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注氮防滅火技術在黃白茨煤礦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06:57
高瓦斯近距離煤層群自然發(fā)火防治問題一直是煤礦火災防治方面的一項難題。工作面自然發(fā)火一般采取單一的滅火方式。針對煤礦自然發(fā)火,提出聯(lián)合注氮的理念進行滅火,分析了氮氣與液氮的滅火機理,并在黃白茨煤礦021005工作面進行了實施。對工作面注液氮、注氮氣進行防滅火,隨后獲得的氣體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證明,防火效果較為理想,為高瓦斯煤礦近距離煤層群防滅火治理方面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文章來源】:能源與環(huán)保. 2020,42(01)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021005工作面注氮布置
021005工作面位于黃白茨煤礦南盤區(qū)922軌道下山南翼,距地表垂深195~206 m。021005工作面上部為九層煤采空區(qū),下部為十二層實體煤,東為021007進風巷,南為五虎山井田邊界,西為021003采空區(qū),北為922軌道下山。021005工作面于2017年11月上旬形成,工作面走向長1 242 m、傾向長216 m,共安設146部支架,采用走向長壁式全部垮落法綜合機械化開采。2018年1月20日12時12分,礦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員向調(diào)度員匯報021005工作面回風巷一氧化碳傳感器超限報警,最大值為25×10-6,同時井下瓦檢員向生產(chǎn)指揮中心匯報021005工作面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一氧化碳是從021005工作面76號支架掩護梁側護板處涌出,未發(fā)現(xiàn)明火和煙霧,也未發(fā)現(xiàn)溫度升高現(xiàn)象。為防止工作面著火,礦方?jīng)Q定封閉工作面。021005工作面與上覆工作面關系平面如圖1所示。3 注氮技術在021005工作面的應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燃發(fā)火條件下近距離煤層群開采火災防治技術的研究[J]. 趙威,薛永生,賀福權,王學兵. 神華科技. 2017(12)
[2]采空區(qū)新建建筑地基穩(wěn)定性評價[J]. 莊巖.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6(11)
[3]地面鉆孔液氮直注式防滅火技術在靈新煤礦的應用[J]. 錢鈞,周光華,劉洪剛,馬靈軍,武書泉,秦雷. 煤礦安全. 2015(09)
[4]氮氣與液氮防滅火技術及成本分析[J]. 周光華,錢鈞,劉洪剛,程家驥. 煤炭技術. 2015(01)
[5]煤礦液氮防滅火技術應用及發(fā)展趨勢[J]. 史波波. 煤礦安全. 2014(10)
[6]液氮防滅火系統(tǒng)在煤礦中的應用[J]. 原芝泉,萬鹿貴. 煤炭工程. 2013(03)
[7]氮氣防滅火技術在義馬礦區(qū)的應用[J]. 蔡婷,兀帥東.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11(02)
[8]液氮降溫防滅火試驗研究[J]. 梁樹平,周西華,張宏偉,齊慶杰.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
[9]工作面巖移觀測站技術成果分析[J]. 孫勁松.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0(17)
[10]液氮技術應用于礦井防滅火[J]. 韋道景. 煤炭技術. 2002(01)
碩士論文
[1]遼寧省鐵法煤田大隆礦區(qū)地表沉陷地質(zhì)災害危險性分區(qū)研究[D]. 梁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06092
【文章來源】:能源與環(huán)保. 2020,42(01)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021005工作面注氮布置
021005工作面位于黃白茨煤礦南盤區(qū)922軌道下山南翼,距地表垂深195~206 m。021005工作面上部為九層煤采空區(qū),下部為十二層實體煤,東為021007進風巷,南為五虎山井田邊界,西為021003采空區(qū),北為922軌道下山。021005工作面于2017年11月上旬形成,工作面走向長1 242 m、傾向長216 m,共安設146部支架,采用走向長壁式全部垮落法綜合機械化開采。2018年1月20日12時12分,礦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員向調(diào)度員匯報021005工作面回風巷一氧化碳傳感器超限報警,最大值為25×10-6,同時井下瓦檢員向生產(chǎn)指揮中心匯報021005工作面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一氧化碳是從021005工作面76號支架掩護梁側護板處涌出,未發(fā)現(xiàn)明火和煙霧,也未發(fā)現(xiàn)溫度升高現(xiàn)象。為防止工作面著火,礦方?jīng)Q定封閉工作面。021005工作面與上覆工作面關系平面如圖1所示。3 注氮技術在021005工作面的應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燃發(fā)火條件下近距離煤層群開采火災防治技術的研究[J]. 趙威,薛永生,賀福權,王學兵. 神華科技. 2017(12)
[2]采空區(qū)新建建筑地基穩(wěn)定性評價[J]. 莊巖.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6(11)
[3]地面鉆孔液氮直注式防滅火技術在靈新煤礦的應用[J]. 錢鈞,周光華,劉洪剛,馬靈軍,武書泉,秦雷. 煤礦安全. 2015(09)
[4]氮氣與液氮防滅火技術及成本分析[J]. 周光華,錢鈞,劉洪剛,程家驥. 煤炭技術. 2015(01)
[5]煤礦液氮防滅火技術應用及發(fā)展趨勢[J]. 史波波. 煤礦安全. 2014(10)
[6]液氮防滅火系統(tǒng)在煤礦中的應用[J]. 原芝泉,萬鹿貴. 煤炭工程. 2013(03)
[7]氮氣防滅火技術在義馬礦區(qū)的應用[J]. 蔡婷,兀帥東.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11(02)
[8]液氮降溫防滅火試驗研究[J]. 梁樹平,周西華,張宏偉,齊慶杰.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
[9]工作面巖移觀測站技術成果分析[J]. 孫勁松. 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 2010(17)
[10]液氮技術應用于礦井防滅火[J]. 韋道景. 煤炭技術. 2002(01)
碩士論文
[1]遼寧省鐵法煤田大隆礦區(qū)地表沉陷地質(zhì)災害危險性分區(qū)研究[D]. 梁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060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06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