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電工程論文 >

圓柱滾子激光測量分選機設計及有限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7-01 23:28
【摘要】: 滾動軸承一般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滾動體是滾動軸承的核心元件,由于它的存在,相對運動表面間才有滾動摩擦。滾子對軸承壽命的影響在理論上僅次于內圈的作用,因此,提高滾動體加工精度及按級分選滾動體對提高軸承制造業(yè)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滾子分選領域,采用千分表測量是應用最早,也是應用時間最長的手段,但隨著滾子的產量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方式不再適合當今的生產條件,研發(fā)新式的分選設備作為眾多廠家以及科研院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分選機的分選效率從50-60個/分提高到100-120個/分,測量尺寸從20mm擴大至30mm,自動化水平有明顯的變化,但基于現(xiàn)有分選機可測滾子尺寸適用范圍小,仍應繼續(xù)研發(fā)自動化程度更高、測量速度更高及更人性化的分選機。 圓柱滾子激光測量分選機的研制是來自軸承企業(yè)的課題,本課題目的是依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需求研制一種應用對象為圓柱滾子的分選機。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測量工藝方面,在總結得到現(xiàn)有滾子分選機的測量尺寸范圍小的缺點后,該設備采用了不同于當前分選機的測量方式,提出了一種新式的利用激光傳感器進行非接觸式測量以獲得滾子直徑的方法; (2)進行分選機結構設計,實現(xiàn)用戶需求。該裝置采用一個5°的斜面與氣缸聯(lián)合動作實現(xiàn)送料,利用激光傳感器對滾子直徑進行測量,測后的滾子被傳送鏈輸送到指定位置,在高壓氣的作用下使?jié)L子沿著落料管進入落料盒; (3)并對測量過程中由于隨機誤差,系統(tǒng)測量誤差引起的對測量結果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主要誤差和次要誤差,對可能產生的誤差值進行量化,并提出避免和減少誤差產生的方案; (4)對設備中的關鍵件進行有限元分析,保證實現(xiàn)預定功能。 本設備采用非接觸的測量方式,采用激光傳感器能提高設備的測量精度,并且雙排落料可使?jié)L子分選效率達到120-150個/分,實現(xiàn)快速準確的分選目的,滿足用戶需求。構件進行ANSYS分析,對設計結果進行驗證的同時進行結構改進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TH133.33
【圖文】:

氣動式,料斗


測量部分,機體部分和控制部分五個部分。其中,滾子在長度方向上合格與否的判別采用電接觸式發(fā)信器,直徑測量采用電感式測頭,在送料和落料過程中分別用了汽缸控制送料位置與汽缸控制落料箱門的開關‘劉。如圖1.3所示,它運用了一種往復式料

圓柱滾子,測量機構


實際采用的是一組復合汽缸,中間中空的活塞桿即為料管,通過兩個汽缸的往復式動使?jié)L動體沿著管向下移動。如圖1.4所示,該裝置為了測量精確,又便于調整,采了帶有可調測力大小,可調測量合金棒平行性的裝置,而且,在結構上采用了高精度軌和微調螺桿等裝置,因此能夠保證測量獲得的數(shù)值的準確。另外,從圖中,我們能看見工件并不是直接跟傳感器的測頭接觸,而是通過一個帶有兩平行彈簧片的架在旋支點上的裝置,把工件尺寸發(fā)生的微小變化值轉化到電感測頭上。再者,在送料的過中采用的是汽缸推進的方式送料,這樣的動作跟機械式比較起來,不僅能夠更好的節(jié)空間,也具有可以隨意控制動作的優(yōu)勢。此種設備在70年代滿足了當時生產時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勞動力資源分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設備中采用了過多的機械結構,這就難避免長時間使用后會出現(xiàn)測量數(shù)值跟理想數(shù)值差額較大的現(xiàn)象。此外,它能實現(xiàn)的圓滾子測量的直徑和長度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圓柱滾子的所有尺寸的測乳。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鳳和;滾動軸承滾動體分選機的設計[J];機械與電子;2001年04期

2 宋永剛;郝飛;王海鳴;;激光傳感器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建筑機械;2007年17期

3 汪建新,張國雄,董申,劉晉春,李國偉;超精密車床激光測量誤差補償系統(tǒng)的研制[J];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1999年01期

4 厲正平,潘雙夏,馮培恩;產品成本估算策略及降低成本的設計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1995年06期

5 常城;張志峰;;激光三角法測量的誤差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2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少飛;機械產品設計過程成本決策及控制方法與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374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7374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f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