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高影響天氣指標及實況數(shù)據(jù)訂正反演
本文關鍵詞:青藏鐵路高影響天氣指標及實況數(shù)據(jù)訂正反演
更多相關文章: 青藏鐵路 高影響天氣 預報方法 訂正反演 實況數(shù)據(jù)
【摘要】:針對青藏鐵路運營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在吸收國內(nèi)外交通運輸氣象預報服務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地質(zhì)災害、結冰、積雪、雷電、暴雨等8個鐵路高影響天氣要素進行了研究。采用分區(qū)數(shù)學建模方法建立了通用于西藏高原鐵路的交通氣象指數(shù)預報模型,并基于遙感技術和GIS空間分析工具,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了鐵路沿線天氣實況的訂正反演。根據(jù)這項研究成果,實現(xiàn)了對西藏鐵路沿線降雨、降雪、大風等高影響天氣要素的客觀預報和實況反演,有效提高了西藏高原鐵路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監(jiān)測能力,對提高鐵路的運營率有重大意義。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qū)氣象臺;西藏自治區(qū)氣象服務中心;
【關鍵詞】: 青藏鐵路 高影響天氣 預報方法 訂正反演 實況數(shù)據(jù)
【基金】:國家氣象局“氣象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CAMGJ2012M47)資助
【分類號】:U298
【正文快照】: 0引言西藏是全國鐵路交通受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但鐵路交通氣象保障方面的課題還是空白。研究積雪、強降雨、冰雹和大風等突發(fā)性災害天氣,建立相關天氣指標,開展實況數(shù)據(jù)反演,利于提高氣象災害預警預報監(jiān)測能力。針對重大的天氣過程,及早做出預報,制作出具有針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靜;保廣裕;徐月順;;青藏鐵路沿線青海境內(nèi)旬降水氣溫預報方法研究[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12年03期
2 徐月順;當周卓瑪;裴少陽;保廣裕;楊蓮;;青藏鐵路青海段沿線連陰雨天氣預報服務研究[J];青?萍;2010年05期
3 胡澤勇;程國棟;谷良雷;李茂善;馬耀明;;青藏鐵路路基表面太陽總輻射和溫度反演方法[J];地球科學進展;2006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awning measure to obstruct solar radia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2年02期
2 馮文杰;孫志忠;李國玉;武俊杰;;青藏高原路堤邊坡遮陽措施輻射影響分析[J];冰川凍土;2011年04期
3 劉新;劉曉汝;馬耀明;李偉平;;喜馬拉雅北部地區(qū)春季大氣特征及日變化分析[J];地球科學進展;2010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程國棟;局地因素對多年凍土分布的影響及其對青藏鐵路設計的啟示[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3年06期
2 王可麗,程國棟;青藏鐵路沿線地表和路基表面熱力學模式(Ⅰ):物理過程與實驗方案[J];冰川凍土;2002年06期
3 胡澤勇,錢澤雨,程國棟,王介民;太陽輻射對青藏鐵路路基表面熱狀況的影響[J];冰川凍土;2002年02期
4 徐祥德,周明煜,陳家宜,卞林根,張光智,劉輝志,李詩明,張宏升,趙冀俊,索朗多吉,王繼志;青藏高原地-氣過程動力、熱力結構綜合物理圖象[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1年05期
5 吳青柏,李新,李文君;青藏公路沿線凍土區(qū)域分布計算機模擬與制圖[J];冰川凍土;2000年04期
6 張魯新;青藏鐵路高原凍土區(qū)地溫變化規(guī)律及其對路基穩(wěn)定性影響[J];中國鐵道科學;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周峰;潘和平;吳國平;徐健;陳瀅;;井中激電地-井方式井旁球體正反演[J];物探與化探;2008年03期
2 魏寶君,張庚驥;二維井間電磁場的正反演計算[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3 申保華,沈烽,王強,趙保亮;正反演測井資料識別儲層流體性質(zhì)方法研究[J];特種油氣藏;2004年04期
4 史維;嚴良俊;謝興兵;;MPI環(huán)境的并行算法在瞬變電磁正反演中的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1期
5 王興春;武軍杰;鄧曉紅;張杰;楊毅;;三套國外TEM軟件正反演結果對比[J];物探與化探;2012年03期
6 楊韋華,馮啟寧,尚作源;非均質(zhì)地層中直流電測井的正反演[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6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符力耘;牟永光;;權速度波場函數(shù)積分方程正反演[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2 賈曉峰;王潤秋;胡天躍;;大陸復雜構造區(qū)域地震正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翁愛華;王雪秋;;利用插值實現(xiàn)高精度地面核磁共振數(shù)據(jù)正反演計算[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安玉林;陳玉東;黃金明;;任意邊界和連續(xù)物性分布的局部場源重磁場正反演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查顯杰;傅容珊;戴志陽;劉斌;;InSAR差分干涉紋圖的正反演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妙月;底青云;許琨;王若;;磁化強度矢量反演方程及二維模型正反演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學術論文匯編·第四卷(新生代·地磁與空間電磁·工程地質(zhì)與應用地球物理)[C];2004年
7 楊椺;馮啟寧;尚作源;;非均質(zhì)地層中電測井的正反演研究[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8 侯磊;閻建國;任云鵬;趙玉紅;;應用AVO正反演技術研究薄互層含氣砂巖[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專題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輝;復電阻率三維電磁場正反演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鄒建;重磁交互式正反演計算研究和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e,
本文編號:9421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4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