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四國經濟增長分析
本文關鍵詞: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四國經濟增長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2001年至今這10多年來上合成員國之間精誠合作,共同發(fā)展,成員國在經濟、科技、安全、能源、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同時,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聯系不斷加強,投資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區(qū)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仍未消除的影響下,成員國之間通過加強合作,實現了各自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使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盡管上合組織經濟功能在協調成員國貿易中發(fā)揮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制度性建設方面依舊脆弱。在經濟領域,由于成員國復雜的利益結構導致成員國家之間無法達成一致性意見,因此制度性建設遲遲沒有進展,局部經濟領域的經濟合作是上合組織的重點,而關于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投資便利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設仍然匱乏,上合組織經濟合作功能弱化。即使首腦會議一致通過的決議,在實施過程中常常由于經濟利益的不可協調,導致方案停滯不前或被擱置。受蘇聯“產業(yè)分工”生產模式的影響,中亞四國經濟結構單一,各經濟領域發(fā)展極不平衡。中亞四國雖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和金屬資源,可是它們以資源能源開采加工為主的經濟結構發(fā)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外部國際市場波動影響,經濟穩(wěn)定性不足。不平衡的經濟結構也是中亞國家目前經濟發(fā)展的難題,畢竟依賴資源能源的出口不是長久之計。從1997年一2014年間中亞四國與中國的進出口額總體成增長趨勢。但是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四國進出口貿易額中所占的比例還是偏小,說明中國與中亞四國的貿易潛力仍有待開發(fā),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與促進。中國與中亞四國的貿易之間存在著較強的互補性。從中亞四國的角度出發(fā),中亞四國的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單一,制造業(yè)發(fā)展緩慢,主要的工業(yè)制成品都來源于中國。從中國的角度出發(fā),中亞四國是中國能源及其礦產資源的主要進口國,為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礦產資源的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國和中亞四國應將民生非資源領域合作作為推動區(qū)域經濟合作的亮點、促進地方間經貿合作,深化各國企業(yè)實體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區(qū)域經濟合作發(fā)展融資體系并加快區(qū)域內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的步伐,同時積極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經濟合作機制,加強上合組織銀聯體工作,探討建立非資源領域合作融資安排和上合組織開發(fā)銀行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合組織發(fā)展融資體系,為組織內成員國的經濟合作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關鍵詞】:上海合作組織 中亞四國 經濟增長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116;F136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導論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0
- 1.2 研究的理論基礎10-12
- 1.3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12-14
- 1.4 研究目標及研究方法及不足之處14-15
- 第2章 上海合作組織發(fā)展概況15-24
- 2.1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的國際環(huán)境15-16
- 2.2 上海合作組織歷史回顧與發(fā)展成果16-19
- 2.3 上海合作組織目標原則與發(fā)展方向19-22
- 2.4 上海合作組織發(fā)展中存在問題22-24
- 第3章 中亞四國概況24-40
- 3.1 中亞四國簡介24-25
- 3.2 中亞四國資源價值優(yōu)勢分析25-26
- 3.3 中亞四國對外貿易政策概況26-31
- 3.4 中亞各國對外貿易發(fā)展現狀31-40
- 第4章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影響分析40-58
- 4.1 中亞四國與中國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40-42
- 4.2 中亞四國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研究分析42-50
- 4.4 引力模型分析中國與中亞四國50-58
- 第5章 “一帶一路”構想對中亞四國經濟增長前景分析58-66
- 5.1 “一帶一路”思想的提出與發(fā)展現狀58-62
- 5.2 “一帶一路”構想對中亞四國經濟影響分析62-66
- 結論與政策建議66-69
- 主要結論66-67
- 政策建議67-69
- 參考文獻69-73
- 致謝73-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慧敏;;中國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研究[J];現代商業(yè);2016年06期
2 公丕萍;宋周鶯;劉衛(wèi)東;;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學進展;2015年05期
3 張磊;;中國外貿結構升級——從比較優(yōu)勢到競爭優(yōu)勢[J];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31期
4 江秋麗;;中俄兩國人文領域合作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5 霍偉東;路曉靜;;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貿易競爭性、互補性比較研究——基于RCA、GL、ES、TI指數的實證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6 江秋麗;;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中國與中亞合作探析[J];西伯利亞研究;2014年01期
7 樊華;王肇鈞;孫博;;中國對周邊國家商品出口空間格局探析[J];地理科學;2013年12期
8 段秀芳;黃茜;;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經濟合作中的地位[J];新疆社科論壇;2013年04期
9 國宗;;上海合作組織簡介[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2年07期
10 陳舟;張建平;;上海合作組織十年發(fā)展回顧及思考[J];和平與發(fā)展;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韓東;推進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投資便利化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2 徐雅雯;上海合作組織貿易投資便利化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3 趙曉佳;中國與中亞的友好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唐翼;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經濟合作淺論[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錕;上海合作組織發(fā)展模式探析[D];新疆大學;2007年
3 陸海蓉;機制化進程中的上海合作組織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學院;2006年
4 朱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分析[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四國經濟增長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56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3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