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涌水量R/S灰色預測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07:30
基于礦井涌水量序列具有灰色和分形的特征,建立R/S灰色預測模型,以克服R/S方法無法進行定量預測以及灰色模型對于隨機波動大的長時間序列預測效果差的缺點。以成莊煤礦為例,針對2008年1月—2013年12月礦井涌水量進行R/S分析,確定Hurst指數(shù)和平均循環(huán)周期,并在一個周期內(nèi)進行灰色預測。結(jié)果表明:成莊礦涌水量序列的Hurst指數(shù)為0.839,涌水量有持續(xù)增加的趨勢,其平均循環(huán)周期為18個月;與2014年1—4月實測涌水量對比,R/S灰色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為92.56%,高于灰色預測模型,為中長期時間序列的礦井涌水量預測提供了更有效的新方法。
【文章來源】: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34(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R/S灰色預測模型與運算步驟
1.1R/S分析法
1.2時間序列的循環(huán)周期
1.3灰色系統(tǒng)GM(1,1)模型
1.3.1模型的建立
1.3.2模型的求解
1.3.3模型精度和適用范圍
1.4R/S灰色預測模型及運算步驟
2R/S灰色預測實例
2.1研究區(qū)特征
2.2礦井涌水量的R/S分析
2.2.1Hurst指數(shù)
2.2.2平均循環(huán)周期
2.3涌水量R/S灰色預測及誤差分析
2.4與直接灰色預測的比較
3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礦井突水水源判別方法與應用[J]. 李建林,昝明軍,韓樂.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2]改進的灰色系統(tǒng)理論預測礦井涌水量[J]. 朱愿福,王長申,李彥周,潘扎榮,張亞平.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4(04)
[3]改進的灰色馬爾可夫模型在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預測中的應用[J]. 高保彬,李回貴,于水軍.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3(04)
[4]基于混沌理論的礦井涌水量預測研究[J]. 汪偉,羅周全,王益?zhèn)?管佳林.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3(04)
[5]基于優(yōu)化GM(1,1)模型的礦井涌水量預測及算法實現(xiàn)[J]. 高志揚,徐杰.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3(01)
[6]灰色理論在礦井涌水量預測中的應用[J]. 褚程程,楊濱濱.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2(02)
[7]基于灰色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水位礦井涌水量預測[J]. 邱國良,吳基文,王厚柱.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1(06)
[8]礦井涌水量的R/S方法分析[J]. 武晉帆,邢玉忠. 煤炭技術(shù). 2011(10)
[9]基于灰色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礦井涌水量預測[J]. 陳建宏,施飛,鄭海力,韓玉建.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1(02)
[10]基于灰色馬爾柯夫和BP模型的礦井涌水量預測[J]. 姚松均,楊永國,竇賢明. 煤炭科技. 2011(01)
本文編號:3154908
【文章來源】: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34(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R/S灰色預測模型與運算步驟
1.1R/S分析法
1.2時間序列的循環(huán)周期
1.3灰色系統(tǒng)GM(1,1)模型
1.3.1模型的建立
1.3.2模型的求解
1.3.3模型精度和適用范圍
1.4R/S灰色預測模型及運算步驟
2R/S灰色預測實例
2.1研究區(qū)特征
2.2礦井涌水量的R/S分析
2.2.1Hurst指數(shù)
2.2.2平均循環(huán)周期
2.3涌水量R/S灰色預測及誤差分析
2.4與直接灰色預測的比較
3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礦井突水水源判別方法與應用[J]. 李建林,昝明軍,韓樂.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2]改進的灰色系統(tǒng)理論預測礦井涌水量[J]. 朱愿福,王長申,李彥周,潘扎榮,張亞平.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4(04)
[3]改進的灰色馬爾可夫模型在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預測中的應用[J]. 高保彬,李回貴,于水軍.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3(04)
[4]基于混沌理論的礦井涌水量預測研究[J]. 汪偉,羅周全,王益?zhèn)?管佳林.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3(04)
[5]基于優(yōu)化GM(1,1)模型的礦井涌水量預測及算法實現(xiàn)[J]. 高志揚,徐杰.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3(01)
[6]灰色理論在礦井涌水量預測中的應用[J]. 褚程程,楊濱濱. 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 2012(02)
[7]基于灰色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水位礦井涌水量預測[J]. 邱國良,吳基文,王厚柱.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1(06)
[8]礦井涌水量的R/S方法分析[J]. 武晉帆,邢玉忠. 煤炭技術(shù). 2011(10)
[9]基于灰色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礦井涌水量預測[J]. 陳建宏,施飛,鄭海力,韓玉建.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1(02)
[10]基于灰色馬爾柯夫和BP模型的礦井涌水量預測[J]. 姚松均,楊永國,竇賢明. 煤炭科技. 2011(01)
本文編號:31549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549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