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熱棒防滅火技術的煤自燃區(qū)域熱遷移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9:18
為進一步掌握煤自燃蓄熱區(qū)域的熱遷移特征,系統(tǒng)論述煤自燃熱棒防滅火技術原理、治理流程和工藝方法,基于自行設計的煤堆-熱棒實驗測試平臺,分析煤堆-熱棒-空氣系統(tǒng)熱阻網(wǎng)絡,研究熱棒作用下煤堆內部熱量遷移行為及效果評估參數(shù)。研究結果表明:熱棒的強化散熱特性能夠持續(xù)加快煤堆內部熱量散失,煤堆-熱棒-空氣系統(tǒng)的總熱阻是4.193 7℃/W,熱棒工作167 h的散熱量為3.30 MJ,煤堆溫度最大降幅達到33.2℃,降溫率為39.6%。實驗條件下熱棒對煤堆的有效降溫半徑為0.37 m,煤堆內各測點溫度均被控制在自燃臨界溫度范圍以內,煤堆因自燃引起的溫度升高過程受到顯著抑制,煤堆氧化升溫速率被削弱。隨著離熱棒邊緣距離增大,熱棒對煤堆內部溫度場的分布影響逐漸減小。工業(yè)試驗現(xiàn)場地面以下0.40 m和1.70 m這2根熱棒安裝部位處的溫度均在75℃以下,煤自燃受到明顯抑制。熱棒對于煤自燃高溫區(qū)域的降溫優(yōu)勢明顯,對于煤自燃防治工程來說,根據(jù)煤自燃災害"防—控—滅"分區(qū)綜合治理思想合理設計熱棒防滅火技術方案,防止復燃,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煤自燃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經(jīng)濟性。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熱棒防滅火技術原理與方法
1.1 原理
1.2 方法
2 煤堆-熱棒實驗系統(tǒng)構建及熱阻網(wǎng)絡分析
2.1 實驗系統(tǒng)構建
2.2 熱阻網(wǎng)絡分析
3 煤自燃熱棒防滅火技術移熱性能
3.1 熱棒作用下煤堆內部熱遷移
3.2 熱棒對煤堆移熱性能計算及評估
4 工業(yè)試驗
4.1 現(xiàn)場試驗方案
4.2 工業(yè)現(xiàn)場施工工藝
4.3 工業(yè)試驗結果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力熱管對煤堆內部溫度場的影響研究[J]. 陳清華,孫美華,蘇國用. 煤礦安全. 2018(11)
[2]熱管抑制煤自燃的降溫效應分析[J]. 張亞平,王建國,姬長發(fā),馬礪. 煤炭工程. 2017(02)
[3]用熱棒技術強化煤堆降溫幅度試驗[J]. 鄧軍,李貝,馬礪.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6)
[4]地面儲煤堆(矸石山)自然發(fā)火蓄熱高溫區(qū)域的熱棒深部移熱技術[J]. 馬礪,李貝,鄧軍,李珍寶,張瑩. 科技導報. 2014(17)
[5]火電廠煤場自燃的形成特征及防控方法[J]. 韓宏彬. 中國電力. 2013(04)
[6]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熱棒直徑對降溫效果和產冷量的影響分析[J]. 李永強. 巖土工程學報. 2011(S1)
[7]自燃矸石山熱管深部移熱技術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J]. 王會勤,谷明川. 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08(02)
[8]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熱棒路基的設計計算[J]. 李永強. 鐵道工程學報. 2007(11)
[9]地面儲煤堆自燃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 李樹剛,徐精彩.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
[10]煤垛熱管降溫的實驗研究[J]. 徐禮華. 能源研究與利用. 1991(02)
碩士論文
[1]重力熱管提取儲煤堆自燃熱量的實驗研究[D]. 屈銳.西安科技大學 2014
[2]用于煤堆降溫的熱管移熱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 王力偉.西安科技大學 2017
[3]埋地重力熱管傳熱性能的研究[D]. 周圓圓.中國石油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16489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熱棒防滅火技術原理與方法
1.1 原理
1.2 方法
2 煤堆-熱棒實驗系統(tǒng)構建及熱阻網(wǎng)絡分析
2.1 實驗系統(tǒng)構建
2.2 熱阻網(wǎng)絡分析
3 煤自燃熱棒防滅火技術移熱性能
3.1 熱棒作用下煤堆內部熱遷移
3.2 熱棒對煤堆移熱性能計算及評估
4 工業(yè)試驗
4.1 現(xiàn)場試驗方案
4.2 工業(yè)現(xiàn)場施工工藝
4.3 工業(yè)試驗結果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力熱管對煤堆內部溫度場的影響研究[J]. 陳清華,孫美華,蘇國用. 煤礦安全. 2018(11)
[2]熱管抑制煤自燃的降溫效應分析[J]. 張亞平,王建國,姬長發(fā),馬礪. 煤炭工程. 2017(02)
[3]用熱棒技術強化煤堆降溫幅度試驗[J]. 鄧軍,李貝,馬礪.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6)
[4]地面儲煤堆(矸石山)自然發(fā)火蓄熱高溫區(qū)域的熱棒深部移熱技術[J]. 馬礪,李貝,鄧軍,李珍寶,張瑩. 科技導報. 2014(17)
[5]火電廠煤場自燃的形成特征及防控方法[J]. 韓宏彬. 中國電力. 2013(04)
[6]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熱棒直徑對降溫效果和產冷量的影響分析[J]. 李永強. 巖土工程學報. 2011(S1)
[7]自燃矸石山熱管深部移熱技術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J]. 王會勤,谷明川. 能源環(huán)境保護. 2008(02)
[8]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熱棒路基的設計計算[J]. 李永強. 鐵道工程學報. 2007(11)
[9]地面儲煤堆自燃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 李樹剛,徐精彩.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
[10]煤垛熱管降溫的實驗研究[J]. 徐禮華. 能源研究與利用. 1991(02)
碩士論文
[1]重力熱管提取儲煤堆自燃熱量的實驗研究[D]. 屈銳.西安科技大學 2014
[2]用于煤堆降溫的熱管移熱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 王力偉.西安科技大學 2017
[3]埋地重力熱管傳熱性能的研究[D]. 周圓圓.中國石油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164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1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