度的測定[65]體試樣的抗彎強度 σb的測定是采用 MTS809 型材料試驗機進行的法為三點彎曲測試方法,實驗的加載方式為連續(xù)加載方式,其加載m/min,燒結體試樣放置臺的跨距為 30mm。測試的示意圖如圖 2.2
3.2 檸檬酸體系 W-Cu 復合粉末的表征3.2.1 前驅氧化物粉體的表征圖3.1為檸檬酸體系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所制備得到前驅粉體的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從 W-10Cu 到 W-50Cu 組分,經(jīng)檸檬酸體系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合成后,所得到的產(chǎn)物為 WO3-CuO 的混合物,每個組分合成得到產(chǎn)物的物相基本為 CuWO4和 WO3或者 CuO。這種方法以鎢酸銨、三水合硝酸銅和一水合檸檬酸為原料,若不經(jīng)過充分溫度下燃燒合成,其產(chǎn)物中會殘留有雜質(zhì)元素 C、N、H。而經(jīng) XRD 檢測后,每個組分產(chǎn)物的 XRD 圖譜都僅有 W、Cu 氧化物,非常的純凈。對比 W-10Cu 到 W-50Cu 組分,可以看出每個組分的產(chǎn)物物相對應的衍射角度都是相同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鎢銅復合粉末的制備及其燒結行為研究[J]. 劉舒,謝敬佩,馬竇琴,王鳳梅,王愛琴,李繼文,王文焱,孫浩亮,王維,程光耀. 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 2014(05)
[2]鎢銅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J]. 馮威,李玉龍,朱曉東.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4)
[3]LTC—1000型激光熱導儀及對炭制品的測試[J]. 李婉秋,路宗奎,曲春浴. 炭素. 2007(01)
[4]鎢銅納米復合粉末的制備技術研究[J]. 朱永兵,沈以赴. 金屬功能材料. 2006(05)
[5]壓滲法制備Mo/Cu梯度功能材料[J]. 陳文革,沈宏芳,劉興. 有色金屬. 2006(01)
[6]鎢銅合金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J]. 高娃,張存信. 新材料產(chǎn)業(yè). 2006(02)
[7]熱壓燒結法制備鎢銅復合材料的工藝研究[J]. 楊林,欒道成,吳小剛. 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
[8]鎢基合金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 馬運柱,黃伯云,劉文勝. 粉末冶金工業(yè). 2005(05)
[9]W-Cu梯度熱沉材料的成分與結構設計[J]. 劉彬彬,謝建新. 稀有金屬. 2005(05)
[10]化學共沉淀-封閉循環(huán)氫還原法制備納米W-Cu復合粉[J]. 李在元,翟玉春,田彥文,馬江虹.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5(06)
本文編號:3599974
【文章來源】: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制備W-Cu復合粉末及其燒結體的工藝流程圖
合肥工業(yè)大學%)是以國際標準軟銅(即退火銅)的電導率作為 100%電導率標7241μΩ cm。強度的測定[65]體試樣的抗彎強度 σb的測定是采用 MTS809 型材料試驗機進行的法為三點彎曲測試方法,實驗的加載方式為連續(xù)加載方式,其加載m/min,燒結體試樣放置臺的跨距為 30mm。測試的示意圖如圖 2.2
3.2 檸檬酸體系 W-Cu 復合粉末的表征3.2.1 前驅氧化物粉體的表征圖3.1為檸檬酸體系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所制備得到前驅粉體的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從 W-10Cu 到 W-50Cu 組分,經(jīng)檸檬酸體系溶膠-凝膠自蔓延燃燒法合成后,所得到的產(chǎn)物為 WO3-CuO 的混合物,每個組分合成得到產(chǎn)物的物相基本為 CuWO4和 WO3或者 CuO。這種方法以鎢酸銨、三水合硝酸銅和一水合檸檬酸為原料,若不經(jīng)過充分溫度下燃燒合成,其產(chǎn)物中會殘留有雜質(zhì)元素 C、N、H。而經(jīng) XRD 檢測后,每個組分產(chǎn)物的 XRD 圖譜都僅有 W、Cu 氧化物,非常的純凈。對比 W-10Cu 到 W-50Cu 組分,可以看出每個組分的產(chǎn)物物相對應的衍射角度都是相同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鎢銅復合粉末的制備及其燒結行為研究[J]. 劉舒,謝敬佩,馬竇琴,王鳳梅,王愛琴,李繼文,王文焱,孫浩亮,王維,程光耀. 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 2014(05)
[2]鎢銅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J]. 馮威,李玉龍,朱曉東.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4)
[3]LTC—1000型激光熱導儀及對炭制品的測試[J]. 李婉秋,路宗奎,曲春浴. 炭素. 2007(01)
[4]鎢銅納米復合粉末的制備技術研究[J]. 朱永兵,沈以赴. 金屬功能材料. 2006(05)
[5]壓滲法制備Mo/Cu梯度功能材料[J]. 陳文革,沈宏芳,劉興. 有色金屬. 2006(01)
[6]鎢銅合金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J]. 高娃,張存信. 新材料產(chǎn)業(yè). 2006(02)
[7]熱壓燒結法制備鎢銅復合材料的工藝研究[J]. 楊林,欒道成,吳小剛. 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
[8]鎢基合金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 馬運柱,黃伯云,劉文勝. 粉末冶金工業(yè). 2005(05)
[9]W-Cu梯度熱沉材料的成分與結構設計[J]. 劉彬彬,謝建新. 稀有金屬. 2005(05)
[10]化學共沉淀-封閉循環(huán)氫還原法制備納米W-Cu復合粉[J]. 李在元,翟玉春,田彥文,馬江虹.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5(06)
本文編號:35999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999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