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聚茚有機光電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1-10 21:07
三聚茚作為一種結(jié)構(gòu)功能單元已被廣泛應用到有機光電領域,本論文圍繞三聚茚有機光電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應用展開,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部分:一是三支臂三聚茚類星形小分子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合成及相關電池器件性能研究;二是六支臂三聚茚類星形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鈣鈦礦電池器件的應用;三是三聚茚基共軛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光解水析氫領性能研究。為了通過給體-受體效應來拓展吸收,提高材料的吸收系數(shù),論文第二章我們以三聚茚為核,引入強吸電子結(jié)構(gòu)3-(二氰基亞甲基)茚-1-酮或雙吸電子單元苯并噻二唑和3-乙基繞丹寧,設計合成了三種小分子(Tr(Hex)6-3IC、Tr(Dec)6-3IC和Tr(Hex)6-3BR)并將其作為受體應用在有機太陽電池。經(jīng)過優(yōu)化,共平面更好的Tr(Hex)6-3BR所制備的電池器件獲得超過2%的光電轉(zhuǎn)換效率,雖然獲得三聚茚受體在有機太陽電池領域的最高效率,但是低電子遷移率,不平衡的μh/μe比,嚴重的分子復合等因素導致器件的FF和Jsc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三聚茚的核磁共振氫譜、碳譜以及樣品照片
200 400 600 8000204060eightW%)(Temperature (oC)圖 1-5 三聚茚(a)TGA 曲線;(b)DSC 曲線圖 1-5 是三聚茚的熱學性能測試,從熱重降解曲線(TGA)來看,三聚茚熱失重溫度(Td)可以達到高達 363oC,說明其具有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能。從圖 1-5b 的差示掃描量熱曲線(DSC)來看,三聚茚材料沒有明顯的玻璃化轉(zhuǎn)變峰,熔融峰和結(jié)晶峰。圖 1-6 是三聚茚對水油接觸角的測試,通過測試可以看出,因為沒有在 5、10、15位置功能化疏水烷基鏈,使得三聚茚核的親水性提升,接觸角為 51.0°,油選用二碘甲烷,接觸角為 37.4°,通過計算得到三聚茚的表面能為 51.7 mN m-1。
第一章 緒論子產(chǎn)率分別為 99%和 98%,具有做高效藍光 OLED 器件的潛力[18]。除此之外,Harve課題組也進行樹枝狀大分子的研究,他們將卟啉引入三聚茚中,設計合成 TruP、TriTruPTruZnP 和 TriTruZnP 四種紅光材料,他們的熒光量子產(chǎn)率分別是 20%、16%、8%和 10%,熒光壽命分別為 2.6、2.6、2.7 和 1.2 ns[19]。除了以上三聚茚對稱的引入支臂研究之外Ziessel 課題組還將三個支臂引入不用的發(fā)色團,這種設計提高了分子的偶極距,在 76nm 處的熒光壽命為 2.2 ns,熒光量子產(chǎn)率為 18%。這種設計理念因為在每個支臂加入不同的發(fā)色團,使得該材料具有多重的吸收峰,達到近紅外吸收伴隨著 9.2 104M-1cm的高吸收系數(shù)[2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ruxene-based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J]. 林琳琳,涂用廣,湯昌泉,馬云龍,陳善慈,尹志剛,魏佳駿,鄭慶東. 結(jié)構(gòu)化學. 2016(10)
本文編號:2969413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三聚茚的核磁共振氫譜、碳譜以及樣品照片
200 400 600 8000204060eightW%)(Temperature (oC)圖 1-5 三聚茚(a)TGA 曲線;(b)DSC 曲線圖 1-5 是三聚茚的熱學性能測試,從熱重降解曲線(TGA)來看,三聚茚熱失重溫度(Td)可以達到高達 363oC,說明其具有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能。從圖 1-5b 的差示掃描量熱曲線(DSC)來看,三聚茚材料沒有明顯的玻璃化轉(zhuǎn)變峰,熔融峰和結(jié)晶峰。圖 1-6 是三聚茚對水油接觸角的測試,通過測試可以看出,因為沒有在 5、10、15位置功能化疏水烷基鏈,使得三聚茚核的親水性提升,接觸角為 51.0°,油選用二碘甲烷,接觸角為 37.4°,通過計算得到三聚茚的表面能為 51.7 mN m-1。
第一章 緒論子產(chǎn)率分別為 99%和 98%,具有做高效藍光 OLED 器件的潛力[18]。除此之外,Harve課題組也進行樹枝狀大分子的研究,他們將卟啉引入三聚茚中,設計合成 TruP、TriTruPTruZnP 和 TriTruZnP 四種紅光材料,他們的熒光量子產(chǎn)率分別是 20%、16%、8%和 10%,熒光壽命分別為 2.6、2.6、2.7 和 1.2 ns[19]。除了以上三聚茚對稱的引入支臂研究之外Ziessel 課題組還將三個支臂引入不用的發(fā)色團,這種設計提高了分子的偶極距,在 76nm 處的熒光壽命為 2.2 ns,熒光量子產(chǎn)率為 18%。這種設計理念因為在每個支臂加入不同的發(fā)色團,使得該材料具有多重的吸收峰,達到近紅外吸收伴隨著 9.2 104M-1cm的高吸收系數(shù)[2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ruxene-based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J]. 林琳琳,涂用廣,湯昌泉,馬云龍,陳善慈,尹志剛,魏佳駿,鄭慶東. 結(jié)構(gòu)化學. 2016(10)
本文編號:29694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694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