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田巖溶陷落柱柱體形態(tài)與組構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3-12-02 11:02
巖溶陷落柱柱體形態(tài)與組構特征嚴重影響著華北煤田的物探解譯、采掘工作開展和水文地質預測預報。通過野外觀測、井下編錄、疊置對比和統(tǒng)計分析,以例證的形式,表征了太原西山巖溶陷落柱柱體高度、跨度、柱壁角和柱體組成,歸納了巖溶陷落柱柱體形態(tài)特征,在煤層開采界面上直徑多為30~50 m,自奧灰頂面算起高度多在150~350 m,柱壁角為82°~85°,高低參差不齊,在柱頂上覆軟巖層上多發(fā)育直徑10 m左右"鍋底"狀構造的柱狀巖塊堆積體;總結了其柱體組構特征,柱體頂部往往空洞發(fā)育、富水、多生長次生礦物晶體;自柱頂以下的柱體組構密實、干燥,巖塊鑲嵌接觸或碎屑流以基質形式填充于大巖塊之間,大巖塊與大巖塊之間分段相間,巖塊表面多發(fā)育鏡面及擦痕構造;柱體下部巖塊分選變好,塊度變小,密實鑲嵌;柱體中最大巖塊直徑可達3 m,一般巖塊直徑多在20~30 cm,最小巖塊直徑多在1 cm左右,棱角分明;柱體邊緣煤層多向柱體傾斜、煤質變差、傾向柱體的裂隙發(fā)育;柱體巖塊最大塌落距多在40~200 m。在華北克拉通破壞的過程中,不同區(qū)域構造地貌演化的歷程不同,導致不同區(qū)域地殼表層巖溶水系統(tǒng)演化的進程不同,進而導致不同煤田巖...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巖溶陷落柱地表出露特征
1.1 柱體形態(tài)與組構特征
1.2 柱體中的次生礦物與巖塊風化
2 井下揭露特征
2.1 柱體頂部特征
2.2 柱體中部特征
2.3 平均柱壁角
3 巖溶陷落柱的空間形態(tài)特征
4 討論
4.1 柱壁角與柱體高度
4.2 柱體形成時間
4.3 柱體活化
5 結論
本文編號:3869534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巖溶陷落柱地表出露特征
1.1 柱體形態(tài)與組構特征
1.2 柱體中的次生礦物與巖塊風化
2 井下揭露特征
2.1 柱體頂部特征
2.2 柱體中部特征
2.3 平均柱壁角
3 巖溶陷落柱的空間形態(tài)特征
4 討論
4.1 柱壁角與柱體高度
4.2 柱體形成時間
4.3 柱體活化
5 結論
本文編號:38695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86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