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的癌癥診療一體化應用研究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383.1;TQ46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強,張積強;青蒿素的提取、分離和測定[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1期
2 耿颯,葉和春,李國鳳,麻密;中藥青蒿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研究進展[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2年01期
3 邢征;青蒿素帶來的思考[J];時代經(jīng)貿;2003年04期
4 楊培慧;蘇章益;周志軍;蔡繼業(yè);;谷胱甘肽、表面活性劑共存體系對青蒿素過氧鍵穩(wěn)定性的影響[J];分析化學;2006年03期
5 喻凌寒;宋之光;陳江韓;牟德海;蘇流坤;騰久委;;快速溶劑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青蒿中的青蒿素[J];分析試驗室;2006年08期
6 肖卓炳;郭滿滿;郭瑞軻;田春蓮;;熱分析法研究青蒿素的純度、熱分解動力學及貯存期(英文)[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2013年01期
7 周維善;溫業(yè)淳;;青蒿素及其一類物的結構和合成——Ⅵ.青蒿素降解產(chǎn)物的結構[J];化學學報;1984年05期
8 黃敬堅;Nicholls K.M.;陳朝環(huán);汪猷;;青蒿素的二維核磁共振研究[J];化學學報;1987年03期
9 張聯(lián);周維善;;青蒿素及其一類物結構和合成的研究——ⅩⅩⅣ.青蒿素轉化為天然的△~(11(13))-脫氫青蒿素(英文)[J];有機化學;1988年04期
10 張聯(lián);周維善;;青蒿素及其一類物的結構和合成 ⅩⅩⅣ.青蒿素轉化為天然的Δ~(11(13))-脫氫青蒿素[J];化學學報;198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世林;許有玲;;紀念青蒿素30周年引發(fā)的思考[A];中醫(yī)藥學術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建林;方華明;王紅;劉本葉;李國鳳;葉和春;;反義石竹烯合酶基因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調控[A];第八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歐麗娜;陳紹紅;王淳;王景霞;張建軍;鐘贛生;;關于青蒿素研制的若干思考[A];全國第3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章焰生;葉和春;李國鳳;;辣根過氧化物酶在體外條件下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響[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5 章焰生;葉和春;李國鳳;;青蒿不同生長期青蒿素、青蒿酸含量的消長變化以及受赤霉酸調控的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6 張娜;張海容;;超聲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青蒿中的青蒿素[A];第八屆全國發(fā)光分析暨動力學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蔡懷鴻;楊培慧;;青蒿素與DNA相互作用的電化學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8 董家新;劉義;;使用熱分析方法對青蒿素熱穩(wěn)定性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化學熱力學和熱分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吳毓林;;青蒿素——歷史和現(xiàn)實的啟示[A];第七屆全國天然有機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杜婕瑩;;青蒿素的研究思路與啟示[A];2014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林;全國藥廠酉陽再搶青蒿[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陳林;重慶青蒿搶購戰(zhàn)愈演愈烈[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特約記者 袁明儒 通訊員 鄧全倫;重慶青蒿素產(chǎn)業(yè)基地建設見成效[N];中國花卉報;2003年
4 見習記者 龐珂;華立控股 全力發(fā)展青蒿素產(chǎn)業(yè)[N];證券時報;2005年
5 郭艾琳;青蒿素產(chǎn)能嚴重過剩 “口頭承諾采購”也當救命稻草[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6 未銘;青蒿素產(chǎn)能嚴重過剩 18家藥企譴責諾華[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7年
7 邵東縣廉橋藥材市場 趙輝;青蒿收購形勢將凸現(xiàn)新特點[N];湖南科技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程宗萍;種青蒿 輕輕松松掙錢[N];涼山日報(漢);2006年
9 程鋒;渝鑫糧油公司發(fā)展青蒿產(chǎn)業(yè)情有獨鐘[N];糧油市場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方劍春;青蒿收割在即資源紛爭再起[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錢國平;黃花蒿中提取與純化青蒿素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陳健;基于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的癌癥診療一體化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光武;重慶產(chǎn)黃連、青蒿的質量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令亞萍;青蒿中青蒿素的測定及與偽品的鑒別研究及研磨法合成二氫吡啶類化合物[D];西北大學;2006年
3 姜曉東;青蒿多糖的超聲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何玉娟;黃花蒿植物中青蒿素的提取分離過程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馮麗玲;青蒿反義鯊烯合酶基因轉化培育青蒿素高產(chǎn)植株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馬詩琳;青蒿素經(jīng)皮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7 陳韻斐;過表達青蒿素合成基因提高青蒿素含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8 施君;青蒿多糖藥理作用的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9 龐斐;超臨界流體色譜提純青蒿素的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10 寇曉梅;青蒿酵解物抗乳腺癌作用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509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35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