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基于本質(zhì)安全的微反應器中苯乙烯聚合的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18-07-27 11:11
【摘要】:重大化工事故往往是由多米諾效應引發(fā)的一連串故障而導致的。為實現(xiàn)苯乙烯聚合反應的本質(zhì)安全,采用本質(zhì)安全設計原則,設計了T型微反應器以替換傳統(tǒng)釜式反應器。先通過計算流體力學(CFD)方法建立了三維穩(wěn)態(tài)模型,再通過UDF(User Defined Functions)添加組分輸運方程源項和能量方程源項,對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應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研究在微尺度條件下,反應溫度、混合反應管道長度及形狀對反應結(jié)果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由于微反應器可提高傳熱傳質(zhì)效率,在一定范圍內(nèi)反應溫度可以控制在3 K以內(nèi);反應管道由0.15 m增長至1.5 m后,轉(zhuǎn)化率可提高2倍左右;0.15 m直管形狀改進為螺旋狀后,轉(zhuǎn)化率可至少提升4%。
[Abstract]:Major chemical accidents are often caused by a series of failures caused by the domino effe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ssential safety of styrene polymerization, a T-type microreactor was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reacto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and then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adding component transport equation source term and energy equation source term to UDF (User Defined Functions).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length and shape of the mixed reaction tube on the reac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3 K in a certain range becaus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microreactor, and the reaction pipe can be increased from 0.15 m to 1.5 m. The conversion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about 2 times and the shape of 0.15m straight pipe is improved to spiral shape, the conversion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at least 4 times.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yè)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省危險化學品本質(zhì)安全與控制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436006)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141457) 江蘇省"333"工程(BRA2015313)
【分類號】:TQ086;TQ32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平,劉莉,何平笙;微反應器和微聚合反應器[J];化學通報;2002年11期

2 鄭亞鋒,趙陽,辛峰;微反應器研究及展望[J];化工進展;2004年05期

3 劉娟;鄭成;陳永亨;;微反應器的研究與進展[J];廣州化工;2005年06期

4 劉濤;;歐洲微反應器技術(shù)的發(fā)展與應用現(xiàn)狀[J];現(xiàn)代化工;2007年10期

5 駱廣生;王凱;呂陽成;徐建鴻;邵華偉;;微反應器研究最新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09年05期

6 龐U_雄;;淺談微反應器的特點及應用[J];科技資訊;2010年24期

7 錢伯章;;微反應器開啟高效精細化工時代[J];化工裝備技術(shù);2011年04期

8 黑瑟爾·沃爾克,勒韋·霍爾格;微反應器研究與應用新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04年07期

9 李斌;;微反應器技術(shù)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J];精細化工;2006年01期

10 姚華堂;于新海;王正東;涂善東;;微反應器中的微制作技術(shù)[J];微細加工技術(shù);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葛皓;陳光文;袁權(quán);李恒強;;微反應器用于烴類選擇氧化——催化劑的壁載[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高飛;馬光輝;王平;蘇志國;;生化微反應器的構(gòu)建與應用[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6年

3 楊九龍;李劍鋒;路勇;何鳴元;;微纖多孔材料結(jié)構(gòu)化微反應器中的苯硝化反應[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綠色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簡忠保;崔冬梅;;稀土镥配合物催化苯乙烯高間規(guī)均聚合及與丁二烯共聚合[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賀曉慧;劉永明;王曉峰;陳義旺;;雙-(β-酮苯胺)鎳(Ⅱ)/MAO體系催化苯乙烯聚合研究[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林金良;;自粗裂解汽油中回收苯乙烯的技術(shù)[A];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楊昊書;胡榮秀;肖尚友;;環(huán)糊精微反應器中酯的水解反應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有機分析及生物分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劉東濤;崔冬梅;;喹啉類非茂稀土雙烷基配合物及其對苯乙烯間規(guī)聚合的催化作用[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9 鄭少君;袁釗;唐海云;李Z,

本文編號:21476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476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f5a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