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制備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材料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4 04:07
在戰(zhàn)場上和在日常事故當中,不受控制的出血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新型止血材料并如何快速有效的止血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絲素蛋白是一種天然纖維材料,具有人體中必要的數(shù)種氨基酸,對機體無毒、無刺激作用,可生物降解;此外絲素蛋白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加工成各種形態(tài)的材料,通過不同的化學試劑改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廣泛應用于紡織行業(yè)、生物醫(yī)藥領(lǐng)域。為進一步拓寬蠶絲蛋白生物醫(yī)藥材料領(lǐng)域中的應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酶法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首先采用堿性蛋白酶Alcalase、復合風味酶Flavourzyme、復合蛋白酶Protamex和胃蛋白酶Pepsin水解絲素蛋白,在此基礎(chǔ)上,采用堿性蛋白酶Alcalase與復合風味酶Flavourzyme(制備的絲素肽用AF表示)、復合蛋白酶Protamex與復合風味酶Flavourzyme(制備的絲素肽用PF表示)的組合來分步酶解絲素蛋白制備6種絲素肽。采用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X射線衍射儀(XRD)、Zeta電位測試儀等對6種絲素肽的形貌結(jié)構(gòu)和性能進行測試和表征。通過血液粘度實驗、血小板粘附實驗、體外凝血...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凝血機理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絲素肽研究現(xiàn)狀
1.3.2 介孔生物玻璃研究現(xiàn)狀
1.3.3 止血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
1.4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內(nèi)容
1.4.1 主要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2.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2.2.1.2 實驗儀器
2.2.2 單一酶酶解絲素肽的制備
2.2.2.1 蠶繭脫膠
2.2.2.2 鹽解絲素肽制備
2.2.2.3 酶解絲素肽制備
2.2.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2.2.3.1 絲素肽的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2.2.3.2 絲素肽的Zeta電位
2.2.3.3 絲素肽的吸水性測試
2.2.4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止血性能研究
2.2.4.1 血液粘度實驗
2.2.4.2 血小板粘附實驗
2.2.4.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2.2.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2.2.5 統(tǒng)計學處理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2.3.1.1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FTIR分析
2.3.1.2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XRD分析
2.3.1.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SEM分析
2.3.2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2.3.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分析
2.3.4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2.3.4.1 血液粘度實驗分析
2.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2.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2.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部分
3.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3.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3.2.1.2 實驗儀器
3.2.2 雙酶分步酶解絲素肽的制備
3.2.2.1 蠶繭脫膠
3.2.2.2 鹽解絲素肽制備
3.2.2.3 雙酶分步酶解絲素肽制備
3.2.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3.2.3.1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3.2.3.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3.2.3.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
3.2.4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止血性能研究
3.2.4.1 血液粘度實驗
3.2.4.2 血小板粘附實驗
3.2.4.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3.2.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3.2.5 統(tǒng)計學處理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雙酶制備絲素肽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3.3.1.1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FTIR分析
3.3.1.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XRD分析
3.3.1.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SEM分析
3.3.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3.3.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分析
3.3.4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3.3.4.1 血液粘度分析
3.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3.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3.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制備及止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4.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4.2.1.2 實驗儀器
4.2.2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制備
4.2.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制備
4.2.4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4.2.4.1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形貌表征
4.2.4.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結(jié)構(gòu)表征
4.2.4.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Zeta電位分析
4.2.5 止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止血性能研究
4.2.5.1 血液粘度實驗
4.2.5.2 血小板粘附實驗
4.2.5.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4.2.5.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4.2.6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4.2.7 統(tǒng)計學處理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形貌結(jié)構(gòu)分析
4.3.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結(jié)構(gòu)表征
4.3.2.1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表征
4.3.2.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FTIR分析
4.3.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Zeta電位分析
4.3.4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4.3.4.1 血液粘度分析
4.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4.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4.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4.3.5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抗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結(jié)論
5.2 課題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的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生絲素蛋白水凝膠的性質(zhì)及應用[J]. 周燕,吳惠英. 絲綢. 2016(04)
[2]絲素蛋白在生物醫(yī)藥工程中的應用[J]. 肖陽,楊瓊,李慶榮,邢東旭,羅國慶,葉明強. 廣東蠶業(yè). 2016(02)
[3]介孔材料在止血方面的應用[J]. 廖碩,何星. 世界復合醫(yī)學. 2015(04)
[4]局部止血材料研究新進展[J]. 李正超,劉璐,張娟,李靈芝. 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15(10)
[5]美軍戰(zhàn)場局部止血材料研究進展[J]. 李麗娟,刁天喜,王敏. 人民軍醫(yī). 2015(09)
[6]蠶絲的基礎(chǔ)研究與應用: 從纖維到蛋白質(zhì)的轉(zhuǎn)型[J]. 董照明,張艷,楊佩,趙萍,席星航,夏慶友. 蠶業(yè)科學. 2015(03)
[7]不同分子質(zhì)量絲素肽的形貌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J]. 許亞陽,沈錦玉,朱海霖,李靜靜,雷彩虹,陳建勇. 蠶業(yè)科學. 2015(02)
[8]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用于藥物傳輸和光動力治療[J]. 汪文媚,吳伯岳,要旸,高衛(wèi)真.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1)
[9]介孔生物玻璃對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早期黏附增殖行為的影響[J]. 李揚,劉怡卓,郭亞平,劉李娜,朱振安.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3(04)
[10]水溶性絲素蛋白的制備及其構(gòu)象轉(zhuǎn)變[J]. 王學超,李延報,陸春華,許仲梓.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博士論文
[1]不同粒徑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性能及其與MC3T3-E1細胞相互作用研究[D]. 李玉莉.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新型粉體止血劑—殼聚糖/海藻酸微球的制備工藝及生物醫(yī)學特性檢測[D]. 劉亞平.第二軍醫(yī)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絲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止血抗菌性能的研究[D]. 李靜靜.浙江理工大學 2016
[2]一種新型淀粉基止血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表征[D]. 王艷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5
[3]絲素肽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的研究[D]. 許亞陽.浙江理工大學 2015
[4]生物酶法制備蛋白膜及膜性能研究[D]. 李新玥.蘇州大學 2014
[5]單分散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聚乙二醇(MMBGs/PEG)復合微球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 司云鳳.揚州大學 2013
[6]蠶蛹殼聚糖復合止血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陳超.西南大學 2012
[7]交聯(lián)海藻酸鈣纖維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朱立華.青島大學 2012
[8]絲素肽的酶法制備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羅美琪.華南理工大學 2012
[9]殼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實驗研究[D]. 尹剛.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1
[10]全溶性止血纖維止血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 王會敏.大連醫(yī)科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7064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凝血機理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絲素肽研究現(xiàn)狀
1.3.2 介孔生物玻璃研究現(xiàn)狀
1.3.3 止血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
1.4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與主要研究內(nèi)容
1.4.1 主要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2.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2.2.1.2 實驗儀器
2.2.2 單一酶酶解絲素肽的制備
2.2.2.1 蠶繭脫膠
2.2.2.2 鹽解絲素肽制備
2.2.2.3 酶解絲素肽制備
2.2.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2.2.3.1 絲素肽的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2.2.3.2 絲素肽的Zeta電位
2.2.3.3 絲素肽的吸水性測試
2.2.4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止血性能研究
2.2.4.1 血液粘度實驗
2.2.4.2 血小板粘附實驗
2.2.4.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2.2.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2.2.5 統(tǒng)計學處理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2.3.1.1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FTIR分析
2.3.1.2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XRD分析
2.3.1.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SEM分析
2.3.2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2.3.3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分析
2.3.4 單一酶制備絲素肽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2.3.4.1 血液粘度實驗分析
2.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2.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2.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2.4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部分
3.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3.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3.2.1.2 實驗儀器
3.2.2 雙酶分步酶解絲素肽的制備
3.2.2.1 蠶繭脫膠
3.2.2.2 鹽解絲素肽制備
3.2.2.3 雙酶分步酶解絲素肽制備
3.2.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3.2.3.1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3.2.3.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3.2.3.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
3.2.4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止血性能研究
3.2.4.1 血液粘度實驗
3.2.4.2 血小板粘附實驗
3.2.4.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3.2.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3.2.5 統(tǒng)計學處理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雙酶制備絲素肽形貌與結(jié)構(gòu)表征
3.3.1.1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FTIR分析
3.3.1.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XRD分析
3.3.1.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SEM分析
3.3.2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Zeta電位分析
3.3.3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吸水性分析
3.3.4 雙酶制備絲素肽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3.3.4.1 血液粘度分析
3.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3.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3.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3.4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制備及止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主要實驗材料和儀器
4.2.1.1 實驗材料及試劑
4.2.1.2 實驗儀器
4.2.2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制備
4.2.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制備
4.2.4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結(jié)構(gòu)與性能表征
4.2.4.1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形貌表征
4.2.4.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結(jié)構(gòu)表征
4.2.4.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Zeta電位分析
4.2.5 止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止血性能研究
4.2.5.1 血液粘度實驗
4.2.5.2 血小板粘附實驗
4.2.5.3 體外凝血時間測試
4.2.5.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實驗
4.2.6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4.2.7 統(tǒng)計學處理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含銀介孔生物玻璃的形貌結(jié)構(gòu)分析
4.3.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結(jié)構(gòu)表征
4.3.2.1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形貌表征
4.3.2.2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FTIR分析
4.3.3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Zeta電位分析
4.3.4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的體外止血性能分析
4.3.4.1 血液粘度分析
4.3.4.2 血小板粘附分析
4.3.4.3 體外凝血時間分析
4.3.4.4 大鼠肝臟止血模型
4.3.5 絲素肽/含銀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止血材料抗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結(jié)論
5.2 課題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的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生絲素蛋白水凝膠的性質(zhì)及應用[J]. 周燕,吳惠英. 絲綢. 2016(04)
[2]絲素蛋白在生物醫(yī)藥工程中的應用[J]. 肖陽,楊瓊,李慶榮,邢東旭,羅國慶,葉明強. 廣東蠶業(yè). 2016(02)
[3]介孔材料在止血方面的應用[J]. 廖碩,何星. 世界復合醫(yī)學. 2015(04)
[4]局部止血材料研究新進展[J]. 李正超,劉璐,張娟,李靈芝. 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15(10)
[5]美軍戰(zhàn)場局部止血材料研究進展[J]. 李麗娟,刁天喜,王敏. 人民軍醫(yī). 2015(09)
[6]蠶絲的基礎(chǔ)研究與應用: 從纖維到蛋白質(zhì)的轉(zhuǎn)型[J]. 董照明,張艷,楊佩,趙萍,席星航,夏慶友. 蠶業(yè)科學. 2015(03)
[7]不同分子質(zhì)量絲素肽的形貌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J]. 許亞陽,沈錦玉,朱海霖,李靜靜,雷彩虹,陳建勇. 蠶業(yè)科學. 2015(02)
[8]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用于藥物傳輸和光動力治療[J]. 汪文媚,吳伯岳,要旸,高衛(wèi)真.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1)
[9]介孔生物玻璃對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早期黏附增殖行為的影響[J]. 李揚,劉怡卓,郭亞平,劉李娜,朱振安.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3(04)
[10]水溶性絲素蛋白的制備及其構(gòu)象轉(zhuǎn)變[J]. 王學超,李延報,陸春華,許仲梓.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博士論文
[1]不同粒徑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性能及其與MC3T3-E1細胞相互作用研究[D]. 李玉莉.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新型粉體止血劑—殼聚糖/海藻酸微球的制備工藝及生物醫(yī)學特性檢測[D]. 劉亞平.第二軍醫(yī)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絲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止血抗菌性能的研究[D]. 李靜靜.浙江理工大學 2016
[2]一種新型淀粉基止血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表征[D]. 王艷玲.華東師范大學 2015
[3]絲素肽結(jié)構(gòu)與止血性能的研究[D]. 許亞陽.浙江理工大學 2015
[4]生物酶法制備蛋白膜及膜性能研究[D]. 李新玥.蘇州大學 2014
[5]單分散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聚乙二醇(MMBGs/PEG)復合微球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 司云鳳.揚州大學 2013
[6]蠶蛹殼聚糖復合止血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陳超.西南大學 2012
[7]交聯(lián)海藻酸鈣纖維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朱立華.青島大學 2012
[8]絲素肽的酶法制備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羅美琪.華南理工大學 2012
[9]殼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實驗研究[D]. 尹剛.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1
[10]全溶性止血纖維止血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 王會敏.大連醫(yī)科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70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4070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