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機理研究與性能優(yōu)化
本文關鍵詞: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機理研究與性能優(yōu)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陀螺儀,是一種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基于角動量不變的理論設計出來的,因其具有不依賴于任何外界信息而能夠測量出載體相對于慣性空間姿態(tài)參數(shù)的能力而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因其軸承表面為球面形狀,它既能承受徑向載荷又能提供軸向承載力,同時,氣體潤滑軸承具有工作轉速高,無潤滑液,無污染,功耗小,運行維護成本低,壽命長等優(yōu)點,因此此類軸承很適合作為航空陀螺儀等慣性元器件的支撐和潤滑元件。目前,對于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尚處于試驗試制和初步的理論分析階段,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設計分析體系。前人對于氣體潤滑技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傾向和推力氣體潤滑軸承,對球面滑動軸承的研究也主要是油液潤滑或者是氣體靜壓潤滑。而很少有關于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種在內轉子上部分刻槽,外軸承光滑的半球形動壓氣浮軸承,該軸承能夠實現(xiàn)“自供氣”,不需要借助龐大的外部氣源,并且它不受軸承不對中的影響,且能同時提供徑向和軸向的支撐。本文針對氣體潤滑特性,建立了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理論潤滑模型;并采用參數(shù)轉換將氣體潤滑方程轉換到標準的笛卡爾坐標系中,然后應用斜坐標變換使坐標系和斜槽平行,同時應用格林理論和八點法線性化潤滑方程以解決氣膜厚度不連續(xù)的問題,從而建立求解壓力分布的有限差分法模型;然后基于MATLAB計算軟件進行相應的理論計算,通過對不同結構參數(shù)、工況變化的軸承性能的比較,對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的靜、動態(tài)性能進行參數(shù)化分析;同時運用非線性軸心軌跡法對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進行了非線性穩(wěn)定性及不平衡響應計算,確定軸承轉子的臨界質量和臨界轉速,分析了軸承的名義間隙和槽深對軸承穩(wěn)定性和不平衡響應的影響,為軸承的結構設計和壽命評估提供理論參考。本文最后對前面的計算方法進行合理系統(tǒng)總結,將其封裝成一個理論合理、計算準確的自動分析計算工具,為實現(xiàn)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自動化設計、自動化性能評估準備。
【關鍵詞】:陀螺儀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 有限差分法 靜、動態(tài)特性 軸心軌跡法 參數(shù)優(yōu)化 仿真軟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133.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物理量名稱及符號表11-12
- 第1章 緒論12-27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12-13
- 1.2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綜述13-20
- 1.2.1 氣體潤滑軸承發(fā)展簡介13-14
- 1.2.2 刻槽軸承和球面軸承結構14-20
- 1.3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的研究現(xiàn)狀20-24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20-23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23-24
- 1.4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研究不足24-25
- 1.5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25-27
- 第2章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理論研究27-34
- 2.1 流體動力潤滑理論模型27-32
- 2.1.1 氣體潤滑方程27-30
- 2.1.2 參數(shù)變換30-31
- 2.1.3 斜坐標變換31-32
- 2.2 Reynolds方程降階32-33
- 2.3 有限差分模型建立33
- 2.4 本章小結33-34
- 第3章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靜態(tài)特性分析34-45
- 3.1 氣體潤滑控制方程的數(shù)值求解34-36
- 3.1.1 有限差分離散化34-35
- 3.1.2 Newton-Raphson迭代法35
- 3.1.3 軸承靜態(tài)特性求解邊界條件35-36
- 3.1.4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靜態(tài)特性模型36
- 3.2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靜態(tài)特性分析36-39
- 3.2.1 氣壓分布36-37
- 3.2.2 氣體潤滑模型驗證37-39
- 3.3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靜態(tài)特性參數(shù)分析39-43
- 3.3.1 承載力對比(SSGB和SPB)39-40
- 3.3.2 轉速和偏心率對軸承承載力的影響40-41
- 3.3.3 半徑間隙對軸承承載力的影響41-42
- 3.3.4 槽深對軸承承載力的影響42
- 3.3.5 螺旋角對軸承承載力的影響42-43
- 3.4 本章小結43-45
- 第4章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動態(tài)特性分析45-59
- 4.1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動態(tài)特性求解模型45-48
- 4.1.1 氣體潤滑方程的小擾動法處理45-46
- 4.1.2 軸承動態(tài)特性系數(shù)表達式46-47
- 4.1.3 軸承動態(tài)特性求解邊界條件47-48
- 4.1.4 計算程序流程圖48
- 4.2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的動態(tài)特性研究48-58
- 4.2.1 動態(tài)特性和轉速的關系49
- 4.2.2 半徑間隙對軸承動態(tài)特性影響49-50
- 4.2.3 槽深對軸承動態(tài)特性影響50-55
- 4.2.4 螺旋角對軸承動態(tài)特性影響55
- 4.2.5 激振頻率對軸承動態(tài)特性影響55-58
- 4.3 本章小結58-59
- 第5章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動力學分析59-70
- 5.1 轉子動力學理論模型59-60
- 5.2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穩(wěn)定性特性研究60-64
- 5.2.1 轉子軸心軌跡對比(SSGB和SPB)60-61
- 5.2.2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軸心軌跡分析61-63
- 5.2.3 轉子臨界質量63
- 5.2.4 轉子臨界轉速63-64
- 5.3 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不平衡響應特性研究64-69
- 5.3.1 不平衡量對轉子軸心軌跡的影響64-66
- 5.3.2 槽深對不平衡響應的影響66-67
- 5.3.3 FFT分析67-69
- 5.4 本章小結69-70
- 第6章 優(yōu)化方向和自動化分析軟件開發(fā)70-75
- 6.1 參數(shù)優(yōu)化方向70
- 6.2 軸承-轉子系統(tǒng)實驗試制70-71
- 6.3 自動化仿真軟件開發(fā)71-75
- 6.3.1 軟件開發(fā)的背景及目的71-72
- 6.3.2 開發(fā)環(huán)境及設計目標72
- 6.3.3 GUI操作顯示界面介紹72-74
- 6.3.4 軟件主要程序代碼74-75
- 總結75-77
- 參考文獻77-82
- 致謝82-83
- 附錄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目錄83-84
- 附錄B 攻讀學位期間所參加的科研項目84-85
- 附錄C 軸承氣體潤滑控制方程線性化過程85-90
- 附錄D 仿真軟件主要程序代碼90-10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振華;;金屬粉末動壓成型的理論研究[J];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3年01期
2 韓惠霖,李玉麟,湯林,楊明春;高動壓標定激波管[J];計量學報;1983年01期
3 韓惠霖;論高動壓標定激波管[J];浙江大學學報;1986年05期
4 張兆瑞;;靜動壓混合軸承在設備改造中的應用[J];機械工藝師;1986年12期
5 陳國琳,黃亞農,劉義成;動壓阻尼器設計及仿真分析[J];艦船科學技術;2000年06期
6 王學浩;關于動壓推力軸承和動壓導軌計算公式錯誤的訂正[J];機床;1979年09期
7 聞訊;動壓沖擊造型法[J];汽車工藝與材料;1996年09期
8 程傳煜 ,朱新民;H形動壓氣浮軸承的超精密加工[J];機床;1990年10期
9 彭常賢;空氣動壓探頭的動態(tài)響應研究[J];氣動實驗與測量控制;1991年01期
10 王喜春;蘇華;宗兆科;;周向收斂型動壓式指尖密封的結構優(yōu)化及其動態(tài)性能仿真[J];航空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寧偉文;文豪;羅軍帥;;高應力低綜采面巷道動壓區(qū)高強支護技術的改革與應用[A];第六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1年
2 楊占秋;;千米深部高應力區(qū)開采動壓災害的防治實踐[A];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07年
3 L Borgesson;冉崇輝;;動壓和靜壓力灌漿中漿液的滲透模擬[A];巖石與混凝土灌漿譯文集[C];1995年
4 陳國琳;黃亞農;劉義成;;動壓阻尼器設計及仿真分析[A];第一屆全國流體動力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5 秦和平;;柱型動壓馬達吸合效應機理分析及解決方法[A];2010年慣性技術 發(fā)展動態(tài) 發(fā)展方向研討會文集[C];2010年
6 吳擁政;康紅普;林健;;強烈動壓條件下全長預應力全斷面錨索支護研究[A];第四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09年
7 李夕兵;古德生;賴海輝;;沖擊載荷下散體巖料的動壓固效果[A];第三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選集[C];1992年
8 劉欽德;;動壓下掘進巷道支護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A];中國軟巖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研究進展——第四屆深部巖體力學與工程災害控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百年校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劉春橋;柏建彪;;二次回采動壓下窄煤柱送巷技術研究[A];2010內蒙古煤炭工業(yè)科學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金文榮;錢傳衢;陳蘭芳;;懸臂型彈性薄片動壓氣體軸頸軸承的應用研究(Ⅲ)[A];第五屆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季旭穎;爆炸場風動壓測試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黃爭;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機理研究與性能優(yōu)化[D];湖南大學;2016年
3 李小芬;高速氣液兩相動壓式密封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4 劉磊;鮑店礦遠距離動壓灌漿系統(tǒng)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5 蘇皓;動壓橫流固液分離裝置理論與試驗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陳朦朦;動壓懸浮式微型泵的設計及優(yōu)化[D];清華大學;2013年
7 李慶文;動壓條件下巷道失穩(wěn)機理及支護技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8 許鵬宇;動壓馬達驅動電源系統(tǒng)的研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劉文龍;基于CCOS技術的盤式動壓拋光工藝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10 武書泉;靈新煤礦動壓條件下巷道支護技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半球型動壓氣浮軸承潤滑機理研究與性能優(yōu)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23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48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