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融資融券投資者交易行為調查分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融資融券投資者交易行為調查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融資融券交易 行為金融 心理偏差 非理性行為
【摘要】:與國外發(fā)達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仍然處在初級發(fā)展階段,中小投資者占比依舊很大,近幾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金融產品的不斷創(chuàng)新,信用交易的交易比重不斷加大,特別是在2014年后半年開始的單邊行情使融資融券余額在一段時間內都保持在2萬億元以上,但隨之而來幾個月指數(shù)的急速回落,信用交易所伴隨的巨大風險也逐漸顯現(xiàn)。中國資本市場由于起步較晚,法律法規(guī)制度及風險控制措施并不完善,投資者對風險認識的不足,致使中小投資者在特殊行情下的信用交易過程中,出現(xiàn)大量有悖于傳統(tǒng)金融學理論的非理性行為,最終致使投資者在單邊行情下造成了比普通交易更大的損失。本文希望通過行為金融學的角度,解釋投資者心理及行為偏差在融資融券交易過程中的作用及表現(xiàn),指出融資融券這種交易品種對投資心理的影響,并發(fā)現(xiàn)這種心理偏差及異樣行為在融資融券交易中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本文首先闡述了融資融券交易中非理性行為的研究背景及意義,并簡單介紹了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其次,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簡單的概括,以對比的方法對非理性行為進行理論界定。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客戶賬戶數(shù)據(jù)進行一定的統(tǒng)計分析,并結合樣本客戶抽樣調查的方式,發(fā)現(xiàn)信用交易中投資者不同的非理性行為,主要包括“過度自信”、“心理賬戶”、“過度交易”、“后悔厭惡”、“處置效應”、“惡性增資”、“羊群效應”、“貪婪與恐懼情緒”等心理偏差在融資融券交易中的主要表現(xiàn),并證實這些非理性行為在信用交易中的普遍性與連續(xù)性,使投資者認識到這種心理及行為偏差在融資融券交易中所帶來的風險及后果。文章最后從中小投資者信用賬戶的交易案例出發(fā),探討造成我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特殊行情下非理性行為產生的原因及風險,找出交易所及證券公司在信用交易制度、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風險等級評估、風險防范,特別是投資者心理方面的不足,進而對我國現(xiàn)行信用交易規(guī)則下投資者風險控制方面的改進及投資者心態(tài)調整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融資融券交易 行為金融 心理偏差 非理性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調研內容與思路11
- 1.3 文獻綜述11-13
- 1.3.1 國外資本市場非理性行為研究11-12
- 1.3.2 國內資本市場非理性行為研究12-13
- 1.4 行為金融理論與傳統(tǒng)金融理論的比較13-14
- 1.5 非理性行為的界定14-15
- 1.5.1 融資融券交易中的理性行為14
- 1.5.2 “非理性”行為14-15
- 1.5.3“有限理性”行為15
- 1.6 前景理論15-17
- 1.6.1 前景理論中的價值函數(shù)15-16
- 1.6.2 決策權重函數(shù)16-17
- 2 調研設計17-21
- 2.1 融資融券交易概述17
- 2.2 融資融券交易的主要風險17
- 2.2.1 杠桿交易風險17
- 2.2.2 強制平倉風險17
- 2.2.3 其他風險17
- 2.3 實驗設計17-18
- 2.4 調查目的18
- 2.5 樣本選取18-19
- 2.6 調查樣本基本情況分析19-21
- 2.6.1 性別19
- 2.6.2 年齡結構19
- 2.6.3 學歷水平19
- 2.6.4 賬戶基本情況19-20
- 2.6.5 風險承受能力20
- 2.6.6 賬戶盈虧狀況20-21
- 3 調研結果分析21-32
- 3.1 過度自信21-22
- 3.2 心理賬戶22-24
- 3.2.1 信用心理權重22
- 3.2.2 擔保物心理權重22-23
- 3.2.3 交易過程中的心理權重23-24
- 3.2.4 心理權重的改變24
- 3.3 過度交易24-25
- 3.4 后悔厭惡25
- 3.5 處置效應25-26
- 3.6 惡性增資26-28
- 3.7 羊群效應28
- 3.8 貪婪與恐懼情緒28-29
- 3.9 個體案例分析29-31
- 3.10 結論31-32
- 4 調研建議32-35
- 4.1 交易所建議32-33
- 4.1.1 規(guī)范交易所的信息披露制度32
- 4.1.2 交易品種的創(chuàng)新32
- 4.1.3 規(guī)范融資融券交易規(guī)則32-33
- 4.2 證券公司建議33
- 4.2.1 融資融券交易監(jiān)管33
- 4.2.2 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33
- 4.3 投資者心態(tài)建議33-35
- 參考文獻35-37
- 后記37-38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3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藝欽;;行為金融視野下的證券投資風險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年08期
2 王超;;我國股票市場現(xiàn)存問題及原因分析——基于行為金融理論角度[J];時代金融;2014年03期
3 曹現(xiàn)偉;;行為金融理論產生、發(fā)展與應用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3期
4 侯紅衛(wèi);李雪峰;;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投資者行為研究方法現(xiàn)狀與展望[J];科學決策;2010年02期
5 唐紹欣;王小麗;;理論金融、行為金融與證券投資理論的發(fā)展[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2期
6 楊超;王宇航;;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分析股市羊群效應[J];金融經濟;2009年24期
7 夏明;楊春甫;;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中國股票市場行為的實證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趙洪丹;丁志國;;行為金融學理論研究綜述[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9 路紅;凌文輇;;行為金融學理論述評[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張崢;徐信忠;;行為金融學研究綜述[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浩成;股票交易情境中人格及情緒對投資決策行為的影響[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靜;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股票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若洋;我國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分析[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833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98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