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發(fā)展新趨勢:治理與管理并重——基于平安銀行的分析
本文選題:內部審計 + 治理 ; 參考:《河南社會科學》2014年04期
【摘要】: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日益強化的企業(yè)經濟環(huán)境下,內部審計功能迅速拓展,既要繼續(xù)傳統(tǒng)的財務事項審計(監(jiān)督和評價)功能,又向更多的公司管理和治理領域延伸,內部審計的治理與管理功能日益凸顯。通過平安銀行內部審計發(fā)展歷程來看,治理功能凸顯、管理功能強化,形成了有效地識別和監(jiān)控風險、有效地控制組織過程、有效率且有效果的組織治理框架。
[Abstract]:Under the increasingly strengthened corporat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 expands rapidly.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traditional audit function of financial affairs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and to extend to more areas of 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Th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nternal audit of Ping an Bank, the governance function is prominent and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is strengthened, which forms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framework to identify and monitor risks eff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rganizational process.
【作者單位】: 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S2011010001359)
【分類號】:F239.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光遠,劉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內部控制與審計——英國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3年02期
2 張玉;;后安然時代國際內部審計發(fā)展趨勢綜述[J];審計研究;2005年05期
3 孫浩;;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的演變和內部審計角色的變化[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瞿曲;基于受托責任理論的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維成;;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研究述評[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張艷;鐘文勝;;內部控制披露:爭論與思考——兼對SOX內部控制強制性披露的反思[J];財經論叢;2011年04期
3 汪國銀,林鐘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2期
4 李玲;陳任武;;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現(xiàn)代企業(yè)中的作用分析——兼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特點[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12期
5 瞿曲;;受托責任學說:不斷豐富的思想寶藏——紀念楊時展先生逝世十周年[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年01期
6 孫立;;治理型內部審計制度研究[J];財會通訊;2009年06期
7 孫立;;內部治理審計的委托代理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15期
8 邸叢枝;于富生;;內部審計的新發(fā)展——基于風險管理的視角[J];財會通訊;2009年36期
9 王光遠;顏艷;;公司治理中的戰(zhàn)略審計[J];財會通訊;2010年34期
10 沈靜秋;王昊;;和諧增值型內部審計構建要義——與企業(yè)文化、企業(yè)制度相輔相成[J];財會通訊;2011年3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明輝;;新農村建設與促進農村消費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岳現(xiàn)堂;;上市公司內部審計職能[A];石油杯全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會暨經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3年
3 唐昌明;;上市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及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A];石油杯全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會暨經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3年
4 劉華強;;公司治理下的內部控制與現(xiàn)代銀行內部審計[A];全國企業(yè)改制中的內部審計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論文集[C];2004年
5 張麗麗;劉安群;;論企業(yè)風險管理與內部審計[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現(xiàn)代企業(yè)風險管理論文匯編(下冊)[C];2005年
6 胡春暉;朱錦余;;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架構和委托代理理論框架的重構[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7 郭群;鄭和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內部審計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8 陳震晗;;基于COSO—ERM框架的企業(yè)風險導向審計模型初探[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9 王黎;;淺談風險導向審計在組織風險管理中的應用[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10 錢華;;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恒貴;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袁鳳林;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審計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3 嚴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劉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理論的政府績效審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車宣呈;治理導向審計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6 趙華;社會審計系統(tǒng)柔性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7 路軍偉;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雙軌制政府會計體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8 郭慧;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治理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9 張曾蓮;論政府管理會計的構建與應用[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張曾蓮;政府管理會計技術與報告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增值型內部審計模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衣巍偉;英國公司治理結構修改歷程以及對我國的啟示[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李文佳;我國企業(yè)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4 文雯;基于平衡積分卡的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張紅壘;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功能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6 吳志華;內部審計機制與企業(yè)風險管理[D];暨南大學;2010年
7 閆乃福;房地產企業(yè)內部審計機制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年
8 柳紅;內部審計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張小巍;萬州區(qū)糧食補貼政策績效審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鐵亮;企業(y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體系(CSA)構建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巧良,陳俊;內部審計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5期
2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評價課題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shù)與治理績效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3 馬迎賢;資源依賴理論的發(fā)展和貢獻評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4 費方域;什么是公司治理?[J];上海經濟研究;1996年05期
5 費方域;公司治理的理論前提及其意義[J];上海經濟研究;1996年06期
6 張維迎,余暉;西方企業(yè)理論的演進與最新發(fā)展[J];經濟研究;1994年11期
7 張維迎;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托—代理關系———兼評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觀點[J];經濟研究;1996年09期
8 鄭紅亮;公司治理理論與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J];經濟研究;1998年10期
9 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會計角色[J];會計研究;2002年04期
10 崔學剛;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透明度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會計研究;2004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嚴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清云,黃業(yè)德;我國內部審計發(fā)展趨勢管見[J];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易傳和 ,向莉;網絡銀行的內部審計[J];浙江金融;2002年03期
3 王 峰;淺談如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2年06期
4 吳風奇;對我國目前內部審計定位的思考[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6期
5 吳香云;內部審計在資產重組中的作用[J];中州審計;2002年04期
6 劉文奇;振奮精神 與時俱進 加快內部審計事業(yè)發(fā)展步伐[J];中州審計;2002年05期
7 張保蓮;實現(xiàn)內部審計價值 為企業(yè)發(fā)展服務[J];中州審計;2002年10期
8 李偉;內部審計在出版業(yè)務中的作用[J];出版經濟;2002年03期
9 李明;關于民營企業(yè)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2年05期
10 鄧曉紅;也談內部審計的發(fā)展方向[J];湖北審計;200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建東;;現(xiàn)代企業(yè)風險管理與內部審計的關系研究[A];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2 李玲;佟丹;;試析中國石油的內部審計建設——以新疆銷售分公司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2005年度“舞弊的防范與檢查”專題獲一等獎的論文[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5年度全國“舞弊的防范與檢查”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5年
4 張衛(wèi)紅;;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之現(xiàn)實思考[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5年度全國“現(xiàn)代企業(yè)風險管理”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5年
5 株洲市內部審計協(xié)會課題組;劉正軍;;論內部審計參與績效評估——基于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與績效評估探索[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經濟效益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6 胡春暉;朱錦余;;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架構和委托代理理論框架的重構[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7 湖北省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江漢石油管理局審計處課題組;余天京;劉文漢;汪黎;;內部審計在國有集團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8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課題組;;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9 劉長溧;;試論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關系[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10 安徽財經大學審計處課題組;;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互動機制研究[A];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2006年度全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甫君(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民營企業(yè)內部審計存在問題的思考[N];安徽經濟報;2004年
2 巫惠 作者單位:省經貿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談強化企業(yè)內部審計[N];安徽經濟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李棠棣;內部審計有了新規(guī)矩[N];中國財經報;2003年
4 李井;上市公司:內部審計顯神威[N];中國財經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陸暢;別忽略內部審計這只“看門狗”[N];中國電力報;2004年
6 李偉毅;企業(yè)內部審計—新形勢新要求[N];財會信報;2005年
7 孫嚴;內部審計的規(guī)范與完善[N];財會信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劉草茵;外部監(jiān)督:內部審計的孿生兄弟[N];財會信報;2005年
9 青島海關大學會計學系 房巧玲 李雪 劉學華;試析新會計法下的內部審計[N];中國審計報;2001年
10 劉正才;國有企業(yè)改制與內部審計發(fā)展[N];中國審計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曉蓮;國際內部審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2 石恒貴;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機理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劉實;企業(yè)內部審計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4 嚴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5 瞿曲;基于受托責任理論的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莊瑩;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有效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7 張曉瑜;中俄審計制度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8 郭巧玲;中國國有企業(yè)集團內部審計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9 黃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框架構建及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娟;內部審計機構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定位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2 莊江波;內部審計職業(yè)化建設與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1年
3 張欣;我國企業(yè)內部審計主要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4 王青;企業(yè)內部審計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張鈺;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羅江華;陜鼓集團內部審計體系設計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劉悅;內部審計激勵機制優(yōu)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8 王穎;高等學校內部審計運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9 張寧;關于中國電信戰(zhàn)略轉型的內部審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10 謝滌宇;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與企業(yè)內部審計的演進[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023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90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