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探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江西財經大學》 2012年
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探析
李亮亮
【摘要】:內部審計被譽為“整個公司的窗口”和“管理層的耳目”。它經歷了從傳統(tǒng)的財務審計到現(xiàn)代管理審計的發(fā)展,跨越了消極防弊、積極興利兩個階段,目前正經歷著價值增值的階段。在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化的今天,內部審計在企業(yè)經營管理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企業(yè)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監(jiān)督與評價內部控制的主要手段。內部審計被稱為“企業(yè)良心”,是維護企業(yè)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線。與此同時,國際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ⅡA)理事會第一次將“增加價值”作為內部審計的首要目標提出。增值問題將會取代獨立性來支配內部審計工作,一個內部審計促進組織全面升值的時代已經來臨。研究我國企業(yè)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主要采用規(guī)范研究方法,首先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相關研究文獻按國外和國內分別進行了綜述和評述,進而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從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涵義和特征開始,逐次對增值型內部審計和傳統(tǒng)內部審計在審計職能、審計領域和重點、審計目標和審計方法等方面的區(qū)別,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領域以及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理論基礎進行了分析,接著針對我國目前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分析了我國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成功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的情況,從中提取對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有用的經驗啟示,最后針對問題和武鋼經驗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完善我國企業(yè)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開展應用。 本文在查閱大量參考文獻,研讀相關機構(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內部審計質量委員會等)的調查研究報告的基礎上,了解了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開展和應用的現(xiàn)狀,通過對現(xiàn)狀的分析,反映出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理念和增值目標不明確;增值型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被弱化;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的增值效果不明顯;增值型內部審計增值服務范圍狹窄;內部審計增值成果難以衡量;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審計質量不高。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作用認識不充分;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較差;增值型內部審計增值手段與方法落后;內部審計模式沒有發(fā)展到公司治理導向型;增值型內部審計缺乏統(tǒng)一的增值業(yè)績評價標準;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策略消極被動。文章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fā),在借鑒國內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的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的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從增值型內部審計的認識、增值型內部審計組織形式、增值型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增值型內部審計人員以及增值型內部審計質量等方面,闡述了解決我國企業(yè)對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從目前我國關于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研究上看,對于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研究還是處在初級階段,幾乎沒有形成我國企業(yè)自己的增值型內部審計理論成果。而且我國關于增值型內部審計設置的政策文件較少,理論基礎都來自國外研究的成果。本文主要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概念、企業(yè)具體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并結合國內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的成功案例,根據(jù)其在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提出企業(yè)成功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應用的建議。同時,渴望本文研究能夠為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fā)更多的企業(yè)和個人對增值型內部審計問題展開研究。并對我國增值型內部審計進行有效的宣傳,讓更多的企業(yè)知道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作用,更新關于內部審計的觀念,使得增值型內部審計在我國得到高效的發(fā)展。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39.4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強;;以EVA為核心的增值型內部審計在我國運用的實現(xiàn)[J];商;2013年07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薇;;內部審計實現(xiàn)企業(yè)價值增值途徑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11期
2 孫偉龍;;增值型內部審計初探[J];財會月刊;2006年14期
3 鄭新源;;公司治理視角下增值型內部審計探究[J];財會月刊;2009年03期
4 趙娜;;基于功能拓展視角的內部審計增值路徑探討[J];財會月刊;2010年17期
5 盧勝波;;以增值型內部審計推進公司治理[J];董事會;2009年07期
6 張濤;;內部審計價值增值之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年01期
7 矯聰;;增值型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關系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年01期
8 江曉華;;淺議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J];金融經濟;2010年20期
9 沈翠玲;;基于EVA的增值型內部審計探析[J];會計之友;2011年01期
10 張金輝;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財會研究;200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國庫;我國電力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房燕;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0年
3 吳微;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成潤;劉德元;;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管理系統(tǒng)研究[J];北方經濟;2012年06期
2 劉建成;;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08年08期
3 張志強;;基于公司治理下內部審計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02期
4 黃英;;內部審計的發(fā)展及我國內部審計準則與國際準則的比較[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10期
5 黃蕾;;初探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及內部審計重點的轉移方向[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7期
6 王杰軍;;民營企業(yè)內部審計問題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12期
7 郭宏宇;;國際審計風險準則修訂后的審計風險模型研究[J];財會通訊;2006年07期
8 孫立;;治理型內部審計制度研究[J];財會通訊;2009年06期
9 張澤南;張瑞芳;;內部審計新發(fā)展:企業(yè)風險管理框架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13期
10 孫立;;內部治理審計的委托代理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如冰;;完善國有企業(yè)內部控制的思考——一個小金庫案例的評析[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2 鄭振科;;試論審計風險管理與防范措施[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3 楊光;葉麗紅;;信息化環(huán)境下內部審計如何開展企業(yè)風險管理審計[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7年度全國“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2007年
4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課題組;;內部審計對央行風險管理的監(jiān)督與評價[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7年度全國“內部審計在金融機構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學龍;強海丹;蔡慧;;論內部審計在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基于ERM視角[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7年度全國“內部審計在金融機構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7年
6 施恩;;內部審計在證券公司治理和風險控制中的作用[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7年度全國“內部審計在金融機構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7年
7 姜珍;周良英;;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法人治理視角下的內部審計[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7年度全國“內部審計在金融機構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2007年
8 韓敏;羅建鴻;;風險導向審計在銀行內部審計中的應用[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9 湘潭市內審協(xié)會課題組;;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模式及需求動因研究——基于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調查[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9年度全國“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9年
10 王莉榕;羅建鴻;;治理“病灶”——對商業(yè)銀行基層機構內部控制的建設性反思[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9年度全國“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恒貴;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馬學斌;國家審計制約與監(jiān)督權力運行:理論與實證[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3 唐滔智;中國審計市場過度競爭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4 余宇瑩;公司治理與審計質量:經驗證據(jù)[D];廈門大學;2008年
5 郭慧;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治理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6 莊瑩;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有效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7 吳俊峰;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8 黃翠竹;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審計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9 張黎焱;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10 袁洋;財務舞弊公司后續(xù)公司治理變化及其對外部審計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庫;我國電力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凱;增值型內部審計模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文佳;我國企業(yè)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4 陽振文;我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詹一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6 張紅壘;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功能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懷雷;增值型內部審計績效評價[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8 羅坤;商業(yè)銀行縣域機構委派會計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李霖生;民營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石影;公司治理對審計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玉艷;;基于EVA的內部審計業(yè)績評價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6年02期
2 鄒娟;;增值型內部審計在我國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商業(yè)會計;2011年31期
3 劉娟;;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探索[J];現(xiàn)代商業(yè);2012年2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詹一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傅揚;;價值鏈會計核心EVA與內部審計的組織增值性探討[J];現(xiàn)代商業(yè);2014年1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國銀,林鐘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2期
2 柳秋紅;林翰;;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內部審計績效評估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年05期
3 劉建軍;張海燕;;中小企業(yè)內部審計外包動因及策略選擇[J];財會通訊;2009年34期
4 王光遠;內部審計業(yè)績的評價基礎和評價方式[J];財會月刊;2002年08期
5 王光遠;關于內部審計業(yè)績的評價標準問題[J];財會月刊;2002年09期
6 王光遠;內部審計在世界[J];財會月刊;2003年01期
7 王小榮;企業(yè)會計人員創(chuàng)造價值的經濟學分析[J];財會月刊;2003年02期
8 王光遠;消極防弊 積極興利 價值增值(一)——20世紀內部審計的回顧與思考:1900~1960年[J];財會月刊;2003年03期
9 閻紅玉;內部審計實現(xiàn)企業(yè)價值增值途徑探微[J];財會月刊;2004年19期
10 張巧良;房亮;;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研究之國際比較[J];財會月刊;2006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車宣呈;治理導向審計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春花;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福州大學;2004年
2 梁紅霞;基于公司治理下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與責任安排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3 姚木星;增值型內部審計若干問題探討[D];福州大學;2006年
4 羅冬梅;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崔璐璐;公司治理視角下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D];暨南大學;2007年
6 劉蓉;公司治理中企業(yè)內部審計問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7 關媛媛;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謝慧娟;我國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任志媛;增值型內部審計在電力企業(yè)中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10 龐曉虹;基于平衡記分卡的國有企業(yè)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濤,蔣和娟;淺談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的發(fā)展方向[J];冶金經濟與管理;2002年04期
2 姚清云,黃業(yè)德;我國內部審計發(fā)展趨勢管見[J];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易傳和 ,向莉;網絡銀行的內部審計[J];浙江金融;2002年03期
4 王 峰;淺談如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2年06期
5 吳風奇;對我國目前內部審計定位的思考[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6期
6 吳香云;內部審計在資產重組中的作用[J];中州審計;2002年04期
7 劉文奇;振奮精神 與時俱進 加快內部審計事業(yè)發(fā)展步伐[J];中州審計;2002年05期
8 張保蓮;實現(xiàn)內部審計價值 為企業(yè)發(fā)展服務[J];中州審計;2002年10期
9 李偉;內部審計在出版業(yè)務中的作用[J];出版經濟;2002年03期
10 李明;關于民營企業(yè)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建東;;現(xiàn)代企業(yè)風險管理與內部審計的關系研究[A];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2 李玲;佟丹;;試析中國石油的內部審計建設——以新疆銷售分公司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2005年度“舞弊的防范與檢查”專題獲一等獎的論文[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5年度全國“舞弊的防范與檢查”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5年
4 張衛(wèi)紅;;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之現(xiàn)實思考[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5年度全國“現(xiàn)代企業(yè)風險管理”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5年
5 株洲市內部審計協(xié)會課題組;劉正軍;;論內部審計參與績效評估——基于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與績效評估探索[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經濟效益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6 胡春暉;朱錦余;;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架構和委托代理理論框架的重構[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7 湖北省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江漢石油管理局審計處課題組;余天京;劉文漢;汪黎;;內部審計在國有集團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8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課題組;;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9 劉長溧;;試論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關系[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安徽財經大學審計處課題組;;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互動機制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甫君(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N];安徽經濟報;2004年
2 巫惠 作者單位:省經貿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N];安徽經濟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李棠棣;[N];中國財經報;2003年
4 李井;[N];中國財經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陸暢;[N];中國電力報;2004年
6 李偉毅;[N];財會信報;2005年
7 孫嚴;[N];財會信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劉草茵;[N];財會信報;2005年
9 青島海關大學會計學系 房巧玲 李雪 劉學華;[N];中國審計報;2001年
10 劉正才;[N];中國審計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曉蓮;國際內部審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2 石恒貴;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劉實;企業(yè)內部審計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4 嚴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責任理論的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莊瑩;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有效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7 張曉瑜;中俄審計制度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8 郭巧玲;中國國有企業(yè)集團內部審計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9 黃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框架構建及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娟;內部審計機構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定位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2 莊江波;內部審計職業(yè)化建設與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1年
3 張欣;我國企業(yè)內部審計主要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4 王青;企業(yè)內部審計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張鈺;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羅江華;陜鼓集團內部審計體系設計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劉悅;內部審計激勵機制優(yōu)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8 王穎;高等學校內部審計運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9 張寧;關于中國電信戰(zhàn)略轉型的內部審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10 謝滌宇;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與企業(yè)內部審計的演進[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企業(yè)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45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9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