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子自組裝制備微納米金片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383.1;O614.1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超微納米刷在美國問世[J];機電一體化;2005年05期
2 董廣新;蔣稼歡;;基于微流動混合的微納米粒子合成進展[J];化工進展;2010年11期
3 沈海軍;;微納米世界中的小人物[J];百科知識;2011年21期
4 楊慧;郭航;;應用超聲分離微納米顆粒的微型裝置的設計與微制造[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8年01期
5 ;《微納米顆粒復合與功能化設計》內容提要[J];中國粉體技術;2008年04期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成果簡介——微納米加工表層形成機理及相關技術基礎[J];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09期
7 楊衛(wèi);微納米尺度的力學行為[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4年04期
8 王俊鳴;美國研制出世界最小超微納米刷[J];化學分析計量;2005年04期
9 陽麗;孔令江;;微納米球形顆粒之間的毛細力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廈門大學微納米加工與檢測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簡介[J];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殷雅俊;吳繼業(yè);王緒桂;;微納米卷曲空間的曲率和曲率梯度調制的驅動力[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喜德;;基于探針平臺的微納米固體實驗檢測技術、平臺及其關鍵問題探討[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孫立娟;李喜德;;微納米焊槍及其應用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紀強;姜學松;印杰;;結合光刻和反應性相分離技術發(fā)展一種簡單有效制備微納米復合圖形的方法[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7年
5 劉開林;凌惠琴;李明;毛大立;;鈷基微納米針布陣的制備和表征[A];2007年上海市電子電鍍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殷雅俊;;微納米卷曲空間調制出的驅動力[A];第十二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王緒桂;殷雅俊;吳繼業(yè);黃坤;范欽珊;;平面微納米曲線與線外粒子的相互作用[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李鐘;仰大勇;劉星;馬宏偉;;皺紋技術制備微納米有序結構[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9 劉亮;李喜德;;微納米尺度實驗中的夾持方法及其強度分析[A];第三屆二十一世紀的實驗力學學科發(fā)展——海峽兩岸實驗力學研討會摘要集[C];2009年
10 殷雅俊;;以史為鑒看曲面微納米力學的幾何化[A];科學殿堂的力學之光——第五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通訊員 黃志鵬;微納米鐵粉項目在泰鋼投產[N];萊蕪日報;2014年
2 郭曉華 王慧敏;微納米遠紅外涂層有效降低鍋爐能耗[N];科技日報;2014年
3 記者 劉瑞;“五化”治污 再現(xiàn)清透滇池水[N];昆明日報;2010年
4 許琦敏;加速我國微納米元器件產能[N];文匯報;2007年
5 記者 白毅;微納米粒子對人體多系統(tǒng)均有不良影響[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6 記者 林莉君;超潤滑實驗速度:從蝸牛爬飆至時速90公里[N];科技日報;2013年
7 林莉君;中以科學家實驗超潤滑速度[N];中國航空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士英;微納米GaN襯底模板制備及外延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朱婧;對微納米顆粒的修飾和表征在催化和電致化學發(fā)光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帆;細胞電學及電化學性質研究:微納米加工技術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恒震;微納米氣泡特性及其在地下水修復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14年
5 干富軍;微納米顆粒動力學演變過程的矩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向軍;多元尖晶石鐵氧體基微納米纖維的電紡制備、表征與磁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7 吉海燕;表面微納米精細結構的構建及其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2年
8 婁輝清;液噴紡微納米纖維的優(yōu)化制備及其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去除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9 王薇;種植體微納米形貌對成骨細胞行為影響的分子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胡志方;光學微納米線的低損耗粘合及器件應用[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憑杰;缸套—活塞環(huán)微造型與微納米顆粒復合填充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潘習習;微納米氣泡改善工業(yè)廢水處理效果機理與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5年
3 陸暉;微納米曝氣氧傳質特性及對景觀水體修復效果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4 高飛;微米纖維表面的輻射泄漏與光散射[D];南京大學;2014年
5 王雪嬌;La_2O_3:Eu~(3+)及La_2O_2S:Eu~(3+)微納米紅色熒光材料的水熱合成及熒光性能[D];東北大學;2013年
6 趙哲;微納米銀粉的可控制備與放大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周吉宇;生物分子自組裝制備微納米金片[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8 馬珂;微納米潤滑添加劑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9 何孟夫;微納米尺度下的粘著問題[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10 張進;微納米結構非線性靜動力學分析及其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640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6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