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鑄造法制備粉煤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顯微結(jié)構(gòu)分析
本文選題:粉煤灰/鋁合金復合材料 切入點:擠壓鑄造 出處:《熱加工工藝》2017年04期
【摘要】:以7075鋁合金為基體材料,采用擠壓鑄造法將鋁合金熔體壓入粉煤灰顆粒堆積體內(nèi)而制得復合材料。主要通過控制模具的溫度、粉煤灰量和合金澆注溫度等幾個方面來控制材料的制備;通過金相顯微鏡和環(huán)境掃描電鏡,分別對不同壓力、澆注溫度、粉煤灰含量所獲得的復合材料顯微結(jié)構(gòu)進行觀察。結(jié)果表明,壓力對復合材料的結(jié)構(gòu)及形貌均具有明顯影響,壓力的增大有利于晶粒細化及孔隙率的減小,并有利于粉煤灰的均勻分布。隨著液體澆注溫度的提高,粉煤灰的分布也越來越均勻,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缺陷的產(chǎn)生如氣孔。粉煤灰相對于合金的量對該復合材料的組織有很大影響,即對孔隙率、粉煤灰的分布狀態(tài)有明顯作用。
[Abstract]:Using 7075 aluminum alloy as the matrix material, the aluminum alloy melt was pressed into the fly ash particle accumulator by squeeze casting method to mak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aterial is controlled by the amount of fly ash and the pouring temperature of the alloy, and by means of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different pressure, pouring temperatur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obtained by the content of fly ash is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and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refinement of grain and the decrease of poros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liquid pouring temperature, the distribution of fly ash becomes more and more uniform.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defects such as porosity. The amount of fly ash relative to the allo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That is to say the poros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ly ash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江西省科學院;
【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20142BAB216033) 江西省科學院銅鎢新材料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13-KLP-04) 南昌大學創(chuàng)新學分科研訓練項目(20140248)
【分類號】:TB33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成;施長崗;;SiC含量對鋁基復合材料顯微結(jié)構(gòu)和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5年04期
2 姜瀾;姜艷麗;喻亮;蘇楠;丁友東;;雙連續(xù)復合材料SiC/Fe-40Cr與SiC/Al2618合金干摩擦磨損行為的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12期
3 李月英,劉勇兵,曹占義;飛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摩擦與磨損特性[J];復合材料學報;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琨;晏星;鄒晉;艾凡榮;;擠壓鑄造法制備粉煤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顯微結(jié)構(gòu)分析[J];熱加工工藝;2017年04期
2 劉洋;段德莉;王俊翔;侯思焓;李曙;;泡沫鎳/環(huán)氧樹脂/碳化硅雙連續(xù)相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J];材料研究學報;2016年12期
3 楊佼源;洪曉露;韋習成;王武榮;歐陽求保;顧海麟;馮奇;;Al_2O_3連續(xù)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損特性[J];機械工程材料;2015年04期
4 伍波;蘇旭平;涂浩;劉亞;彭浩平;王建華;;2618-Ti鋁合金制備過程中的顯微組織與硬度[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4年12期
5 馬壯;陶瑩;羊娟;李智超;;粉煤灰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硅酸鹽通報;2014年04期
6 馬壯;王義偉;張莉;付栓栓;李智超;;粉煤灰/鋁基復合材料性能研究進展[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14年02期
7 馬壯;陶瑩;董世知;李智超;;煤炭固體廢棄物在金屬材料熱加工領(lǐng)域的應用[J];煤炭學報;2014年01期
8 邱軼兵;王慶平;閔凡飛;曹銀南;;粉煤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性能[J];熱加工工藝;2009年24期
9 劉國強;劉炳;;顆粒增強型鋁基復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汽車零部件;2009年09期
10 康立忠;張荻;歐陽求保;;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干摩擦磨損研究進展[J];熱加工工藝;2008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守仁;耿浩然;王英姿;惠林海;;三維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抗壓強度模型[J];復合材料學報;2006年05期
2 吳召玲;韓建民;李衛(wèi)京;王金華;;SiC_p/A356復合材料的制備質(zhì)量檢驗及控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3 李月英,劉勇兵,曹占義;電廠飛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行為[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3年05期
4 李月英,劉勇兵,曹占義,楊杰;Al_2O_3·SiO_2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特性[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3年02期
5 陳躍,沈百令,張永振,倪鋒,邢建東;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半金屬材料干摩擦磨損特性[J];復合材料學報;2002年03期
6 潘志軍,黎文獻 ,馬正青 ,譚敦強;高強鋁合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鋁加工;2001年04期
7 盧德宏,.顧明元,施忠良,吳楨干,金燕蘋;SiC和Gr顆;祀s增強Al基復合材料的摩擦磨損特性的研究[J];復合材料學報;2000年01期
8 孫國雄,廖恒成,潘冶;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shù)和界面反應與控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賴華清;徐翔;;擠壓鑄造工藝及其在汽車制造業(yè)中的應用[J];金屬成形工藝;2003年05期
2 羅繼相,趙利華,謝少慶,張浩立;擠壓鑄造實用技術(shù)研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5年03期
3 齊丕驤;;擠壓鑄造生產(chǎn)技術(shù)進展[J];鑄造技術(shù);2007年S1期
4 侯林沖;黨驚知;高明燈;彭銀江;沈建明;;AlSi12Cu3Ni2Mg1活塞合金擠壓鑄造性能研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S1期
5 齊丕驤;;擠壓鑄造在汽車上的應用[J];現(xiàn)代零部件;2008年07期
6 鄧建新;邵明;游東東;;擠壓鑄造設(shè)備現(xiàn)狀及發(fā)展分析[J];鑄造;2008年07期
7 宋雷;邵明;游東東;;擠壓鑄造設(shè)備的研究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鑄造;2010年10期
8 鄧建新;邵明;;擠壓鑄造工藝知識結(jié)構(gòu)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10年11期
9 ;新的金屬加工方法——擠壓鑄造[J];金屬加工(冷加工);1972年01期
10 ;鐵鍋的擠壓鑄造[J];機械工人熱加工技術(shù)資料;197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鄧天泉;王元慶;陳強;黎曉華;;連桿擠壓鑄造成形工藝研究[A];2010年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鄧天泉;王元慶;陳強;黎曉華;;連桿擠壓鑄造成形工藝研究[A];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重慶鑄造行業(yè)協(xié)會2010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于寶義;王鐘聲;李潤霞;李琦;教富川;;鋼質(zhì)圓盤類工件擠壓鑄造成形過程數(shù)值模擬[A];第十二屆全國鑄造年會暨2011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1年
4 趙高瞻;黃靜;鄧天泉;蘇志權(quán);孫昌建;黃志偉;;擠壓鑄造過程中的工藝優(yōu)化及缺陷控制[A];2013(第23屆)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曹韓學;趙東林;郝婷婷;劉榆;;鎂合金汽車控制臂擠壓鑄造缺陷預測分析[A];2012(第22屆)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白彥華;朱麗;于寶義;陳巖;陳曉丹;;鎂合金軸承保持架擠壓鑄造充型和凝固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A];2008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8年
7 于曉東;王揚衛(wèi);李軼軼;李璐華;王富恥;;擠壓鑄造Al_2O_3/Al金屬基復合材料界面反應與性能研究[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趙宇宏;葛鴻浩;牛曉峰;;一種新的基于FDM/FEM擠壓鑄造收縮缺陷計算模型[A];第十三屆21。ㄊ、區(qū))4市鑄造會議暨第七屆安徽省鑄造技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侯華;楊偉明;牛曉峰;;一種新的基于FDM/FEM擠壓鑄造溫度場計算模型[A];第十三屆21。ㄊ小^(qū))4市鑄造會議暨第七屆安徽省鑄造技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肖華強;龍思遠;廖慧敏;原帥;;熱處理對擠壓鑄造AZ81鎂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A];2009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鄧建新;擠壓鑄造成形系統(tǒng)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白彥華;大高徑(厚)比鋅鋁合金鑄件擠壓鑄造工藝技術(shù)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姚淑卿;鋼鐵材料擠壓鑄造專用涂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牛曉峰;鎂合金擠壓鑄造過程數(shù)值模擬技術(shù)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5 郭志宏;AZ80鎂合金擠壓鑄造工藝仿真與復合材料制備[D];中北大學;2014年
6 楊艷玲;擠壓鑄造Mg-Nd(-Zr)合金工藝及凝固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7 林波;擠壓鑄造Al-5.0Cu合金中富鐵相形成特點及力學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8 楊玲;Mg-Zn-RE準晶中間合金的制備及擠壓鑄造準晶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研究[D];中北大學;2014年
9 魏紅梅;擠壓鑄造SiC_w/Al-18Si復合材料凝固行為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浩立;擠壓鑄造模具零部件的標準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2 陳振明;鋁合金輪轂低壓加局部擠壓鑄造工藝與組織性能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吳資ng;擠壓鑄造ZA27鋅合金組織和性能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莫文飛;擠壓鑄造Mg-12Zn-4Al-0.5Ca合金組織與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5 程書建;半固態(tài)ZL101鋁合金制備及擠壓鑄造工藝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6 劉占凱;鎂合金擠壓鑄造涂料的制備及其工藝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7 許若震;鋁合金變速箱箱體雙重擠壓鑄造工藝與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8 楊青;新能源汽車電機殼體擠壓鑄造工藝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9 牛建偉;汽車氣囊支撐臂擠壓鑄造工藝及組織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10 胡南;原位Al_3Ti/2024Al復合材料超聲輔助擠壓鑄造及強化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645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66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