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劃痕法TiN涂層摩擦接觸失效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3 04:04
本文關鍵詞:基于劃痕法TiN涂層摩擦接觸失效機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前,表面涂層技術已成為提高材料抗疲勞和抗磨損性能的重要手段。許多零部件,例如刀具、齒輪和軸承等,通過表面涂層,改善接觸性能。但由于涂層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以及涂層基體之間彈性參數(shù)不連續(xù)性,在接觸應力作用下涂層結構易產(chǎn)生裂紋,隨著裂紋的擴展,引起涂層的剝落而造成零件的失效。為滿足涂層結構在工程應用中的可靠性要求,需要研究在摩擦接觸條件下涂層結構的失效機理。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利用等離子輔助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制備厚度為10μm的氮化鈦涂層,其基體為高速鋼。利用顯微硬度儀測量得到涂層的硬度約為2000HV~4000HV,利用納米壓痕儀測量得到涂層的彈性模量和斷裂韌度分別為590GPa和3.30MPa·1/2m。劃痕法本質上屬于摩擦接觸問題,可通過掃描電鏡對涂層劃痕表面進行觀察與分析,結果表明在涂層表面產(chǎn)生了平均間距約為5.1μm弧形裂紋,同時測得涂層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約為0.25。2利用有限元軟件對壓頭在涂層表面的滑動過程進行模擬,獲得了壓入階段與滑動階段的應力云圖和涂層中應力的變化曲線,分析了涂層中應力的分布特點;根據(jù)涂層中應力分布規(guī)律,分析了裂紋可能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裂紋可能產(chǎn)生的位置。3根據(jù)擴展有限元理論,應用ABAQUS有限元軟件模擬了球形壓頭在涂層表面的滑動過程中涂層裂紋的產(chǎn)生與擴展。模擬結果表明:壓入階段,涂層界面首先產(chǎn)生裂紋,并沿著厚度向表面擴展;滑動階段,涂層表面與界面出現(xiàn)大量裂紋,亞表面有少量裂紋產(chǎn)生;涂層表面裂紋和界面裂紋主要是最大拉應力引起的Ⅰ型裂紋。通過模擬壓頭在涂層表面的往復滑動,結果表明涂層表面裂紋在應力作用下將向界面擴展,而涂層界面裂紋向表面擴展,最終形成貫穿裂紋,導致涂層的剝落。上述結果為涂層的工程應用以及涂層結構優(yōu)化設計提供了依據(jù)。
【關鍵詞】:涂層應力 裂紋 擴展有限元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174.4;TH11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緒論8-14
- 1.1 課題研究意義8
- 1.2 課題研究現(xiàn)狀8-12
- 1.2.1 涂層應力分析8-10
- 1.2.2 涂層裂紋分析10-12
- 1.3 課題研究基礎12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2-14
- 第2章 涂層失效研究的理論基礎14-27
- 2.1 涂層應力理論計算14-21
- 2.2 裂紋基礎理論21-22
- 2.3 應力強度因子外推法22-25
- 2.3.1 應力外推法23-24
- 2.3.2 位移外推法24-25
- 2.4 擴展有限元法25-26
- 2.5 本章小結26-27
- 第3章 涂層制備及力學參數(shù)測量27-35
- 3.1 涂層的制備27-28
- 3.2 涂層的力學性能參數(shù)測試28-30
- 3.2.1 涂層的泊松比28
- 3.2.2 涂層的彈性模量測量28-30
- 3.2.3 涂層的硬度測量30
- 3.3 涂層劃痕實驗30-33
- 3.4 涂層往復滑動實驗33-34
- 3.5 本章小結34-35
- 第4章 摩擦接觸條件下的涂層的有限元模擬35-60
- 4.1 涂層力學模型與有限元模型35-58
- 4.1.1 2D有限元模型壓入階段應力分析36-40
- 4.1.2 2D有限元模型初次滑動應力分析40-44
- 4.1.3 2D有限元模型往復滑動應力分析44-48
- 4.1.4 3D有限元模型壓入階段應力分析48-52
- 4.1.5 3D有限元模型初次滑動應力分析52-55
- 4.1.6 3D有限元模型往復滑動應力分析55-58
- 4.2 本章小結58-60
- 第5章 摩擦接觸條件下涂層裂紋的產(chǎn)生與擴展60-70
- 5.1 涂層裂紋有限元模型60-69
- 5.1.1 2D涂層壓入階段裂紋分析61-62
- 5.1.2 2D涂層初次滑動裂紋分析62-65
- 5.1.3 2D涂層往復滑動裂紋分析65-67
- 5.1.4 3D涂層壓入階段裂紋分析67-69
- 5.1.5 3D滑動階段裂紋分析69
- 5.2 本章小結69-70
- 總結與展望70-71
- 參考文獻71-75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與參與項目75-76
- 致謝76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明珠,王巖濱,孫雅慧;停緩建工程預留裸露鋼筋銹蝕危害及防治[J];黑龍江水利科技;1999年02期
2 牛荻濤,翟彬,王林科,邸小壇,王慶霖;銹蝕鋼筋混凝土梁的承載力分析[J];建筑結構;1999年08期
3 趙海東,趙鳴,張譽;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圓柱的軸心受壓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2000年07期
4 過鎮(zhèn)海,張秀琴,張達成,王如琦;混凝土應力-應變?nèi)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82年01期
5 劉清山;李延;;利用PDCA循環(huán)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山西建筑;2009年09期
6 陳華;蔣東鋒;;預應力CFRP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18期
7 葉劍;盧翠瑜;;基于MATLAB港工結構鋼筋銹蝕速率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21期
8 張小平;;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碳纖維的加固作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35期
9 汪杰;高茵;;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腐蝕與維護[J];民營科技;2010年02期
10 錢鵬;馮鵬;葉列平;;CFRP-鋁合金組合管Keiwitt網(wǎng)殼的彈塑性穩(wěn)定性[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9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劃痕法TiN涂層摩擦接觸失效機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72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41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