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團柏斷層控水作用研究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Xiadunbai fault are analyzed, and the law of water conductivity in fault fracture zone, as well as the law of water resistance and water conductivity of fault are obtained by using exploration data and structural theory. From the aspects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water-bearing capacity of Ordovician Aquifer and hydraulic connection of each aquifer,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fault on two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d zone is water-permeable from shallow to deep, the water conductivity is weak to strong, the water barrier boundary is formed on the two rock layers, and the water conductivity is manifested in the deep layer of Ordovician ash docking permeation and the flow around the tip of the fault tip. The fault divides the regional karst groundwater into two water-bearing blocks, the Ordovician underground karst water is strong in the north and weak in the south, and weak in the east and west. The aquifer in the north block communicates well and the aquifer in the south block is poor.
【作者單位】: 霍州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防治水中心;
【分類號】:TD745;P641.4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靖;汪吉林;李磊;王陸超;郭英海;;古交礦區(qū)斷層帶的導水性模擬實驗預測[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1年02期
2 譚志祥;斷層突水的力學機制淺析[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1999年03期
3 王文軍;;干河井田斷層突水機理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4年05期
4 吳現帥;劉瑞新;胡東祥;劉士義;;興隆莊井田構造對奧灰水的控制作用[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4年05期
5 李青鋒;王衛(wèi)軍;朱川曲;彭文慶;;基于隔水關鍵層原理的斷層突水機理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6 李青鋒;王衛(wèi)軍;彭文慶;彭剛;;斷層采動活化對南方煤礦巖溶突水影響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1期
7 李利平;李術才;石少帥;許振浩;;基于應力-滲流-損傷耦合效應的斷層活化突水機制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8 李宗利,張宏朝,任青文,王亞紅;巖石裂紋水力劈裂分析與臨界水壓計算[J];巖土力學;2005年08期
9 李建林;張洪云;馮有利;王利偉;李振林;;煤礦斷層構造復雜程度的非線性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1年04期
10 繆協(xié)興;浦海;白海波;;隔水關鍵層原理及其在保水采煤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長洪;張立新;姚作強;張吉良;苗勝軍;;兩種巖石的不同類型滲透特性實驗及其機理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2 王斌;李夕兵;;單軸荷載下飽水巖石靜態(tài)和動態(tài)抗壓強度的細觀力學分析[J];爆炸與沖擊;2012年04期
3 汪魁;趙明階;;巖石壓剪裂紋水力劈裂分析及裂紋面方向計算[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劉新穎;曹平;劉濤影;梅慧浩;寧果果;;不襯砌水工隧洞圍巖穩(wěn)定性數值模擬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5 王靜;王正方;隋青美;李術才;李樹忱;李立平;劉斌;;FBG應變傳感系統(tǒng)在巷道涌水模型試驗中的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0年12期
6 魏來;唐紅梅;;巖質邊坡結構面的水力劈裂效應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7 張玉東;許進鵬;;葛亭煤礦斷層活化導水數值模擬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2期
8 梁世偉;;薄基巖淺埋煤層頂板突水機理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3期
9 潘銳;孟祥瑞;高召寧;;底板承壓水上斷層突水的力學分析[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4期
10 鄒軍平;周國樂;;解析特厚堅硬巖層組下保水采煤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2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慶享;;淺埋煤層覆巖采動隔水性與保水開采分類控制[A];安全高效礦井建設與開采技術——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C];2010年
2 黃慶享;;榆神府礦區(qū)覆巖隔水巖組的隔水性與保水開采研究[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宗利;王亞紅;;洞周巖體內裂紋水力劈裂臨界水壓分析計算[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黃慶享;張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試驗隔水層相似材料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青鋒;王衛(wèi)軍;彭文慶;彭剛;;斷層采動活化對南方煤礦巖溶突水影響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利平;李術才;;深埋硬巖隧道特大體量巖溶水體突出的災變機制[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陳新明;盛天寶;;趙固二礦高水壓裂隙巖體巷道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ㄉ希C];2012年
8 孫芳強;鄧廣弘;高伯賢;方長生;;宜南韓北井田深埋奧灰?guī)r頂部相對隔水性研究[A];煤礦水害防治技術研究——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C];2013年
9 常金源;米陽;常中華;羅浩;包含;胡巍;;“含水系統(tǒng)”概念與“保水采煤”思路探討——以神南礦區(qū)為例[A];2014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4年
10 杜榮軍;苗霖田;王少飛;;構造界面類型對開采沉陷特征影響的數值模擬[A];煤礦隱蔽致災因素及探查技術研究[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佳奇;巖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靜;光纖光柵多參數傳感理論技術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災害監(jiān)測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1年
3 黃戡;裂隙巖體中隧道注漿加固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4 羅恒;注漿理論研究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10年
5 范鋼偉;淺埋煤層開采與脆弱生態(tài)保護相互響應機理與工程實踐[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6 喬偉;礦井深部裂隙巖溶富水規(guī)律及底板突水危險性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7 吳仁倫;煤層群開采瓦斯卸壓抽采“三帶”范圍的理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于小鴿;采場損傷底板破壞深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9 尹立明;深部煤層開采底板突水機理基礎實驗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10 潘鵬志;巖石破裂過程及其滲流—應力耦合特性研究的彈塑性細胞自動機模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軼;淺埋深弱粘結薄基巖采面覆巖層移動規(guī)律及支架阻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偉杰;基于滲流—應力耦合作用的裂隙型底板突水機理及危險性預測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曾慶銘;煤炭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破壞機理和保護對策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諄;基于FPGA的煤礦突水監(jiān)測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設計[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興;固液耦合作用下底板突水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6 高新亞;斷層條件下的大巷施工與圍巖控制技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7 何迪;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壩壩踵裂縫內水壓變化規(guī)律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8 黃俊;工作面底板突水機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9 王沙沙;保德煤礦奧灰富水性及11~#煤底板突水危險性評價[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10 張福壯;斷層突水與陷落柱突水的流固耦合分析[D];東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靈生;胡寶林;汪宏志;徐德金;;任樓礦井7_2煤層斷層構造分形特征研究[J];安徽地質;2008年01期
2 馮啟言;楊天鴻;于慶磊;唐春安;冷雪峰;;基于滲流-損傷耦合分析的煤層底板突水過程的數值模擬[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6年03期
3 劉洪磊;楊天鴻;于慶磊;陳仕闊;;凝灰?guī)r破壞全過程滲流演化規(guī)律的實驗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7期
4 謝焱石,譚凱旋;斷裂構造的分形研究及其地質應用[J];地質地球化學;2002年01期
5 殷有泉,杜靜;地震過程的燕尾型突變模型[J];地震學報;1994年04期
6 張林洪,劉榮佩,周建芬,龐志偉;構造型水庫地震的斷裂力學分析[J];地震研究;2002年02期
7 李世峰;晉城礦區(qū)成莊井田水文地質條件分析[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0年S1期
8 唐東旗;李運成;姚秀芳;;斷層帶留設防水煤柱開采的相似模擬試驗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5年06期
9 陳團團;成春奇;馮士安;劉杰;;板集礦井F_(34)斷層導水性及可灌性評價[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4期
10 譚志祥;斷層突水的力學機制淺析[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199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存捍;采動斷層突水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甘家思,,劉鎖旺;宜昌附近第四紀斷層研究的新進展[J];地殼形變與地震;1995年04期
2 宋海濤,劉仁武;優(yōu)勢理論在分析韓1號斷層導水性中的應用[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3 宋方敏;陳獻程;楊曉平;宋新初;王里;張?zhí)m鳳;李陳俠;;寧波育王山山前斷層幾何結構及新活動時代[J];資源調查與環(huán)境;2008年03期
4 琚宜文;侯泉林;姜波;王桂梁;方愛民;;淮北海孜煤礦斷層與層間滑動構造組合型式及其形成機制[J];地質科學;2006年01期
5 張有龍;楊斌;周伶琦;柳煜;劉洪春;;五佛寺斷層晚更新世活動段長度及活動方式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3期
6 ;斷層旋回結構現象的發(fā)現及斷裂運動規(guī)律[J];地質論評;1966年01期
7 吳傳勇;沈軍;李軍;向志勇;胡軍;伊力亞爾;;烏魯木齊地區(qū)N傾斷層系的構造特征[J];內陸地震;2010年02期
8 高玉飛;鐘建華;王志坤;王海僑;;利用鈣質夾層判斷層組界面的可行性探討[J];特種油氣藏;2008年01期
9 李s
本文編號:2139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3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