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價值共創(chuàng)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機制
本文選題:用戶參與 + 服務創(chuàng)新; 參考:《技術經濟》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社會認知理論,將"創(chuàng)造性自我效能感"和"積極情緒體驗"作為中介變量,從用戶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用戶在線參與服務創(chuàng)新推動自身創(chuàng)造力提升的內在驅動機制,并構建了創(chuàng)新氛圍、創(chuàng)造性自我效能感、積極情緒對用戶創(chuàng)造力影響的概念模型。利用對307位有過或經常參與企業(yè)虛擬社區(qū)在線創(chuàng)新活動的用戶進行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用戶在線參與企業(yè)虛擬社區(qū)服務創(chuàng)新過程中,寬松、自由、互動和充分授權的創(chuàng)新氛圍對激發(fā)用戶的"創(chuàng)造性自我效能感"、獲得參與的"積極情緒體驗"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創(chuàng)造性自我效能感"對用戶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gnition, taking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s intermediary variab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of users'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ir crea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psychology.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creative atmosphere,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emotion on user's creativity is constr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307 user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online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virtual commun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line participation of users in the enterprise virtual community service innovation process, loose, free, The interactive and fully authorized innovation atmospher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stimulating the user's "creative self-efficacy", obtaining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and "creative self-efficac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ser's creativity.
【作者單位】: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海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知識共創(chuàng)視角下顧客在線參與新服務開發(fā)”(14BGL197)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顧客在線參與服務創(chuàng)新氛圍及其對顧客造力的影響研究”(LY15G020004)
【分類號】:F27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京;;設立評估機制激勵員工創(chuàng)造力[J];管理@人;2005年02期
2 周雨薇;李春根;;組織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現狀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06期
3 張海利;張劍;鄭晏如;;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綜述——基于崗位差異視角[J];技術經濟;2011年03期
4 王陵峰;龍靜;黃勛敬;;員工創(chuàng)造力影響因素新探[J];軟科學;2011年10期
5 王國保;;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述評[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謝俊;汪林;儲小平;黃嘉欣;;組織公正視角下的員工創(chuàng)造力形成機制及心理授權的中介作用[J];管理學報;2013年02期
7 張燕;懷明云;章振;雷專英;;組織內創(chuàng)造力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J];管理學報;2011年02期
8 劉云;石金濤;;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邏輯[J];現代管理科學;2009年01期
9 馮永春;郭蓉芳;;授權型領導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機理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劉博逸;孫利平;;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理論模型、影響因素及其測量[J];學術論壇;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蔣建武;趙曙明;;中國情境下的員工創(chuàng)造力研究:挑戰(zhàn)與展望[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蔡亞華;賈良定;尤樹洋;張yN;;獲取與轉化:工作組內外交流網絡明星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文桂;心理契約對企業(yè)知識型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5年
2 齊孟陽;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3 張yN;獲取與轉化:團隊內外交流網絡明星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4 童興;時間壓力、工作復雜性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盡責心和信任的調節(jié)作用[D];南京大學;2016年
5 艾扎提;工作家庭支持、心理投入與員工創(chuàng)造力間關系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6 吳昊;領導創(chuàng)新效能感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趙航;團隊信任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機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8 易謀;高績效工作系統(tǒng)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機制研究:團隊效能和團隊知識分享的中介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9 耿甜甜;從個體創(chuàng)造力到團隊創(chuàng)造力:關系嵌入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5年
10 楊揚;領導成員交換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793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207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