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煤低溫貧氧氧化放熱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6 20:03
  煤的氧化放熱特性是影響煤自燃的關鍵因素之一。為研究煤低溫貧氧氧化放熱特性,采用C80微量熱儀,測試了煤在不同氧濃度環(huán)境(5%、9%、13%、17%、21%)中250℃以下的氧化放熱熱流曲線,分析了初始放熱溫度、放熱量,并計算了表觀活化能。結果表明:煤低溫氧化初始放熱溫度隨著氧濃度的降低呈波動增大的趨勢;放熱強度、放熱量和表觀活化能隨著氧濃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存在臨界氧濃度,使低于該氧濃度時,煤低溫氧化放熱行為受到明顯抑制,實驗煤樣均存在2個臨界氧濃度,分別為13%和9%。 

【文章來源】:煤礦安全. 2020,51(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煤低溫貧氧氧化放熱特性研究


C80微量熱測試系統(tǒng)

熱流曲線,氧化過程,條件,熱流


通過C80微量熱儀測得煤氧化過程中的熱流曲線。熱流值的大小表征了單位時間內(nèi)的氧化放熱量,因此,采用熱流值表征煤的氧化放熱強度,2種煤不同氧濃度條件下氧化過程中的熱流曲線如圖2。從圖2可以看出,熱流曲線在初始階段首先降低,當達到某一溫度后,熱流值開始增大。初始階段熱流曲線下降的原因較為復雜,例如水分的蒸發(fā)、氣體解吸、參比池與樣品池充填介質(zhì)熱傳導特性之間的差異等。根據(jù)煤自燃逐步自活化理論[20],煤中含有多種官能團,活性高的官能團首先與氧發(fā)生反應,活性低的官能團在氧化過程中逐漸被活化后參與反應。因此,隨著溫度的升高,參與反應的活性官能團數(shù)量增多,放熱強度增大,表現(xiàn)為熱流值升高,且溫度越高,熱流值越大。氧濃度越低,熱流值越低,表明放熱強度越低,這是因為氧氣供給不足限制了參與反應的活性官能團數(shù)量。

環(huán)境,溫度,濃度,煤樣


Ren等[16]的研究表明,在絕氧條件下,煤氧化熱流值穩(wěn)定在最小值附近,因此將熱流最小值點對應的溫度定義為初始放熱溫度。2種煤不同氧濃度環(huán)境中的初始放熱溫度如圖3。從圖3可以看出,2種煤的初始放熱溫度整體上隨著氧濃度的降低而增大,當氧濃度由21%降低至5%時,煤樣A和煤樣B的初始放熱溫度分別增加了18.80%和3.39%。但從初始放熱溫度的變化過程來看,表現(xiàn)出波動上升的非線性特征。對于煤樣A,當氧濃度為17%和9%時,初始放熱溫度明顯增大,而在5%~9%和13%~17%范圍內(nèi)變化不大;對于煤樣B,當氧濃度為17%時,初始放熱溫度反而呈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隨后隨著氧濃度的降低近似線性增大。煤氧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CO、CO2等氣體產(chǎn)物,這些氣體產(chǎn)物的釋放會在氧氣向煤體孔隙擴散的過程中形成阻力。貧氧環(huán)境中的氧氣供給量降低,煤的氧化反應強度減弱,然而,氣體產(chǎn)物的產(chǎn)生速率及產(chǎn)生量均降低,導致氧氣向煤體孔隙中擴散的阻力降低,有利于氧氣向煤體內(nèi)部的擴散。在綜合作用下,煤氧化初始放熱溫度隨氧濃度的降低波動上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采用絕熱式自燃測試方法分析煤的自燃傾向[J]. 肖兵球,王芹,李冬軍,吳抒軼.  煤質(zhì)技術. 2020(02)
[2]供風量對褐煤自燃特性參數(shù)影響的實驗研究[J]. 周西華,牛玉平,白剛.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20(01)
[3]氣煤自燃特征參數(shù)規(guī)律研究[J]. 朱紅青,趙鴻儒,李珂,王曉寬,李世祥.  煤礦安全. 2019(02)
[4]水分對白皎無煙煤氧化過程放熱特性的影響[J]. 王亞超,袁泉,肖旸,鄧軍.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5)
[5]不同變質(zhì)程度煤自燃特征參數(shù)實驗研究[J]. 周西華,白剛,聶榮山,宋東平,孫寶鐵,李昂.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1)
[6]變氧濃度環(huán)境下煤自燃臨界溫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 劉峰峰,李海濤.  煤炭技術. 2017(04)
[7]貧氧環(huán)境對煤低溫氧化特性影響研究[J]. 徐永亮,宋志鵬,王少坤,荊國松,余明高.  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 2016(11)
[8]蒙西侏羅紀煤差示掃描量熱試驗及動力學研究[J]. 程根銀,周逸飛,程宥,曹健.  中國煤炭. 2016(11)
[9]基于熱重紅外聯(lián)用技術的不同煤種燃燒特性研究[J]. 何翔,劉建忠,楊雨濛,王智化,周俊虎,岑可法.  熱力發(fā)電. 2016(11)
[10]煤樣兩次程序升溫自燃特性對比實驗研究[J]. 鄧軍,趙婧昱,張嬿妮,王彩萍,王凱.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6(02)



本文編號:34404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404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f4c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