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脂成膜的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02:47
【摘要】:潤滑脂具有獨特潤滑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條件下,但潤滑脂種類繁多,選擇合適的潤滑脂對延長機械壽命、節(jié)約能源至關重要。研究潤滑脂潤滑特性、成膜機理的關鍵是測量特定條件下的潤滑脂膜厚。因此,對潤滑脂膜厚的測量和探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本文首先對聚α-烯烴的粘溫特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初始粘度越高的聚α-烯烴油,其粘度隨溫度的變化越敏感,粘溫特性越差。整體來說,溫度越低時PAO油的粘度越大,尤其溫度低于60℃時,初始粘度對粘溫特性影響較大。當溫度高于某個值后,即使初始粘度不同的聚α-烯烴油,其粘溫特性也會趨于一致。然后介紹了油膜厚度測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利用雙干涉原理對潤滑脂膜厚進行高精度的實時測量。兩條反射光束之間有一定的垂直距離,潤滑脂膜厚就是這個距離,即玻璃盤和鋼球的垂直距離。實驗選取的工況條件、稠度、及潤滑脂種類進行了說明。其次在低速條件下,對點接觸彈流潤滑的膜厚進行研究。分析了滾動速度、法向接觸載荷、稠度以及潤滑脂種類對成膜特性的影響。得出結論:膜厚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長速度會有所下降;當滾動速度一定時,潤滑脂膜厚隨著法向接觸載荷的增大而減小;當滾動速度一定時,稠度越小的潤滑脂其膜厚就會越大,反之,稠度越大的潤滑脂其膜厚越小;基礎油和稠化劑對潤滑脂成膜特性影響都較大。在對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鋰基潤滑脂和脲基潤滑脂的油膜厚度的計算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擬合得到了鋰基潤滑脂和脲基潤滑脂對應的油膜厚度計算公式。通過對比模型計算值和試驗數(shù)據(jù)實測值可以看到新建立的油膜厚度計算模型與試驗數(shù)據(jù)吻合較好。
【圖文】:
之一以上的能源以各種形式消耗在摩擦上,而。降低摩擦磨損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目標觸副材料和接觸方式,另一方面通過潤滑劑的潤滑持久性及密封特性,潤滑脂被廣泛應用于是在高低溫、極壓、腐蝕、潮濕等苛刻工況下便拆卸的結構中,潤滑脂可以長期工作,確潤滑脂的功效不只對軸承進行潤滑,還具有密滑脂在常溫下,可粘附在垂直的表面且不會好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他的潤滑劑不具備重要的潤滑方式,常被用在汽車和工程機械上生產和生活有比較大的影響。
圖 1-2 潤滑脂被看作是表面活性物,含有羥基團和羥基鏈分子潤滑層。按稠化劑的成分分類,可分為鈣基、鋰基等。稠化劑的種類可以影響潤滑脂的滴點。一低于潤滑脂的滴點[2]。當溫度在 10 ℃ ~20℃之間化劑的種類決定,鈉基或含有鈉基的潤滑脂,在變質而不能使用。添加劑主要用來增強潤滑脂的性能、抗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性能等,當載荷過大極壓添加劑的潤滑脂。若機械的運轉時間長、密脂,則應使用抗氧化性能較好的潤滑脂。潤滑脂和多種因素有關系,所以潤滑脂的流變特性比較不斷的受到剪切和擠壓,潤滑脂內部也會發(fā)生變變,其內部結構及組分也會發(fā)生分離和遷移,因測不能簡單的用流變方程來獲得。隨著潤滑脂種化學特性、流動行為以及使用壽命都有較大的差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H117.2
本文編號:2624182
【圖文】:
之一以上的能源以各種形式消耗在摩擦上,而。降低摩擦磨損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目標觸副材料和接觸方式,另一方面通過潤滑劑的潤滑持久性及密封特性,潤滑脂被廣泛應用于是在高低溫、極壓、腐蝕、潮濕等苛刻工況下便拆卸的結構中,潤滑脂可以長期工作,確潤滑脂的功效不只對軸承進行潤滑,還具有密滑脂在常溫下,可粘附在垂直的表面且不會好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他的潤滑劑不具備重要的潤滑方式,常被用在汽車和工程機械上生產和生活有比較大的影響。
圖 1-2 潤滑脂被看作是表面活性物,含有羥基團和羥基鏈分子潤滑層。按稠化劑的成分分類,可分為鈣基、鋰基等。稠化劑的種類可以影響潤滑脂的滴點。一低于潤滑脂的滴點[2]。當溫度在 10 ℃ ~20℃之間化劑的種類決定,鈉基或含有鈉基的潤滑脂,在變質而不能使用。添加劑主要用來增強潤滑脂的性能、抗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性能等,當載荷過大極壓添加劑的潤滑脂。若機械的運轉時間長、密脂,則應使用抗氧化性能較好的潤滑脂。潤滑脂和多種因素有關系,所以潤滑脂的流變特性比較不斷的受到剪切和擠壓,潤滑脂內部也會發(fā)生變變,其內部結構及組分也會發(fā)生分離和遷移,因測不能簡單的用流變方程來獲得。隨著潤滑脂種化學特性、流動行為以及使用壽命都有較大的差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H11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興虎;趙曉靜;;潤滑油粘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潤滑油;2009年06期
2 鄧才超;郭小川;任連嶺;趙光哲;王定學;;復合聚脲潤滑脂的實驗研究[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09年S1期
3 蔣天合;張保;;油氣潤滑應用在高速軸承中的實驗研究[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8年04期
4 殷玉楓;段全心;吉曉梅;劉中;;滾柱軸承離合器潤滑脂膜厚度的計算及分析[J];潤滑與密封;2008年02期
5 米紅英;郭小川;楊廷棟;鄧才超;;十八胺封端脲醛樹脂改性膨潤土制備潤滑脂的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7年04期
6 吳寶杰;劉慶廉;李興林;周銀生;;潤滑脂流變性對滾動軸承振動性能的影響[J];潤滑與密封;2006年06期
7 王燕霜,徐紅玉,楊伯原,王黎欽;HKD-1型航空潤滑油的粘溫特性[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8 王燕霜,楊伯原,王黎欽;兩種航空潤滑油運動粘度的實驗測定[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9 楊瑋,姚立丹,鄭善偉;脲基潤滑脂的結構及反應機理的研究[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0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鷺;乏脂狀態(tài)下潤滑脂的流動行為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清華大學;2016年
2 馬方波;脂潤滑球面滾子軸承性能及潤滑脂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3 李剛;苛刻條件下潤滑脂成膜機理及潤滑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241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62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