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電工程論文 >

無閥壓電微泵的電-固-液耦合模擬及動力學建模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19:55
【摘要】:無閥壓電微泵作為微流控系統(tǒng)中的一種重要動力源,是利用壓電陶瓷的逆壓電效應驅動泵腔流體作往復運動,通過特殊結構的流道實現(xiàn)流體的定向輸送。在眾多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無閥壓電微泵的研制過程主要集中在驅動機理和加工方法的討論,而傳統(tǒng)的實驗研究不能提前預測其輸出特性,且難以獲知微泵內(nèi)部流體的瞬態(tài)流動特性,F(xiàn)階段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大都局限于單一域,未考慮多物理場的耦合效應。本文通過動力學耦合建模理論分析,多物理場全耦合數(shù)值模擬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壓電—固體—流體三場耦合作用下的無閥壓電微泵展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的內(nèi)容:基于彈性力學薄板小撓度理論對簡化雙層結構的壓電驅動器進行動力學建模,推導其振動位移方程,得到沿半徑方向的位移分布。對壓電驅動器進行電-固耦合模擬,對其進行模態(tài)分析,得到其一階固有頻率。對其進行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得到中心點位移隨時間呈正弦波動,驅動頻率在200Hz以下的壓電驅動器中心點最大位移與電壓幅值成正比。利用激光測振儀對壓電驅動器進行了位移測量實驗,驗證動力學建模和耦合模擬的準確性。綜合考慮壓電—固體—流體基于微流體力學,分析了流體在擴散/收縮管內(nèi)的流動特性,通過平均速度和平均位移建立整泵的動力學模型,推導出擴散/收縮管型無閥壓電微泵的輸出特性方程和諧振頻率,能更完整地反映整個微泵的工作過程,為無閥壓電微泵的多物場耦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多物理場耦合分析軟件COMSOL Multiphysics對擴散/收縮管型無閥壓電微泵進行三維結構下耦合模擬分析,建立了無閥壓電微泵的電—固—液耦合仿真模型,包括壓電驅動器的域內(nèi)耦合和雙向流固耦合。更加全面地分析耦合效應下壓電驅動器的服役特性以及流體輸送機理。對不同擴散角度的無閥壓電微泵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微泵輸出流量隨著驅動電壓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結構的擴散/收縮管型無閥壓電微泵對應不同的最佳工作頻率,對于長寬比為15,喉部尺度為200μm的擴散/收縮管型無閥壓電微泵,最佳工作頻率范圍為75—100Hz。最佳工作頻率隨著擴散角的增大而減小。驅動電壓頻域在25-150Hz,幅值在50-150Vpp下的最優(yōu)擴散角度為10°。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H38
【圖文】:

壓電泵,研究現(xiàn)狀


圖 1.1 壓電泵分類Fig. 1.1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piezoelectric micropumps電微泵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結構圖,收縮管,壓電,實物


江 蘇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3該泵的結構圖和實物圖如圖1.2所示。圖 1.2 擴散/收縮管無閥壓電微泵結構圖及實物圖Fig. 1.2 The structure and pictures of the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with diffuser/nozzle tube1995 年,德國 T.Gerlach 等人[33]首次研制出硅基擴散收縮管無閥壓電泵,如圖 1.3 所示,使用刻蝕工藝為各向異性濕法,在硅片上刻蝕出所需要的腔體和流道。硅基微泵的誕生使得無閥壓電微泵的特征尺寸進入到微米級別,對其微型化、集成化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圖 1.3 硅基無閥壓電微泵結構示意圖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micropump based on silicon同年,F(xiàn)orster 等將 Tesla 管應用到無閥壓電泵的設計制造中[34],以此來獲得更大的正方向流阻差,Tesla 管結構如圖 1.4 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志丹;李富;何秀華;王健;;并聯(lián)三通全擴散/收縮管無閥壓電泵的性能[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01期

2 鄧凱;陳可娟;;雙壓電驅動微泵泵膜的ANSYS仿真和結構優(yōu)化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年01期

3 梁莉;馬旭;張鐵民;;圓環(huán)型壓電蠕動泵的結構設計與仿真[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2年11期

4 何秀華;王健;楊嵩;畢雨時;禚虹彩;;三通全擴散/收縮管無閥壓電泵的流阻性能[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0年06期

5 王隸梓;;基于ANSYS的圓形壓電振子的仿真分析與研究[J];起重運輸機械;2010年02期

6 車志剛;熊良才;龍芋宏;史鐵林;;微流體控制系統(tǒng)研究及其應用前景[J];流體機械;2006年12期

7 臧慶;王琪民;厲玉康;;考慮流固耦合的壓電微小泵的有限元運動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06年06期

8 王偉,劉世炳,陳濤,蔣毅堅,陳繼民,左鐵釧;無閥微泵泵腔中流體流動的有限元模擬與分析[J];微納電子技術;2005年09期

9 臧慶,張萬德,薛路;壓電微小泵的參數(shù)優(yōu)化[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5年03期

10 張衛(wèi)平,陳文元,吳校生,陳曉梅,徐正福;動態(tài)被動閥微泵的設計優(yōu)化和制造[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琦峰;壓電無閥薄膜微泵多場耦合建模與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習同;附壁射流無閥壓電微泵流固耦合建模[D];江蘇大學;2016年

2 楊嵩;基于數(shù)值模擬的三通擴散/收縮管無閥壓電泵設計及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149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7149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c0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