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電工程論文 >

高強高導Cu-0.4%Cr-0.12%Zr-0.01%Si合金的組織和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22:07
【摘要】: 本文在研究Cu-0.4%Cr-0.12%Zr-0.01%Si合金的鑄態(tài)組織和析出相形貌、尺寸及其與基體之間的位相關系的基礎上,通過冷拉拔變形結合熱處理工藝,制備了Cu-0.4%Cr-0.12%Zr-0.01%Si合金線材,并研究了其組織和性能,摸索出使合金獲得優(yōu)異性能的加工制備工藝。探討了熱處理和冷變形對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另外本文還對比了Cu-0.4%Cr-0.12%Zr-0.01%Si合金接觸線和電氣化鐵路現(xiàn)用的Cu-Mg和Cu-Sn合金接觸線的性能。 Cu-0.4%Cr-0.12%Zr-0.01%Si合金的鑄態(tài)組織主要由Cu基體、純Cr相、Cu_5Zr相和Cr_3Si相組成。與大尺寸的Cr相相比,Si與Cr開鄉(xiāng)成彌散分布的納米析出相,說明Si的添加細化了析出相并改變了其組織形態(tài)。直接時效工藝所制備的合金的力學性能要優(yōu)于固溶時效工藝制備的合金的力學性能。將合金在η=1.8時500℃時效1h處理,再冷拉拔至η=3.8,其抗拉強度和相對電導率能夠分別達到600 MPa及84.8%IACS。 在η=3.8的大變形條件下,Cu基體的纖維化影響合金線材的綜合性能。同等變形量下未經熱處理的合金的加工硬化指數高于熱處理后的合金。Cu基體纖維化過程中合金的相對電導率隨變形量的增加一般呈線性變化。在變形過程中,析出相粒子對位錯的塞積作用及其與Cu基體之間變形的不協(xié)調,均使得合金的彈性模量增加。當變形量由η=3.8增大到η=5.6時,由于析出相粒子和位錯之間的相互作用占主導地位,抗拉強度和應變硬化指數均緩慢上升。當變形量由η=5.6進一步增大到η=8.8時,由于界面和位錯之間的相互作用占主導地位,合金的抗拉強度和應變硬化指數均迅速上升。通過對Cu-0.4%Cr-0.12%Zr-0.01%Si合金線材斷口形貌的分析表明,隨著變形量的增加,合金逐漸由韌性斷裂轉變?yōu)榇嘈詳嗔选?Cu-0.4%Cr-0.12%Zr-0.01%Si合金接觸線的抗拉強度和熱軟化抗力均顯著高于現(xiàn)用的Cu-Sn合金及Cu-Mg合金接觸線。Cu-0.4%Cr-0.12%Zr-0.01%Si合金在常溫和-40℃低溫下的韌性都明顯高于Cu-Sn合金及Cu-Mg合金。與常溫沖擊韌性水平相比,3種合金在測試溫度由常溫至-40℃區(qū)間內,均不存在脆性轉變現(xiàn)象。Cu-0.4%Cr-0.12%Zr-0.01%Si合金的電導率僅比Cu-Sn合金低7%左右,但明顯高于Cu-Mg合金。
【圖文】:

形貌,粒子,初生,相結構


圖 3.2Cu一0.4%C卜0.12%Z卜0.01%Si試驗合金EDS Fig.3.2(a)SEMimageoftheCu一0.4%Cr一0.12 determinedattheseeondP 在SEM研究鑄態(tài)組織的基礎上,通組織中各析出相的形貌和相結構,如圖cr相粒子均為尺寸較大的初生純c:相,金中Cr相粒子多以單相存在,不與其它

鑄態(tài),金相組織,合金,白色


圖3.1Cu一0.4%C卜0.12%zr一0.01%Si合金鑄態(tài)金相組織Fig.3.1OPticalmicrostrueturesoftheas一eastCu一0.4%Cr-0.12%Zr一0.01%Sialloy試驗合金鑄態(tài)組織的SEM圖像及EDS測定結果如圖3.2所示。Cu晶粒內部包含彌散分布的白色粒子,EDS測定結果表明這些白色粒子化學成分接近cusz相。片狀第二相沿Cu晶界處分布,,EDS測試結果表明也為Cuszr相,同時也存在少量er(圖Zb)。l“率姍暴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TG146.11

【共引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志軍;馬志英;鄧思寒;楊弋濤;;熱處理溫度對低合金耐磨鑄鋼組織性能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鑄造年會暨2011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1年

2 謝水生;;高強高導銅合金的研究開發(fā)[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十四屆材料科學與合金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弭光寶;李培杰;;金屬/聚合物傳導復合材料界面層特征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張維;毛彩云;張興田;丁有元;王建軍;;亞硝酸鹽環(huán)境下黃銅冷卻盤管應力腐蝕開裂行為研究與治理措施[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2冊)[C];2009年

5 李曉峰;劉嘉斌;孟亮;;Zr和Mg元素對Cu-Cr-Si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A];2009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解浩峰;米緒軍;黃國杰;尹向前;李艷鋒;高寶東;;形變熱處理對Cu-Cr-Zr-Ag合金微觀組織與性能的影響[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4分冊)[C];2010年

7 李曉峰;于增;董安平;王立天;孟亮;;冷拉拔對Cu-0.4wt.%Cr-0.12wt.%Zr-0.02wt.%Si-0.05wt.%Mg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5分冊)[C];2010年

8 黃福祥;楊惠;趙瑋霖;唐麗文;;高強高導Cu-Cr-Zr-Fe-Ti合金鑄態(tài)組織分析[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9 崔好選;王威強;李愛菊;劉燕;李夢麗;徐書根;劉華東;;消除Q245鋼應變時效脆化的理論分析及試驗研究[A];壓力容器先進技術——第七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宋練鵬;尹志民;羅麗;李振奎;孫偉;;Cu-Ag、Cu-Zr和Cu-Ag-Zr合金的組織和性能[A];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揚鋒;煤巖變形破裂電荷感應規(guī)律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楊媛;高速鐵路供電系統(tǒng)RAMS評估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陳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導電復合材料的電/熱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郭廷彪;ECAP制備超細晶銅的組織演變、織構特征及力學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5 雷若姍;高強度Cu-Nb納米彌散強化銅合金的制備及其相關基礎問題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丁濤;電氣化鐵路受電弓/接觸線摩擦磨損性能及電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7 王楊勇;聚苯胺納米纖維的合成與應用[D];西安交通大學;2007年

8 周衛(wèi)斌;三維多晶復合材料顯微結構模擬與性能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9 李微微;“球—棒”狀短碳纖維復合增強體設計及其環(huán)氧樹脂基復合材料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謝志雄;多元合金化Cu-Fe原位復合材料的組織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茜;時效處理對快速凝固Cu-Cr合金組織性能的影響[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蔣黎明;易切削高導碲銅合金的研究與開發(fā)[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3 馮晶;CuCr合金時效析出的第一原理計算與分子動力學模擬[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4 劉小麗;陶瓷散熱片用銅漿的制備[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曉峰;高速電氣化列車高強高導接觸線用Cu-Cr-Zr合金組織和性能[D];浙江大學;2011年

6 梁秋穎;不同晶粒尺寸Cu-Ag合金腐蝕電化學行為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美娟;合金元素和軋制工藝對高強高導電鎂碲銅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鄒彬;Cu-Cr-Zr合金制備及其組織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吳迪;鉻鋯銅合金半連鑄制備及其缺陷控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劉生麗;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功能性轉變逾滲模型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892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5892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a92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