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時尚傳播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12-23 10:01
時尚產生于傳播,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媒介變革,媒介變革又促進了時尚傳播業(yè)的發(fā)展。本文通過文獻閱讀、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技術、媒介變革對行業(yè)發(fā)展產生的影響,研究了在新時期、新技術背景下時尚傳播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在數字經濟浪潮下,我國時尚傳播業(yè)要強化不同傳播媒介的整合和各類資源的跨界融合,加強時尚傳播技術、渠道、場景以及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構建以人為核心的社交化立體傳播體系,提升時尚傳播產業(yè)發(fā)展水平和效益。
【文章來源】:藝術設計研究. 2020,(06)CSSCI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2015~2022年中國不同媒體類型(部分)網絡廣告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尚傳播專業(yè)的發(fā)展與特點[J]. 趙春華. 青年記者. 2019(26)
[2]19世紀西方時尚群體與傳播模式[J]. 劉麗嫻,沈麗暘,許鳴迪. 藝術設計研究. 2019(03)
[3]新時代基于圈層關系的時尚品牌文化傳播模式探索[J]. 吳祎昉. 紡織導報. 2019(08)
[4]時尚傳播的雙軌運行機制[J]. 趙春華. 青年記者. 2019(05)
[5]時尚傳播的模式與特征:時尚文化的傳播學研究[J]. 黃小熳. 出版廣角. 2017(23)
[6]新媒體時代高端時尚紙媒生存的獨特性及發(fā)展思路[J]. 潘碩. 新媒體研究. 2017(03)
[7]中國時尚類期刊的全媒體融合——以時尚集團為例[J]. 薛華,李珍暉. 現代出版. 2014(06)
本文編號:3548275
【文章來源】:藝術設計研究. 2020,(06)CSSCI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2015~2022年中國不同媒體類型(部分)網絡廣告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尚傳播專業(yè)的發(fā)展與特點[J]. 趙春華. 青年記者. 2019(26)
[2]19世紀西方時尚群體與傳播模式[J]. 劉麗嫻,沈麗暘,許鳴迪. 藝術設計研究. 2019(03)
[3]新時代基于圈層關系的時尚品牌文化傳播模式探索[J]. 吳祎昉. 紡織導報. 2019(08)
[4]時尚傳播的雙軌運行機制[J]. 趙春華. 青年記者. 2019(05)
[5]時尚傳播的模式與特征:時尚文化的傳播學研究[J]. 黃小熳. 出版廣角. 2017(23)
[6]新媒體時代高端時尚紙媒生存的獨特性及發(fā)展思路[J]. 潘碩. 新媒體研究. 2017(03)
[7]中國時尚類期刊的全媒體融合——以時尚集團為例[J]. 薛華,李珍暉. 現代出版. 2014(06)
本文編號:35482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35482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