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東盟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doc 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本文關鍵詞:中國和東盟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網(wǎng)友sdhdjhty近日為您收集整理了關于中國和東盟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的文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文檔介紹:中國和東盟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摘要:指出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fā)展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設的推進,中國經濟和東盟經濟的快速增長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運用計量方法定量地分析中國、東盟與世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自2000年以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關性逐年加強,但總體水平仍較弱,而東盟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關性則較強。闡述了中國、東盟經濟與FDI流入之間的沖擊關系。關鍵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定量分析;經濟增長;FDI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20246041引言東盟的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初始僅有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3國,隨著1967年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加入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員國數(shù)量增加到5個,5國共同發(fā)表了《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立宣言》,標志著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簡稱:東盟)正式成立。20世紀80年代后,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5國先后加入了東盟,使東盟的成員國達到了10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CAFTA)經歷了10年的談判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中國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建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qū)(來源:[]),簽署了《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立宣言》、《貨物貿易協(xié)定》、《爭端解決機制協(xié)議》、《貨物貿易協(xié)定》等協(xié)議,促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成立。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程度逐漸加強,經濟合作領域越來越多,經濟來往密切,而且各國之間經濟合作是雙向的,并非均衡,因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分工不同且經濟發(fā)展程度存在差異。雖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中大部分國家是發(fā)展中國家,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作為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市場,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中國和東盟經濟發(fā)展現(xiàn)狀自從200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籌備建設以來,中國和東盟的經濟都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其中,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11984.74萬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73144.32萬億美元,增加了5.1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6.2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949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441美元,增加了4.7倍。同期,東盟10國的GDP總量由5986.23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1781.48億美元,增(來源:[])加了2.6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1.36%,人均GDP由2000年的1159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01美元,增加了2.1倍。同期,歐盟自由貿易區(qū)的GDP總量由2000年的62557.9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001億美元,僅僅增加了0.9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5.72%,人均GDP由2000年的19850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9322美元,僅僅增加了0.98倍;***貿易區(qū)的GDP總量由2000年的112051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79267億美元,僅僅增加了0.6倍,年平均增長率為3.99%,人均GDP由2000年的21412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55,僅僅增加了0.7倍\[1\]。3中國和東盟經濟對世界經濟影響實證研究3.1樣本數(shù)據(jù)選取本文采用GDP總量、GDP增長率和人均GDP三個方面分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在模型中,用CGDP代表中國GDP、CRGDP代表中國GDP增長率、CPGDP代表中國人均GDP,AGDP代表東盟GDP、ARGDP代表(來源:[])東盟GDP增長率、APGDP代表東盟人均GDP,WGDP代表世界GDP總量、WRGDP代表世界GDP增長率、WPGDP代表世界人均GDP。3.2中國和東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相關分析是對中國、東盟和世界經濟波動相關性強弱演進的歷史路徑的分析,考察中國、東盟和世界經濟的協(xié)動性的強弱\[1\]。從相關分析來看\[2~5\],自2000年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設以來,中國經濟對外開放逐漸增強,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波動的相關性逐漸增強,而東盟國家的經濟開放性強,其經濟波動與世界經濟波動一致。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東盟以及世界的經濟增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導致了經濟增長率呈現(xiàn)下滑的趨勢。但中國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效阻止了經濟的快速下滑。2000~2011年中國和東盟對世界經濟增長率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488和0.892(圖1),比較分析說明東盟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lián)系程度高,經濟開放程度較高。3.3中國、東盟經濟增長率與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協(xié)整關系3.4中國和東(來源:[])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00~2011年,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和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均呈現(xiàn)快速增長,其中,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上呈逐年增長趨勢,中國由2000年的0.35%增加到2011年的1.2%,東盟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變化不大。中國和東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受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影響都略有下降(表2)。4FDI對中國和東盟經濟的影響圖2和圖3顯示,中國和東盟對自身信息沖擊具有正向反應,并且有逐漸加強的趨勢。中國GDP對FDI的信息沖擊,在第一年沒有變化,而在第二年出現(xiàn)負向反應,隨后一直為正向效應,且逐年加大。東盟對于自總之,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全面建立,中國經濟和東盟經濟都呈現(xiàn)出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并且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東盟和世界之間的經濟依存度逐漸增加,與世界經濟的波動性聯(lián)系越來越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經濟周期的運行將影響世界經濟周期的運行軌跡,經濟擴張期的延長有助于熨平世界經濟的周期波動,拉長世界經濟增長周期。參考文獻:[(來源:[])1]宋玉華、方建春.中國與世界經濟波動的相關性研究[J].財貿經濟,2007(1):104~110.[2]任志祥.中國經濟波動與世界經濟周期的協(xié)動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3]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M].3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4]胡再勇.計量經濟學原理及應用[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5]陳東琪.強波經濟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1
播放器加載中,請稍候...
系統(tǒng)無法檢測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議您在線安裝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線安裝
本文關鍵詞:中國和東盟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64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2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