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系列電影的消費主義研究
本文關鍵詞:《小時代》系列電影的消費主義研究
【摘要】:誕生于西方的消費主義,作為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副產(chǎn)品近年來在我國廣泛蔓延。產(chǎn)業(yè)化進程中的中國電影本身既是這一思想潮流的投射物,同時作為文化藝術又成為了其向大眾進行傳播的輸出單位。本文選取了"跨界導演"郭敬明的"IP改編"系列電影《小時代》作為核心案例,對消費社會中的電影和電影的消費性進行具體分析,并試圖從這例突出典型性的案例中探尋具有普適性和規(guī)律性的結論。在結尾中,作者進一步從消費主義視閾觀察和思考當代中國電影之境況,并就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泛影視的演化趨勢進行了瞻望。本文的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選題意義、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文獻綜述,以及研究中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次章首先對消費主義進行了介紹,為全文的論述奠定基礎。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出的諸多概念和部分理論在本文立論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但筆者同時也吸收了偏向大眾主義立場的自由主義觀點,對消費主義的優(yōu)點、利端也進行闡述,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學界主流對消費主義的濃烈批判論調(diào),將作為抽象概念的"消費主義"立為中性概念,明確其中的利弊兩端,也對當代我國社會中消費主義的具體存在狀況作出了闡明。第三章,從各個方面出發(fā),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小時代》中出現(xiàn)的諸多消費主義元素,如影片的選角、演員在作品中的表演、角色及情節(jié)的設定、奢侈品牌的堆砌、身體符號的直觀展露等。根據(jù)前章中所梳理的消費主義之弊端,對影片做出了消費主義角度下的批判。而作為一部電影的靈魂,導演郭敬明,是影片哲學的來源根本。經(jīng)歷決定著人的思想意識,因而本文更為深入一層,對以作家身份進入公眾視野的郭敬明之發(fā)跡史進行了回溯,從中找尋時代與經(jīng)歷對郭敬明消費主義哲學形成的影響。在本章后段,針對郭敬明曾做出的關于消費主義抨擊指斥的反駁,筆者也進行了相應的詳細拆解和評介。末章基于對《小時代》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推廣出部分具有普適性的結論,從消費主義視閾試觀望中國當代電影的部分現(xiàn)狀和發(fā)展。根據(jù)第二章中所談及的消費主義之優(yōu)點,結合事實,指出《小時代》也對嚴肅藝術電影做出了直截的貢獻和幫助。而細觀電影這門藝術形式,它的消費性深植于自身的基因當中,既無法否決和忽視,同時也不需懷有恐慌。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背景,筆者以藝術史和當下正在真實發(fā)生的事例為基礎,做出了合理的推斷和展望。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9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光嚴;人類不能承受消費主義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泛濫[J];河北學刊;2000年06期
2 楊魁,董雅麗;消費主義文化的符號化解讀[J];現(xiàn)代傳播;2003年01期
3 張筱薏;李勤;;消費·消費文化·消費主義——從使用價值消費到符號消費的演變邏輯[J];學術論壇;2006年09期
4 劉麗娟;;解讀消費社會語境中的廣告觀[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11期
5 王埃亮;;消費時代的文化向度[J];北方論叢;2008年01期
6 陸林;;現(xiàn)代消費主義文化的符號化特征[J];新聞世界;2009年09期
7 段禮樂;;中國的消費主義與“山寨”[J];博覽群書;2009年11期
8 賴洪波;;文藝在消費主義文化語境中的困境與突圍[J];文藝爭鳴;2011年14期
9 李剛;;消費文化與文化消費——20世紀90年代“散文熱”再考察[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10 佘世紅;;微博語境下的消費主義文化[J];中國出版;2012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小立;秦志希;;廣告與消費主義文化的傳播[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2 秦志希;徐小立;;論消費文化語境下新聞傳媒的變異[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單士兵;應警惕膜拜消費主義文化現(xiàn)象[N];中國信息報;2005年
2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董天策;我們?nèi)绾慰创M文化[N];文匯報;2008年
3 肖顯靜;消費越多并不越幸福[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南京師范大學 王小錫;消費也有個道德問題[N];光明日報;2010年
5 包霄林;文化消費的十大特征[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賴洪波;文藝在消費主義文化語境中的困境[N];文藝報;2011年
7 沈鵬;從“協(xié)作消費”說起[N];人民日報;2012年
8 孫希有;有限消費是對人類文化永續(xù)存在的貢獻[N];中國信息報;2013年
9 早報記者 田波瀾;觀察中國消費景觀背后的邏輯[N];東方早報;2013年
10 ;消費文化:撩開“她世紀”面紗[N];中國婦女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慧;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接受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2 張愛豐;消費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3 何志鈞;文藝消費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王亞南;中國語境下的消費主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黃廬進;轉型時期中國中產(chǎn)階層消費行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趙衛(wèi)東;婦女身體:作為“性”符碼的生產(chǎn)和消費[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7 蔣榮昌;消費社會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形態(tài)的轉折[D];四川大學;2003年
8 董輝;財富與信仰的沖突及其化解[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管寧;消費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敘事[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瑞嬌;消費文化語境下的新世紀女性文學[D];河北大學;2015年
2 甘來;消費主義文化背景下的慢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溫雪鋒;論1990年代以來觀影空間之衍變[D];西南大學;2015年
4 常超;當代伊斯蘭消費主義倫理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5 趙夢靜;?思{小說《圣殿》中的消費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昕怡;消費主義文化影響下受眾審美心理的扭曲與救贖[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7 張詩曼;消費社會中電視美食節(jié)目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8 衛(wèi)攀虹;消費主義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9 華文龍;西安市婚禮市場消費行為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段丹潔;中國當代傳媒消費主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2018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120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