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級市場被“劣幣驅逐良幣”機制主導了嗎
本文關鍵詞:中國評級市場被“劣幣驅逐良幣”機制主導了嗎
【摘要】:聲譽機制能夠產生"優(yōu)勝劣汰"的壓力,是對評級機構行為的重要約束。中國舍本逐末的評級制度安排和不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不僅阻礙了聲譽機制的形成,還為評級機構出具過高評級提供了空間。根據(jù)該情況構建的評級合謀市場均衡模型,證明了我國評級市場競爭增加會導致評級質量的下降。利用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進入城投企業(yè)債評級市場作為自然實驗的進一步研究對理論進行了驗證。分析表明,"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機制在我國評級市場占據(jù)主導地位。為此,我國在長期內應當對評級行業(yè)的制度安排進行重新設計,建立以聲譽機制為主導的市場環(huán)境;短期內則需要加強監(jiān)管,同時控制評級市場的競爭程度。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
【關鍵詞】: 市場競爭 信用評級 聲譽機制 評級質量
【基金】:財政部橫向研究課題“財稅改革和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我國地方政府融資機制設計”
【分類號】: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中,信用評級是解決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重要手段,直接關系到債券的發(fā)行成本(Chemmanur and Paolo,1994;Jiang,2006)。[1][2]因此,評級機構在發(fā)行人付費下有動機為滿足發(fā)行人降低發(fā)行成本的需求,出具脫離實際的虛高評級(Strier,2008)。[3]然而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芳;;信用評級的聲譽資本與付費模式[J];征信;2013年06期
2 陳旭;石妮;張笑寒;;基于聲譽理論的信用評級利益沖突問題研究[J];經濟經緯;2013年03期
3 李衛(wèi)東;翟立宏;羅智瓊;;我國商業(yè)銀行聲譽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4 葉康濤;張然;徐浩萍;;聲譽、制度環(huán)境與債務融資——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5 周歡;楊俊霞;;承銷商聲譽及其運行機制研究[J];浙江金融;2011年04期
6 王建剛;李全;;承銷商聲譽與企業(yè)IPO盈余管理——基于深圳中小板市場的實證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焦曉東;;評級機構聲譽機制的修正[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3年03期
8 潘越;戴亦一;;關系、聲譽與再融資承銷競爭[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9 皮天雷;張平;;聲譽真的能起作用嗎——邏輯機制、文獻述評及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啟示[J];經濟問題探索;2009年11期
10 崔軍;;上市公司違規(guī)后的聲譽恢復——基于年度盈余報告及時性的經驗證據(jù)[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斌;徐丹;;聲譽缺失的市場反映:基于我國違規(guī)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潘英麗;建設市場聲譽機制讓市場做出選擇[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2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蒙湘林;淺談承銷商聲譽和IPO企業(yè)質量關系[N];證券時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勇;商業(yè)銀行聲譽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石玉;審計師聲譽與證券分析師關注[D];天津財經大學;2015年
2 國文婷;機構投資者聲譽對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石妮;基于聲譽理論的信用評級利益沖突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4 吳夢晗;聲譽機制在中國股票市場上的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丁芳;中國承銷商聲譽與IPO長期弱勢關系的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6 崔濤;風險投資(家)聲譽與上市企業(yè)業(yè)績的相關性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春;保薦承銷商聲譽與企業(yè)IPO后長期業(yè)績表現(xiàn)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8 邱梅鳳;審計師聲譽與投資者保護[D];天津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507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55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