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陣列定向能在行星防御中的進展與思考
本文選題:激光器 + 小行星碰撞。 參考:《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5年06期
【摘要】:報道了一種在軌行星防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加熱威脅目標表面達到汽化點,從而產(chǎn)生推力使目標汽化消失或變軌移除。該系統(tǒng)命名為"行星攻擊與探測定向能系統(tǒng)(DE-STAR)",是一個通過太陽光伏電池供電的千瓦級激光相位鎖定陣列,模塊化設計可實現(xiàn)后續(xù)開發(fā)、風險低、技術(shù)共享等優(yōu)點。該系統(tǒng)主要目的是利用聚焦定向能激光提高被照射物體表面溫度至3000 K,直接汽化大部分物質(zhì)材料,汽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將使小行星軌道發(fā)生變化,從而避免撞擊地球的危險發(fā)生。該技術(shù)的前期成果可用于空間碎片清理。
[Abstract]:A planetary defense system in orbit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can heat the surface of the target to vaporization point, thus generating thrust to vaporize the target or remove the target from orbit. The system is named "Planetary attack and Detection directional Energy system (DE-STAR)". It is a kW laser phase-locked array powered by solar photovoltaic cells. The modular design can realize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low risk, technology sharing and so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ystem is to rais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irradiated object to 3000 K by using focused directional energy laser, and directly vaporize most material materials. The reaction force generated during vaporization will cause the asteroid orbit to change. Thus avoiding the danger of hitting the earth. The early results of th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space debris removal.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激光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05143)
【分類號】:V528;TN24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志偉;譚中偉;;基于虛像相位陣列的高分辨率光纖光柵傳感解調(diào)[J];光學學報;2013年04期
2 王世偉;鄭君;薛莉;徐劍秋;;相位調(diào)制合束產(chǎn)生高重復頻率短脈沖技術(shù)研究[J];光學學報;2013年06期
3 趙素貴;柴金華;王平;;基于相位調(diào)制的激光多元相干陣列的遠場光強分布研究[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3年03期
4 楊保來;王小林;周樸;冀翔;許曉軍;;全光纖結(jié)構(gòu)的光纖環(huán)被動鎖相相干合成研究[J];中國激光;2014年10期
5 楊鎮(zhèn)銘;孔令講;肖鋒;陳建;;基于液晶相控陣陣列的激光相干合成方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4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柳文娟;胡澄之;姜培培;吳波;沈永行;;結(jié)合二維分光光譜儀與可調(diào)諧法布里-珀羅干涉儀的超高分辨率光譜測量技術(shù)研究[J];光學學報;2015年06期
2 季江徽;余亮亮;;小行星表面熱物理模型[J];科技導報;2014年Z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煒;何兵;周軍;樓祺洪;劉俠;張芳沛;趙宏明;許輝;;光纖激光相干陣列遠場光強分布的影響分析[J];光學學報;2009年08期
2 孔令講;朱穎;宋艷;楊建宇;;基于非周期閃耀光柵的液晶相控陣波控方法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1期
3 付潔;龐慶生;常亮;艾慶康;陳立元;陳檬;李港;麻云鳳;樊仲維;牛崗;余錦;劉洋;張雪;康文運;賀凱;;10kHz腔倒空鎖模皮秒激光器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3期
4 余貺t-;吳重慶;郭旋;王智;石梅榮;武文彬;;基于波分復用的多點光纖乙炔傳感系統(tǒng)[J];光學學報;2011年05期
5 周軍;何兵;薛宇豪;漆云鳳;劉馳;丁亞茜;劉厚康;李震;樓祺洪;;高功率光纖激光陣列被動相干組束技術(shù)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9期
6 何京良;郝霄鵬;徐金龍;李先磊;楊英;;基于石墨烯可飽和吸收被動鎖模超快全固體激光器的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9期
7 李國玉;劉波;郭團;張鍵;袁樹忠;開桂云;董孝義;;基于線陣InGaAs光電二極管陣列的光纖光柵傳感解調(diào)[J];光子學報;2007年09期
8 張健;徐林;吳麗瑩;劉翔;張進廠;;液晶光學相控陣可編程光束偏轉(zhuǎn)研究[J];光子學報;2008年08期
9 薛宇豪;何兵;周軍;薛晉沖;李震;劉厚康;樓祺洪;;Array size scaling of passive coherent beam combination in fiber laser array[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2年01期
10 羅海燕;劉永智;;虛像相位陣列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6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穆磊;基于紅外CCD器件的光纖光柵解調(diào)系統(tǒng)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善繼;張銳戈;吳國慶;陳超;馬英;王濤;;極化敏感陣列及其應用研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09年05期
2 李國強,,劉立人,邵嵐;兩層陣列二的補碼復數(shù)并行算法及其光學實現(xiàn)[J];光學學報;1995年05期
3 姜根山;張榮英;安連鎖;田靜;;周期性管陣列的聲傳播特性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29期
4 王永寶;;AP85陣列機上同步并行數(shù)值計算[J];航空計算技術(shù);1989年03期
5 程立;時家明;汪家春;袁忠才;許波;;單層柱狀等離子體陣列對微波透射衰減影響的實驗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shù)學報;2014年02期
6 張海霞;趙惠玲;陳鋒;萬偉;;一種分析多層周期陣列結(jié)構(gòu)的有效方法[J];計算機仿真;2009年09期
7 呂江濤;趙玉倩;宋愛娟;楊琳娟;張楊宇;劉艷;谷瓊嬋;姜瀟瀟;馬振鶴;王鳳文;司光遠;;超小間距納米柱陣列中的諧振調(diào)制[J];物理學報;2013年23期
8 張廣寧;李夢軻;;納米ZnO陣列的制備及熒光特性[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9 王均宏;楊于杰;苗俊剛;陳云梅;;角錐陣列的散射特性[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趙娟;王大勇;張亞新;耿則勛;陶世荃;;光學稀疏孔徑系統(tǒng)復合陣列構(gòu)造對系統(tǒng)成像的影響[J];中國激光;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玉榮;;一維方解石單晶微納陣列結(jié)構(gòu)的可控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05分會:無機化學[C];2014年
2 魏文博;葛廣路;;金納米棒垂直陣列的制備、表征與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3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4年
3 葉小舟;齊利民;;硫化鋅納米碗陣列的制備及其在傳感方面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shù)年會第12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4 李宏俊;陳展鵠;李麗玲;;LED陣列失效特性分析及探討[A];海峽兩岸第九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2002年
5 蔡金光;齊利民;;基于二氧化鈦納米棒陣列結(jié)構(gòu)的自清潔寬波段全方向減反射涂層[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毋芳芳;馬小健;馮金奎;錢逸泰;熊勝林;;三維Co_3O_4和CoO@C墻陣列形貌控制,形成機理以及鋰電性能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3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4年
7 魏志祥;李梅;黃際勇;;導電聚合物納米結(jié)構(gòu)陣列的制備和性能研究[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7年
8 俞國軍;王森;鞏金龍;曹建清;朱德彰;;低能離子束輔助大面積制備納米點陣列[A];2006全國荷電粒子源、粒子束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鐘留彪;張軍昌;江林;;多功能化等離子體念珠結(jié)構(gòu)的構(gòu)筑[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3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4年
10 楊曉東;吳艾輝;賀鵬飛;高華健;;微觀碳納米管材料的力學性質(zhì)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迪夫;通過多元方法構(gòu)造功能性有序微結(jié)構(gòu)陣列[D];吉林大學;2010年
2 肖作毅;微反應器中三維有序多孔陣列的制備[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段國韜;宏觀尺度納米結(jié)構(gòu)陣列的電化學合成及其原型器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合肥物質(zhì)科學研究院);2007年
4 常仁;低副瓣數(shù)字端射陣列組陣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5 李娜;微納球腔陣列電極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質(zhì)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6 單建華;仿壁虎微米粘附陣列制備及柔性觸覺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7 張鑫;金屬亞波長結(jié)構(gòu)陣列電磁場增強及光學異常透射的機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8 陳剛;稀布陣列MIMO雷達成像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9 毛明明;反波導面發(fā)射激光器及其二維耦合陣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錢學e
本文編號:18993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9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