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殼內(nèi)置換料水箱子系統(tǒng)設計改進的PSA評價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order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PSA), the initial design of the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Storage Tank,IRWST subsystem in the containment led to the rupture of the injection pipeline (Safety Injection Line Break,. SI-LB) initiation events contribute greatly to core failure frequency (Core Damage Frequency,CDF).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design scheme of IRWST subsystem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filter net in IRWST tank is increased from two (A / B) to three (A/B/C), and the filter net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pipeline. The improved IRWST subsystem is modeled and analyzed by rebuilding the fault tre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ent tree and the first-order PSA model are calcul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RWST sub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core damag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RWST subsystem reduces the CDF of the SI-LB originating event by 53.5 and the CDF of the whole PSA by 21.5.
【作者單位】: 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分類號】:TL3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邵舸;佟立麗;曹學武;薛峻峰;吳其方;王勇;嚴穎第;;輔助給水系統(tǒng)配置改進的概率安全評價[J];科技導報;2012年Z1期
2 李悠然;劉愛國;孫偉;張龍強;楊健;;基于DCS概率安全分析技術的儀控功能分組方法探討[J];核科學與工程;2012年S2期
3 錢曉明;陸道綱;玉宇;;基于故障樹分析的AP1000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優(yōu)化[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2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佟立麗;邵舸;顧健;薛峻峰;彭建平;王志強;;福清核電1、2號機組增大應急給水箱容積安全分析[J];科技導報;2013年11期
2 顧健;薛峻峰;彭建平;王志強;宮海光;佟立麗;;基于貝葉斯網(wǎng)絡的核電廠安全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J];科技導報;2013年33期
3 郭建斌;唐澤;王江;;水工液壓啟閉機故障診斷專家系統(tǒng)[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年04期
4 唐濟林;;失去交流電源事故下AP1000堆芯節(jié)塊模型敏感性分析[J];核安全;2014年03期
5 楊盛泉;鞏萬福;孟棟軒;韓煜;;石油輸油泵撬裝置故障診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朝貴,郭建兵;大亞灣核電站全廠斷電事故及第5臺應急柴油機的概率安全評價[J];核動力工程;2004年04期
2 韓曉峰 ,薛大知;輔助給水系統(tǒng)設計中的可靠性問題[J];核動力工程;1988年05期
3 闞強生,黃燦華;核電站輔助給水系統(tǒng)設計[J];核動力工程;1998年03期
4 ;西屋公司的AP1000先進非能動型核電廠[J];現(xiàn)代電力;2006年05期
5 周法清;核電站概率風險評價中相依故障分析方法評述[J];原子能科學技術;199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凱;黃高峰;曹學武;李京喜;;核電廠全廠斷電事故下安全殼響應的計算分析[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0年09期
2 魯仰輝;李衛(wèi)華;;交叉氣流對安全殼水膜作用的試驗裝置設計[J];核動力工程;2011年05期
3 高飛;周宇;殷靜華;黃熊榮;周在杞;;核電站安全殼老化防護監(jiān)測的設計[J];腐蝕與防護;2011年12期
4 李勝強;李衛(wèi)華;姜勝耀;;非能動安全殼外部冷卻相似模擬[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5 佟立麗;曹學武;;非能動安全殼冷卻機制安全殼大氣凈化分析[J];科技導報;2012年20期
6 孫偉;江國進;田亞杰;李悠然;張龍強;;基于概率論技術的安全殼噴淋信號儀控設計方案分析與可靠性計算[J];核科學與工程;2012年S2期
7 賈靖軒;吳榮俊;王驕亞;孫瑜;王益元;;壓水堆核電站安全殼惰性氣體監(jiān)測通道報警閾值研究[J];輻射防護;2013年02期
8 宋靜;;安全殼封頂時刻[J];中國核工業(yè);2013年04期
9 羅沙;王少波;覃亮;龐鋒;;安全殼內(nèi)氫氣濃度測量技術及其應用綜述[J];艦船科學技術;2013年07期
10 孫鋒;潘蓉;王璐;毛歡;楊宇;;設計基準內(nèi)壓下混凝土安全殼的有效預應力作用研究[J];核安全;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焱;王冠;張鶴;牛風雷;;安全殼內(nèi)混合與分層新型模擬程序的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2 史鵬宇;尤園江;牛風雷;;非能動安全殼內(nèi)混合對流傳熱比例分析及試驗設計[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3 宋煜;田振強;蔡坤;;安全殼管道貫穿件分析評定程序的開發(fā)[A];第十七屆全國反應堆結構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何錚;王緒偉;剛直;;安全殼抗飛機撞擊局部力學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李俊峰;施仲齊;;壓水堆事故期間不同核素對安全殼內(nèi)輻射監(jiān)測儀表示值的貢獻[A];第三屆北京核學會核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曉磊;侯鋼領;呂大剛;;某核電站安全殼1:15模型振動臺試驗[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3年
7 侯鋼領;李松海;宋天舒;孫曉丹;;高溫高壓條件下核電廠安全殼極限承載力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黃旋;;浸泡在液體中的鋼安全殼地震響應分析技術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9冊(核醫(yī)學分卷、核技術工業(yè)應用分卷)[C];2011年
9 李強;岑鵬;甄洪棟;劉震順;石作維;;安全殼噴淋熱交換器抗震裕度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反應堆結構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林松濤;張際斌;;核電站混凝土安全殼中預應力的分布和損失[A];土木工程與高新技術——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斌 徐殿龍;我核安全殼達國際先進水平[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2 記者 趙鳳華;我具備自主研制百萬千瓦核電廠安全殼能力[N];科技日報;2006年
3 記者 顧淑霞;我國自主設計反應堆安全殼在我校試驗成功[N];新清華;2006年
4 記者 藍建中;防安全殼內(nèi)氫氣爆炸,東電擬注氮氣[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5 通訊員 邵文照 YMG記者 李仁;海陽造核電安全殼浙江三門成功吊裝[N];煙臺日報;2011年
6 通訊員 趙陽 白聰穎;嶺澳核電二期1號機通過安全殼打壓試驗[N];中國電力報;2010年
7 記者 林英 通訊員 何春權;我國核電廠第三代安全殼模型試驗獲得成功[N];光明日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詹鈴;透視“核泄漏”[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9 ;東電公司放棄“水棺”方案[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10 胡若愚;日核泄漏量翻番,安全殼面臨熔穿[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連征;核電AP1000鋼制安全殼與附件焊接性及焊接工藝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冠華;新型安全殼內(nèi)熱工水力行為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2 劉立;某核安全殼振動臺試驗數(shù)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3 袁智博;核電站安全殼振動臺試驗與數(shù)值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4 郭建娣;非能動安全殼冷卻系統(tǒng)外部流場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5 劉明;核安全殼普通結構與隔震結構的抗震性能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6 徐森;核電站安全殼密封性試驗氣體檢漏儀開發(fā)應用[D];河北科技大學;2012年
7 張鶴;非能動安全殼內(nèi)自然循環(huán)下混合與熱分層現(xiàn)象的計算模型[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8 周妙瑩;沖擊荷載作用下安全殼的破壞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吳正泓;核電廠安全殼結構地震反應實用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10 宋麗揚;核電站安全殼內(nèi)~(18)F放射性活度測量技術研究[D];南華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821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8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