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材料論文 >

碳纖維酚醛樹脂基復合材料制備及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1-17 19:02
【摘要】:以酚醛樹脂為基體,碳纖維為增強纖維,石墨和聚醚醚酮(PEEK)為固體潤滑劑,通過熱壓成型方法制備復合材料。通過多功能立式摩擦磨損試驗機對復合材料進行摩擦磨損測試,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復合材料的磨損表面。結果表明,石墨的加入能夠降低復合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和磨損率,當加入15%(wt,質(zhì)量分數(shù))石墨的復合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為0.1,磨損率為0.37×10~(-6)g/N·m。PEEK的加入能夠增加復合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降低復合材料的磨損率,當加入10%(wt,質(zhì)量分數(shù))PEEK的復合材料表現(xiàn)出最好的摩擦性能,摩擦系數(shù)為0.28,磨損率為0.92×10~(-6)g/N·m。
[Abstract]:The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 method with phenolic resin as matrix, carbon fiber as reinforcing fiber, graphite and 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 as solid lubricant.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by a multifunctional vertical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wear surfac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of the composites can be reduced by adding graphite, whe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mposites with 15% graphite (wt, mass fraction) is 0.1, The addition of 0.37 脳 10 ~ (-6) g / N m.PEEK can increas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decrease the wear rate of the composites. The composites with 10% (wt, mass fraction) PEEK show the best friction properti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0.28 and the wear rate is 0.92 脳 10 ~ (-6) g / N ~ (m).
【作者單位】: 長春工業(yè)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吉林省碳纖維開發(fā)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Q323.1;TB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鴻元;;高伸長碳纖維競爭激烈[J];化工新型材料;1983年04期

2 黃福娟;;碳纖維增強玻璃板[J];建材工業(yè)信息;1986年14期

3 王平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fā)展狀況[J];安徽化工;1987年04期

4 趙浩峰,王玲,劉紅梅,韓世平;碳纖維及其與金屬的作用[J];鑄造設備研究;2001年03期

5 黃鳳萍,李纓;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fā)展[J];陶瓷;2005年10期

6 傅宏俊;黃玉東;劉麗;;碳纖維/聚芳基乙炔復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的研究[J];化學與黏合;2006年01期

7 盛永華;李力;;短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疲勞性能研究[J];中國塑料;2012年05期

8 ;回收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方法[J];技術與市場;2012年11期

9 吳人潔;;日本碳纖維概況[J];合成纖維工業(yè);1982年05期

10 成曉旭;碳纖維[J];合成纖維;197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協(xié)人;倪如青;;碳纖維增強聚酰胺[A];工程塑料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5年

2 徐昌華;;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fā)展和應用概況[A];工程塑料優(yōu)選論文集[C];1993年

3 萬雪飛;王玉林;王玉果;萬怡灶;黃遠;;三維編織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細胞毒性評價[A];復合材料:生命、環(huán)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張宗強;鄭立允;萬怡灶;周福剛;王玉林;;三維編織碳纖維增強鑄型尼龍復合材料的研究[A];復合材料:生命、環(huán)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李巖;;外部補強用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耐久性——面內(nèi)和層間性能[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袁立;王華;陳玉峰;;空間相機用高性能結構材料——碳纖維增強碳化硅[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7 王曉華;;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A];2009全國粉末冶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王海龍;李義全;許偉;馮永國;;碳纖維增強材料透聲性能研究[A];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冊)[C];2010年

9 賈均紅;周惠娣;閆逢元;陳建敏;;碳纖維增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摩擦學行為研究[A];第七屆全國摩擦學大會論文集(二)[C];2002年

10 馮侃;Xiaojing Gong;Olivier Sicot;勵爭;;基于二維間隔平滑法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損傷檢測[A];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蔡敏;全球碳纖維供給不足我國企業(yè)亟待突破[N];中國建材報;2005年

2 蔡敏;全球碳纖維供給不足 我國企業(yè)亟待突破[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3 記者 周學成 整理;我國最大碳纖維產(chǎn)業(yè)基地現(xiàn)雛形[N];中國石油報;2011年

4 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何莉娜 胡小亮;國內(nèi)首款2MW超低風速碳纖維葉片問世[N];科技日報;2014年

5 通訊員 俞慧友 何莉娜 胡小亮;國內(nèi)首款2兆瓦超低風速碳纖維葉片研制成功[N];中國電力報;2014年

6 何莉娜 胡小亮;2MW超低風速碳纖維葉片問世[N];中國化工報;2014年

7 記者 翁國娟;國產(chǎn)碳纖維復材電動車駛上舞臺[N];中國化工報;2014年

8 劉一濱;碳纖維經(jīng)編應用前景好[N];中國建材報;2010年

9 畢鴻章;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用于機械時鐘指針[N];中國建材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羅兵;材料瓶頸尚未突破[N];中國質(zhì)量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嵩;短碳纖維增強工業(yè)原鋁復合材料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6年

2 王彥明;短碳纖維增強酚醛樹脂/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力學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潘月海;碳纖維增強的聚酰亞胺在人工關節(jié)應用中的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磊;連續(xù)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戴科偉;三維編織碳纖維增強莫來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3 易增博;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4 劉野;機械攪拌法制備短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侯婷;激光透射掃描制備碳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基復合材料[D];吉林大學;2016年

6 任小珍;樹脂基碳纖維單層板電熱效應特征的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6年

7 萬喜偉;碳纖維增強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王曉華;短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9 孫小嵐;短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10 張宇;短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4102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4102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020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