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在多因素綜合作用下,礦井易形成高溫高濕的惡劣環(huán)境,熱災害問題突出。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不僅會導致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事故發(fā)生率升高,而且會危害職工身體健康。因此,研究熱濕環(huán)境對礦工人體機能的影響,意義重大。 本文首先將熱源分為相對熱源、絕對熱源和其它熱源三類,詳細分析了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的形成機理;其次,分析人體生理、心理和行為的特點及可定量研究的參數(shù),確定評價指標;根據(jù)研究需要建立實驗方案,制定測量記錄表;然后,通過對實驗獲取的數(shù)據(jù)取均值,分析了不同環(huán)境中人體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最后,基于人機工效學和生物節(jié)律理論,確定工效偏離情況,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對策。 實驗是在湖南科技大學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環(huán)境艙內進行,實驗樣本是18至28歲的男性學生,將實驗環(huán)境定為34℃60%、36℃60%、38℃60%、40℃60%、34℃80%、36℃80%、38℃80%、40℃80%八種溫濕度組合,試驗內容是完成靜立看書、做操和托舉啞鈴三種強度的運動。在實驗中測量并記錄實驗者的生理、心理、行為指標數(shù)據(jù),生理指標是口腔溫度、平均皮膚溫度、心率、血壓,心理指標是人體熱感覺指數(shù)和疲勞指數(shù),行為參數(shù)是臂力、反應力、記憶力。 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溫度、濕度和勞動強度增加幅度同生理、心理、行為能力的下降幅度和變化速率呈正比關系,反應力和記憶力因人體應激作用存在能力小幅提升現(xiàn)象;在初始進入熱濕環(huán)境的半小時內各指標變化明顯,變化幅度是明顯到平緩再明顯;分析得到人體口腔溫度、平均皮膚溫度、心率、熱感覺打分值的安全極限值分別為37.6℃、37.3℃、140次/分鐘、19分;對行為的三個分指標賦加權值分析,濕度60%時,效率同最優(yōu)工作效率偏離率在10%以上,最高達到70%,實驗3小時后工效下降速率最大。
【關鍵詞】:礦井 高溫高濕環(huán)境 人體機能 生理 心理 行為 工效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D72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1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問題的提出11
- 1.1.2 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概念11-13
- 1.2 研究意義13-14
- 1.2.1 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的危害13-14
- 1.2.2 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研究的必要性14
- 1.3 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4-15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5-16
- 1.4 研究目標16-17
- 1.5 研究內容及方法17-19
- 第二章 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19-29
- 2.1 礦井熱害產(chǎn)生機理19-20
- 2.2 相對熱源20-23
- 2.2.1 圍巖散熱20-21
- 2.2.2 地下熱水散熱21-22
- 2.2.3 運輸中煤與矸石的散熱22
- 2.2.4 地表溫度22-23
- 2.3 絕對熱源23-26
- 2.3.1 機械設備散熱23
- 2.3.2 空氣壓縮熱23-24
- 2.3.3 爆破產(chǎn)熱24-25
- 2.3.4 人體散熱25
- 2.3.5 氧化散熱25-26
- 2.4 其他熱源26
- 2.5 礦井濕源26-27
- 2.6 本章小結27-29
- 第三章 人體熱平衡理論基礎及評價指標29-43
- 3.1 人體與環(huán)境熱平衡29-33
- 3.1.1 人體的基本生理代謝29-30
- 3.1.2 人體熱平衡公式30-32
- 3.1.3 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的熱交換32-33
- 3.2 人體體溫調節(jié)和溫度感受系統(tǒng)33-35
- 3.2.1 體溫調節(jié)系統(tǒng)33-34
- 3.2.2 溫度感受系統(tǒng)34-35
- 3.3 人體熱舒適35-37
- 3.3.1 人體熱感覺35-36
- 3.3.2 人體熱舒適影響因素36-37
- 3.4 人體的生物節(jié)律37-38
- 3.5 評價指標38-42
- 3.5.1 生理學指標38-39
- 3.5.2 環(huán)境指標39-41
- 3.5.3 心理學指標41
- 3.5.4 行為性指標41-42
- 3.6 本章小結42-43
- 第四章 高溫高濕環(huán)境人體機能研究實驗方案43-49
- 4.1 實驗目的和對象43
- 4.2 高溫高濕環(huán)境實驗室的建立43-45
- 4.2.1 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的建立43-44
- 4.2.2 環(huán)境艙的結構及工位44-45
- 4.3 實驗測試設備及項目45-46
- 4.3.1 儀器45-46
- 4.3.2 實驗測量項目46
- 4.4 實驗內容及流程46-49
- 4.4.1 環(huán)境變量的設定46
- 4.4.2 活動強度的設定46-47
- 4.4.3 實驗安全47
- 4.4.4 實驗流程47-49
- 第五章 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49-61
- 5.1 人體生理指標實測數(shù)據(jù)分析49-54
- 5.1.1 口腔溫度49-50
- 5.1.2 平均皮膚溫度50-52
- 5.1.3 血壓52
- 5.1.4 心率52-54
- 5.2 人體心理指標實測數(shù)據(jù)分析54-56
- 5.3 人體行為指標實測數(shù)據(jù)分析56-59
- 5.3.1 臂力56-57
- 5.3.2 反應力57-59
- 5.3.3 記憶力59
- 5.4 本章小結59-61
- 第六章 人體機能對安全生產(chǎn)的影響研究61-67
- 6.1 人機機能對生產(chǎn)效率的影響61-64
- 6.1.1 工效指標分析61-62
- 6.1.2 生產(chǎn)工效的計算62-64
- 6.2 安全對策64-66
- 6.2.1 通風降溫64-65
- 6.2.2 控制濕熱源65
- 6.2.3 制冷降溫65
- 6.2.4 防護措施65-66
- 6.3 本章小結66-67
-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67-69
- 7.1 本文的主要結論67-68
- 7.2 展望及不足68-69
- 參考文獻69-73
- 致謝73-74
- 附錄 A: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參與項目74-75
- 附錄 B:測試軟件界面75-76
- 附錄 C:心理問卷調查表76-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學義,吳興裕,付川,沈小鳳,吳燕紅,王濤;急性輕、中度缺氧暴露對人情緒的影響 (英文)[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1期
2 鐘敏,寧竹之,石凱,張彥文;模擬高原低氧環(huán)境下腦-體工作能力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1997年02期
3 劉曉鑫;胡漢華;;我國深部礦井熱害治理設想和展望[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1期
4 劉衛(wèi)東;;高溫環(huán)境對煤礦井下作業(yè)人員影響的調查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07年03期
5 何滿潮;張毅;乾增珍;郭東明;;儲冷對井治理深部礦井熱害研究[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6年05期
6 曾建強;李冰冰;;千米深井熱害防治[J];煤;2010年08期
7 楊德源;礦井風流熱交換[J];煤礦安全;1980年09期
8 左前明;程衛(wèi)民;苗德俊;王剛;;基于熱害對人影響的高溫礦井熱環(huán)境模糊綜合評價[J];煤礦安全;2009年07期
9 李化敏,李華奇,周宛;煤礦深井的基本概念與判別準則[J];煤礦設計;1999年10期
10 孫麗婧;朱能;;高溫高濕下人體熱應力評價指標的研究[J];煤氣與熱力;2006年10期
本文關鍵詞:礦井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人體機能影響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81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