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H) 2 包覆LiNi 0.85 Co 0.10 Mn 0.05 O 2 的電化學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2-01-16 00:46
用氫氧化亞鈷[Co(OH)2]包覆高鎳三元正極材料LiNi0.85Co0.10Mn0.05O2,控制燒結溫度,使Co(OH)2分解為四氧化三鈷(Co3O4)。半電池測試顯示:包覆材料首次循環(huán)的放電比容量為202.4m Ah/g、庫侖效率為87.7%,均高于未包覆材料。全電池測試顯示:包覆材料制備的電池高溫(45℃)循環(huán)性能更好,以0.50C充電、1.00C放電在2.80~4.20V循環(huán)300次,容量保持率為93.3%,而未包覆材料制備的電池為90.2%。電位滴定和SEM分析表明:包覆的Co(OH)2在燒結過程中能與LiNi0.85Co0.10Mn0.05O2的表面殘堿(LiOH/Li2CO3)反應,降低表面殘堿含量。XRD測試顯示:包覆材料的Ni/Li混排降低,...
【文章來源】:電池. 2020,5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Co(OH)2材料的熱重分析(TGA)曲線
包覆前后材料表面殘堿Li OH和Li2CO3的含量見圖2。從圖2可知,在400℃燒結后,包覆Co(OH)2材料的表面殘堿降低,其中,LiOH含量下降25%,Li2CO3含量下降17%。殘堿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包覆的Co(OH)2屬于兩性氫氧化物,高溫下可以和殘堿進行反應,生成Li Co Ox等。
不同樣品的XRD圖見圖3。從圖3可知,400℃單獨燒結Co(OH)2時,燒結后材料呈現(xiàn)典型的Co3O4的物相(JCPDS:42-1467),與熱重分析的結果基本一致。高鎳三元材料包覆Co(OH)2后在400℃燒結,包覆材料的XRD圖與未包覆材料基本一致,都呈現(xiàn)典型的α-NaFeO2結構,屬于R3m空間群,說明包覆燒結并未對材料的體相結構造成明顯的影響。此外,包覆材料的XRD圖中并未發(fā)現(xiàn)Co3O4的衍射峰,說明生成的Co3O4高度分散在材料表面,超出了XRD的檢測限(約4nm),當然,也有可能是包覆量太少導致無法被儀器檢測。
本文編號:3591603
【文章來源】:電池. 2020,50(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Co(OH)2材料的熱重分析(TGA)曲線
包覆前后材料表面殘堿Li OH和Li2CO3的含量見圖2。從圖2可知,在400℃燒結后,包覆Co(OH)2材料的表面殘堿降低,其中,LiOH含量下降25%,Li2CO3含量下降17%。殘堿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包覆的Co(OH)2屬于兩性氫氧化物,高溫下可以和殘堿進行反應,生成Li Co Ox等。
不同樣品的XRD圖見圖3。從圖3可知,400℃單獨燒結Co(OH)2時,燒結后材料呈現(xiàn)典型的Co3O4的物相(JCPDS:42-1467),與熱重分析的結果基本一致。高鎳三元材料包覆Co(OH)2后在400℃燒結,包覆材料的XRD圖與未包覆材料基本一致,都呈現(xiàn)典型的α-NaFeO2結構,屬于R3m空間群,說明包覆燒結并未對材料的體相結構造成明顯的影響。此外,包覆材料的XRD圖中并未發(fā)現(xiàn)Co3O4的衍射峰,說明生成的Co3O4高度分散在材料表面,超出了XRD的檢測限(約4nm),當然,也有可能是包覆量太少導致無法被儀器檢測。
本文編號:35916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916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