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經貿合作對香港物價的影響——基于CEPA效果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與內地經貿合作對香港物價的影響——基于CEPA效果的實證分析
【摘要】:為了揭示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對香港物價水平的影響,文章運用非參數面板數據估計法,測算出了2003年7月到2014年10月間若《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未出臺的情況下香港月度CPI同比增長率的潛在走勢,發(fā)現其均值僅為-0.43%。與實際走勢對比發(fā)現,CEPA總體上提高了香港的通貨膨脹率,使月度CPI同比增長率平均提高了1.65%,幫助香港擺脫了通貨緊縮困境;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CEPA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香港的實際通脹水平,平均效果為-1.4%,對穩(wěn)定香港宏觀經濟環(huán)境做出了很大貢獻。進一步的實證分析表明,CEPA對香港物價水平的影響與香港從內地的進口總量呈正相關,與內地的通脹水平呈負相關。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關鍵詞】: 經貿合作 CEPA 物價水平 經濟一體化
【分類號】:F127;F726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來香港通貨膨脹水平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至2014年間,CPI當月同比平均值高達4.52%。內地同期的CPI也維持在3.17%的較高水平1。而國際上關于中國“出口通貨膨脹(緊縮)”的論調由來已久(Roach,2002;),因而不少人猜測是香港與內地之間日益緊密的經貿往來和互聯互通對其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燕生;CEPA對香港經濟前景影響重大而深遠[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2 王春新;CEPA:香港地區(qū)經濟轉型的新契機[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3 張會清;王劍;;中國輸出通貨膨脹嗎——基于貿易數據的實證檢驗[J];世界經濟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良榮;董澤勇;;大陸與香港金融新合作的中長期效應評析[J];商業(yè)研究;2006年20期
2 楊子暉;;U.S.,not China, is culprit of global deflation, inflation[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3 于宏源;;發(fā)展型政府理論與香港實踐[J];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4 胡希,李相銀;CEPA:貨物貿易零關稅對內地工業(yè)的影響[J];改革與戰(zhàn)略;2004年07期
5 郭天武;孫末非;;論香港特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J];當代港澳研究;2013年01期
6 盛壘;尤安山;;CEPA與ECFA的比較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1年10期
7 張健華;宣昌能;紀敏;袁鷹;伍超明;馬志揚;王月;;我國物價波動風險和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0年08期
8 鄒飛;;香港經濟低迷的成因分析及解決途徑——兼論珠三角經濟一體化[J];商場現代化;2006年36期
9 董澤勇,宋良榮;大陸與香港金融合作的近況及短期效應分析[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10 楊子暉;;中國輸出了“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柯帶;杜宇;;論CEPA對香港社會政治的積極影響及如何做好相應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A];港澳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新探索[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偉明;從中心論到邊緣論:回歸后聯系匯率制度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D];蘇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邱翠;兩岸四地貨幣一體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肖學軍;“一國四幣”的整合及其實現路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陳艷梅;香港在中國區(qū)域經濟合作中的定位[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4 掌天星;淺析香港經濟及與內地的經濟融合[D];吉林大學;2006年
5 丁嵐;CEPA框架下大陸與香港貨幣合作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馬賽;CEPA對內地與香港貿易流量的影響[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7 趙虹;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系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07年
8 楊明;CEPA背景下粵港合作對“泛珠三角”地區(qū)經濟的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李露;“大中華經濟圈”區(qū)域經濟差異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鐘偉;“中國因素”有能力向全球輸出通貨緊縮嗎[J];中國改革;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會麗;;當前中巴經貿關系發(fā)展中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J];新疆財經;2010年03期
2 盧光盛;中緬經貿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亞太經濟;2002年02期
3 趙子龍;魏琴;;廣西與越南經貿合作的現狀淺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4 李煒;俄羅斯:從改革失敗到經濟復蘇及與我國合作的前景[J];理論導刊;2003年10期
5 蔡宏波;蒙英華;;兩岸貿易的非貿易動因:一個多元分析視角[J];亞太經濟;2008年06期
6 胡勇;;蘇臺經貿合作的內外因素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賈曉婷;論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原因和基礎[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1期
8 張建全;;中哈經貿合作的戰(zhàn)略分析[J];中外企業(yè)家;2009年18期
9 方華;;中蒙經貿關系的現狀及前景[J];現代國際關系;2010年06期
10 武銳;潘鴻;;黑龍江省與蒙古國經貿合作的潛力分析與對策建議[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野;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經貿合作的路徑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990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9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