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信貸配給與農民資金合作社的風險控制——現象描述、理論模型與數值模擬
本文關鍵詞:利率市場化、信貸配給與農民資金合作社的風險控制——現象描述、理論模型與數值模擬
【摘要】:將新古典金融中介模型引入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目標函數,分析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利率決定,揭示了股金結構、互聯合同以及相互擔保對農民資金合作社運行風險的影響。使用江蘇五烈農民資金合作社經驗數據的數值模擬分析表明,限制發(fā)起人股金比重,是控制農民資金合作社運行風險的必然選擇;互聯合同能夠加強農民資金合作社對項目風險的監(jiān)管;而相互擔保能夠緩解農村信貸約束,但需要防控違規(guī)擔保的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 信貸配給 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發(fā)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江蘇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研究”(編號:12BJY095)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青年項目“二元經濟條件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與中國經常項目失衡問題研究”(編號:QN15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分割信用市場體系下,利率市場化不僅沒有緩解農村金融信貸約束,反而加劇了農村金融壟斷和農業(yè)資金“逆向流出”!1〕放寬金融機構準入,加快金融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才是緩解農村金融約束的最優(yōu)政策選擇!2〕在這一邏輯下,社區(qū)性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應運而生。表1是20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俐;;均衡信貸配給研究述評[J];經濟學動態(tài);2004年04期
2 白欽先 ,王偉;信貸配給、政府介入與政策性金融[J];浙江金融;2004年04期
3 胡三寧;信貸配給理論發(fā)展述評[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陳欣;;中國信貸配給問題研究[J];理論學刊;2007年02期
5 楊 軍;;信貸配給的中國優(yōu)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5期
6 王晟斌;朱玲燕;;信貸配給理論在中國的運用綜述[J];中國市場;2008年18期
7 劉艷華;王家傳;;信貸配給理論述評[J];金融發(fā)展研究;2008年06期
8 劉艷華;王家傳;;信貸配給:均衡與非均衡理論研究述評[J];生產力研究;2009年07期
9 任建軍;;信貸配給理論發(fā)展、模型與實證研究[J];金融論壇;2009年04期
10 王征;;論信貸配給及其對我國金融運作機制的影響[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靜;周宗放;霍學喜;;信貸配給突變分析[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杜朝運;羅海;;信貸配給理論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顧海峰;;信貸配給視角下我國金融市場的機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胡文婷;梁雪春;童玲玲;;信貸配給下農村經濟體研究[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劉西川;黃祖輝;程恩江;;小額信貸緩解農戶正規(guī)信貸配給了嗎?——來自三個非政府小額信貸項目區(qū)的經驗證據[A];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青年基金獲得者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何茂濤;;信貸配給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梁小民;走出銀行的困境[N];中國經營報;2001年
2 匯添富基金研究總監(jiān)、 匯添富均衡增長股票基金經理 韓賢旺;消失的市場[N];中國證券報;2013年
3 特約嘉賓 楊思群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建立多層次創(chuàng)新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3年
4 農行河北唐山分行 趙衛(wèi)群 劉耀明;商業(yè)銀行如何防范信用風險[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謙;信貸配給的機制影響與制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王松華;經濟轉軌中我國信貸配給雙重性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3 葉光毓;我國區(qū)域信貸配給的形成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4 劉艷華;中國農村信貸配給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5 任建軍;信貸配給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湖南大學;2010年
6 甘春開;中國經濟轉軌中的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胡紅星;中小企業(yè)信貸配給機制的系統(tǒng)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8 丁秀英;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王征;信貸配給微觀機理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10 翁舟杰;中國中小企業(yè)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善民;基于信貸配給理論的中小企業(yè)融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2 厲志華;銀行業(yè)結構對信貸配給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勇;我國農戶信貸配給及其福利水平[D];暨南大學;2010年
4 彭志慧;信貸配給理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5 朱方圓;我國非均衡信貸配給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的實證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肖前進;現代信貸配給理論與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D];吉林大學;2007年
7 李波;我國中小企業(yè)信貸配給形成機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8 劉智;信貸配給理論初探[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9 張潔;轉軌時期我國雙重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10 李方訓;我國農村信貸配給及解決思路[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665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06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