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的風險與監(jiān)管路徑
本文選題:塊鏈 + 代幣; 參考:《中國金融》2017年18期
【摘要】:正對廣大普通投資者而言,ICO的機遇和風險并存。而此中風險,尤值得監(jiān)管者和投資者關注ICO在中國的現(xiàn)狀所謂"ICO",英文詳稱"Initial Coin Offering",意即首次代幣公開銷售,也有人稱其為"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意為初始加密代幣發(fā)行。ICO是區(qū)塊鏈技術在眾籌領域中的最新應用和發(fā)展。ICO是區(qū)塊鏈初創(chuàng)公司以發(fā)行初始數(shù)字代幣為項目融資的方式。參與發(fā)起ICO的區(qū)塊鏈創(chuàng)業(yè)項目,不以股
[Abstract]:For the majority of ordinary investors, ICO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coexist. The risks, especially for regulators and investors,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regulators and investor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CO in China, known as "ICO", or "Initial Coin Offering", which means the first public sale of tokens. 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 meaning that initial encrypted tokens issue. ICO is the lates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in crowdfunding. ICO is a way for block chain start-ups to issue initial digital tokens for project financing. Participate in the initiation of ICO's blockchain venture project, not in stock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
【分類號】:F822;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衛(wèi);代幣卡(券)現(xiàn)象的財務透視[J];中國農業(yè)會計;2001年11期
2 楊光;代幣卡的深度透視[J];首都經濟;2001年07期
3 鄭衛(wèi);代幣卡(券)現(xiàn)象的財務透視[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1年06期
4 蔡鄭民;;對禁止代幣票券(卡)流通的建議[J];廣西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5 人民銀行上饒市中心支行課題組;代幣票券的危害及其根治[J];金融與經濟;2002年09期
6 任會來;;代幣工具的弊端[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30期
7 王君祥;代幣卡,萬惡之源?[J];中國商貿;2001年07期
8 由建勛;;泛濫的電子代幣卡對銀行業(yè)的危害及根治對策研究[J];金卡工程;2007年03期
9 張祺;代幣卡泛濫的負作用[J];經濟論壇;2001年23期
10 張紹基,劉才明,查方潤;五法并舉打擊代幣票券[J];武漢金融;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段春梅;上官朝鋒;胡春光;;項目融資在中國的實踐和發(fā)展[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2 郭鵬;;項目融資在中國的實踐和發(fā)展[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牛蘊 楊柳明;代幣票券問題不可小視[N];金融時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宋岳;體制不順 代幣卡還要借尸還魂[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3 李新毅 蘇麗霞;對代幣票券的整治應多管齊下[N];金融時報;2006年
4 本報見習記者 肖懷洋;非法傳銷戴上“股票面具” 上下線靠“代幣”買賣吸金30億元[N];證券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謝利;代幣卡損害了銀行卡[N];金融時報;2001年
6 卓夫;中行獲評“亞洲最佳項目融資銀行”[N];金融時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賀婉青;我市企業(yè)項目融資235億元[N];寶雞日報;2014年
8 ;中國項目融資面臨新挑戰(zhàn)[N];中國建材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張桔;項目融資:中小企業(yè)融資的有效途徑[N];中國建材報;2005年
10 李福偉 劉湘平;項目融資國際合作[N];中國信息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民;油氣項目融資結構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達;基于個人電腦的比特幣數(shù)據統(tǒng)計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16年
2 夏新岳;基于區(qū)塊鏈的股權資產購買和轉贈設計與實現(xiàn)[D];內蒙古大學;2016年
3 張耀東;基于消費者視角眾籌項目融資影響因素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4 董建俠;眾籌項目融資達成率影響因素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劉洛均;西部智谷工程項目的融資模式選擇與風險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6 陳志敏;中國PPP的實踐、主要融資模式和前景[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年
7 吳建云;股權眾籌項目融資成功的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8 王媛媛;世紀銘城項目融資方案設計[D];中南大學;2012年
9 李超;商業(yè)銀行項目融資評級的工程化實踐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10 燕宏川;我國水電項目融資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765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77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