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和煤塵爆炸特性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甲烷和煤塵爆炸特性實驗研究
【摘要】:近年來,煤礦的重特大事故時有發(fā)生,尤其是甲烷煤塵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研究甲烷煤塵爆炸特性具有重要意義。本論文以內蒙古伊東集團宏測煤礦的褐煤、安徽口孜東礦的氣煤、陜西彬縣大佛寺礦的不粘煤、山西天池礦的瘦煤、河南焦作演馬莊礦的無煙煤為研究對象。應用粉塵云最低引燃溫度實驗裝置,對煤塵云的最低著火溫度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均隨煤塵粒徑的增大而升高。煤塵粒徑小于75μm時,在同一粒徑范圍內,煤塵的揮發(fā)分越大,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越低,實驗煤樣被引燃由難到易依次為無煙煤、瘦煤、不粘煤、氣煤、褐煤。應用20L近球形氣體(粉塵)爆炸測試系統(tǒng),對甲烷、煤塵及兩者的混合物的爆炸特性進行了實驗研究,結論如下:(1)隨甲烷濃度的增大,甲烷的最大爆炸壓力先增大后減小;到達最大爆炸壓力的時間先減小后增大,當甲烷濃度為9.5%時,甲烷的最大爆炸壓力為0.784 MPa,到達最大爆炸壓力時間為127.6 ms。甲烷的最大爆炸壓力隨點火能量的增大而增大,隨點火延時的延長而增大,且濃度越小,增幅越大。當甲烷濃度為7%時,點火能量10kJ的最大爆炸壓力比1J的上升了47.2%,點火延時2s的最大爆炸壓力比60ms的上升了181.8%。(2)煤塵爆炸的最佳點火延遲時間為60 ms,此時爆炸壓力最大。隨煤塵濃度的增加,煤塵爆炸的最大爆炸壓力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褐煤的最佳爆炸濃度為400g/m3,氣煤、不粘煤、瘦煤的最佳爆炸濃度均為500g/m3,無煙煤的最佳爆炸濃度為600g/m3。同一煤塵濃度下,不同煤種煤塵的最大爆炸壓力從大到小依次為褐煤、氣煤、不粘煤、瘦煤、無煙煤。(3)在相同煤塵濃度下,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壓力按照7.0%、9.5%、12.0%的甲烷濃度順序依次降低。當甲烷濃度保持不變時,使混合物最大爆炸壓力達到峰值的褐煤濃度為400g/m3,氣煤、不粘煤、瘦煤濃度均為500g/m3,無煙煤濃度為600g/m3。相同煤塵濃度,相同甲烷濃度下,甲烷煤塵混合爆炸的最大爆炸壓力按照褐煤、氣煤、不粘煤、瘦煤、無煙煤的順序依次降低。
【關鍵詞】:甲烷 煤塵 爆炸壓力 爆炸特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D714.5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8
- 主要符號表8-9
- 1 緒論9-17
- 1.1 選題的背景及研究意義9-10
-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10-15
- 1.2.1 甲烷爆炸特性研究10-11
- 1.2.2 煤塵爆炸特性研究11-12
- 1.2.3 甲烷煤塵共混爆炸特性研究12-15
- 1.3 本文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15-17
- 1.3.1 研究內容15
- 1.3.2 技術路線圖15-17
- 2 實驗系統(tǒng)介紹與實驗材料制備17-27
- 2.1 粉塵云引燃溫度實驗裝置17-19
- 2.1.1 實驗裝置的組成17-18
- 2.1.2 實驗步驟及著火判據18-19
- 2.2 20L近球形氣體(粉塵)爆炸測試實驗系統(tǒng)19-24
- 2.2.1 實驗系統(tǒng)的組成19-22
- 2.2.2 實驗步驟22-24
- 2.3 實驗煤樣的選取與制備24-26
- 2.3.1 實驗煤樣的選取24-25
- 2.3.2 煤樣的制備過程25-26
- 2.4 本章小結26-27
- 3 甲烷爆炸特性實驗27-33
- 3.1 甲烷爆炸的壓力-時間曲線分析27-28
- 3.2 甲烷濃度對甲烷爆炸特性的影響28-29
- 3.3 點火能量對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29-30
- 3.4 點火延時對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30-31
- 3.5 本章小結31-33
- 4 煤塵爆炸特性參數實驗33-45
- 4.1 煤樣的元素分析和工業(yè)分析33-36
- 4.2 不同因素對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的影響36-38
- 4.2.1 煤塵粒徑對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的影響37
- 4.2.2 煤塵種類對煤塵云最低著火溫度的影響37-38
- 4.3 不同因素對煤塵云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38-44
- 4.3.1 煤塵爆炸的壓力-時間曲線分析39-40
- 4.3.2 點火延遲時間對煤塵云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40-41
- 4.3.3 煤塵濃度對煤塵云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41-43
- 4.3.4 煤塵種類對煤塵云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43-44
- 4.4 本章小結44-45
- 5 甲烷煤塵混合物最大爆炸壓力45-60
- 5.1 甲烷濃度對混合物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45-50
- 5.2 煤塵濃度對混合物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50-56
- 5.3 煤塵種類對混合物最大爆炸壓力的影響56-59
- 5.4 本章小結59-60
- 6 結論與展望60-62
- 6.1 主要結論60-61
- 6.2 展望61-62
- 致謝62-63
- 參考文獻63-67
- 攻讀碩士期間的科研成果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巍;胡雙啟;;多功能爆炸壓力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研究[J];山西化工;2010年05期
2 張鴻鶴;任常興;張欣;吳偉;王婕;李晉;;20 L球內油氣爆炸壓力影響因素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年08期
3 許航;秦澗;張一博;;變直徑管內甲烷爆炸壓力的測定[J];測試技術學報;2013年01期
4 曹衛(wèi)國;黃麗媛;梁濟元;鄭俊杰;劉向陽;苗楠;秋珊珊;潘峰;;點火具爆炸壓力的理論計算與試驗研究[J];爆破器材;2013年04期
5 ;減少電氣設備耐壓防爆容器內爆炸壓力的一種方法[J];煤礦安全;1972年04期
6 ;甲烷、氫氣爆炸混合物的濃度、初壓與爆炸壓力的關系[J];煤礦安全;1974年03期
7 李雙會;;論隔爆外殼中的爆炸壓力及其影響因素[J];煤礦安全;1997年01期
8 任瑞娥;王剛;譚迎新;;粒徑對鋁粉爆炸壓力的影響研究[J];化工中間體;2014年02期
9 H.菲利普斯,關群;爆炸壓力對安全間隙的影響[J];防爆電機;1994年03期
10 譚迎新;王志杰;高云;薄濤;;固體惰性介質對煤粉爆炸壓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尉存娟;水平管道內甲烷—空氣預混氣體爆炸過程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屈姣;甲烷和煤塵爆炸特性實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2 楊玉峰;阻燃性粉體抑制鋁粉爆炸的實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6年
3 侯萬兵;煤塵—瓦斯混合物爆炸壓力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4 許航;水平管道內甲烷—煤塵復合爆炸壓力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5 吳志遠;多元爆炸性混合氣體爆炸壓力及其抑爆技術研究[D];華北工學院;2004年
6 王穎;20L球形密閉裝置內惰性氣體抑制瓦斯爆炸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7 王志青;敞口與閉口條件下甲烷爆炸特性對比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003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80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