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丹狀MoS 2 /介孔碳球復合物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和單層多晶MoS 2 的制備和光電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08:21
隨著石墨烯火熱研究和廣泛運用,類石墨烯結構的二維材料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以對二硫化鉬(MoS2)的研究最為火熱。因為二硫化鉬獨特的"三明治"結構和物化特性,在光電器件、催化、儲能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獲得二硫化鉬的方法主要有微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CVD)法、水熱法等等,其中CVD法是制得單層單晶二硫化鉬的主要化學方法,但是該方法制備單層單晶二硫化鉬的苛刻條件和低的重復率嚴重限制其長遠的發(fā)展,本文在簡單的實驗和環(huán)境制備了大尺寸單層多晶二硫化鉬,同時表現(xiàn)出不俗的光電性能。此外,二硫化鉬有比一般氧化物高的離子電導率,以及比一般石墨高的理論比容量,從而廣泛的應用于超級電容器陰極材料,但是由于純的二硫化鉬不高的實際比容量,庫倫效率和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使得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因此我們用水熱法制備了二硫化鉬與介孔碳球的復合材料來提高它的電化學性質(zhì)。本文主要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紹了二硫化鉬的結構、價帶、生長和制備方法,以及在電子器件、光電器件、儲能以及光催化領域的廣泛應用。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本工作的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實驗材料以及對實驗樣品的表征方法和電化學測試。第三章主要介紹了用水熱法制備了紅...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MoS_2的基本特性
1.2.1 MoS_2的基本結構
1.2.2 MoS_2的價態(tài)結構
1.3 MoS_2的生長與制備
1.3.1 "自上而下"法
1.3.2 "自下而上"法
1.4 MoS_2的應用
1.4.1 電子器件
1.4.2 光電器件
1.4.3 傳感器
1.4.4 儲能材料
1.4.5 光催化
1.5 本文的思路以及內(nèi)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實驗設備與表征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 材料表征
2.2.1 X射線衍射分析(XRD)
2.2.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2.3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2.2.4 拉曼光譜分析(Raman)
2.2.5 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BET)
2.2.6 原子力顯微鏡(AFM)
2.3 電化學性能測試
2.3.1 實驗設備
2.3.2 循環(huán)伏安測試(CV)
2.3.3 恒電流充放電測試(GCD)
第三章 水熱合成紅毛丹狀MoS_2/碳球介孔復合物及其超級電容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MoS_2/Cs復合結構的制備
3.2.1 介孔碳球的制備
3.2.2 紅毛丹狀硫化鉬/碳球(MoS_2/Cs)的復合材料的制備
3.3 材料表征
3.3.1 XRD表征分析
3.3.2 樣品的形貌表征
3.3.3 BET測試
3.4 電化學性能測試
3.4.1 電極的制備
3.4.2 CV測試
3.4.3 GCD測試
3.4.4 循環(huán)穩(wěn)定性測試
3.4.5 交流阻抗測試(EIS)測試
3.5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單層多晶二硫化鉬的生長以及光電性質(zhì)
4.1 引言
4.2 實驗過程
4.2.1 Si/SiO_2基底的清洗
4.2.2 單層多晶二硫化鉬制備
4.3 材料表征
4.3.1 OM和SEM表征
4.3.2 Raman測試
4.3.3 AFM測試
4.3.4 TEM測試
4.4 輸出特性測試
4.4.1 合成單層多晶二硫化鉬光探測器
4.4.2 電子特性測試
4.4.3 光響應測試
4.5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3351063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MoS_2的基本特性
1.2.1 MoS_2的基本結構
1.2.2 MoS_2的價態(tài)結構
1.3 MoS_2的生長與制備
1.3.1 "自上而下"法
1.3.2 "自下而上"法
1.4 MoS_2的應用
1.4.1 電子器件
1.4.2 光電器件
1.4.3 傳感器
1.4.4 儲能材料
1.4.5 光催化
1.5 本文的思路以及內(nèi)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實驗設備與表征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 材料表征
2.2.1 X射線衍射分析(XRD)
2.2.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2.2.3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2.2.4 拉曼光譜分析(Raman)
2.2.5 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BET)
2.2.6 原子力顯微鏡(AFM)
2.3 電化學性能測試
2.3.1 實驗設備
2.3.2 循環(huán)伏安測試(CV)
2.3.3 恒電流充放電測試(GCD)
第三章 水熱合成紅毛丹狀MoS_2/碳球介孔復合物及其超級電容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MoS_2/Cs復合結構的制備
3.2.1 介孔碳球的制備
3.2.2 紅毛丹狀硫化鉬/碳球(MoS_2/Cs)的復合材料的制備
3.3 材料表征
3.3.1 XRD表征分析
3.3.2 樣品的形貌表征
3.3.3 BET測試
3.4 電化學性能測試
3.4.1 電極的制備
3.4.2 CV測試
3.4.3 GCD測試
3.4.4 循環(huán)穩(wěn)定性測試
3.4.5 交流阻抗測試(EIS)測試
3.5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單層多晶二硫化鉬的生長以及光電性質(zhì)
4.1 引言
4.2 實驗過程
4.2.1 Si/SiO_2基底的清洗
4.2.2 單層多晶二硫化鉬制備
4.3 材料表征
4.3.1 OM和SEM表征
4.3.2 Raman測試
4.3.3 AFM測試
4.3.4 TEM測試
4.4 輸出特性測試
4.4.1 合成單層多晶二硫化鉬光探測器
4.4.2 電子特性測試
4.4.3 光響應測試
4.5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33510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3510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