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期貨論文 >

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2-24 15:11

  本文關鍵詞: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南交通大學》 2015年

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的關系研究

夏寧偉  

【摘要】:2015年是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快速發(fā)展的一年,上證50ETF期權、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相繼問世,極大的豐富了市場的交易品種。這種發(fā)展的步伐與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正式運行5年來的穩(wěn)定表現密切相關。2010年至今,中國A股市場經歷過幾番起落,得益于自滬深300股指期貨的上線,市場系統風險明顯降低,表現為滬深300指數波動率以及漲跌幅超過2%的交易天數較之以前均大幅下降。但是,由于目前我國A股市場實行的T+1交易制度,與股指期貨市場T+0交易制度不同步。并且現有合約的標的指數未能覆蓋A股市場中所有股票品種,投資者利用做多小盤股、做空滬深300股指期貨的的方法構建對沖組合,客觀上很難做到嚴格的市場中性。在這種情況下,對滬深300股指期貨的運行規(guī)律進行深入研究,對交易者完善交易策略和監(jiān)管機構設計交易品種和相應的交易規(guī)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研究成果對上證50和中證500等新上市合約品種的相關研究也有啟示意義。本文以Park(2010)提出的考慮異常信息與非異常信息的混合分布模型為理論基礎,以滬深300股指期貨為對象,研究其交易量和波動率之間的相關和因果關系。為驗證上述理論在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是否成立,本文綜合利用了Granger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函數,GARCH族模型以及分位數回歸等實證方法。并且在此基礎上,考慮上述理論在區(qū)分異常信息與非異常信息到達時點時可能存在的不足,引入多分形波動率測度以及平滑轉換自回歸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實證分析。本文的實證結果驗證了:1、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之間存在雙向的線性和非線性因果關系,并且交易量的引導作用總體強于波動率,這說明有效市場假說在滬深300股指市場不成立,投資者可以利用過去的市場信息如交易量預測未來的價格波動。2、交易量和波動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并且,在高波動率區(qū)和低波動率區(qū)的呈現出了兩種相關程度不同的相關關系。說明異常信息對波動率和交易量的影響模式與非異常信息并不相同,驗證了Park(2010)改進的混合分布模型適用于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3、隨著交易量的升高,單位交易量變動對應波動率變動逐漸增大、交易量與波動率在高低波動率區(qū)之間的相關關系存在平滑的轉換機制,普通和意外信息之間并不能找出一個確定的分界線。這說明Park模型的中的分布函數形式還有改進的空間。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724.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魏宇,黃登仕;金融市場多標度分形現象及與風險管理的關系[J];管理科學學報;2003年01期

2 魏宇;;金融市場的多分形波動率測度、模型及其SPA檢驗[J];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05期

3 張維,閆冀楠;關于上海股市量價因果關系的實證探測[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博;;上海證券A股市場價量關系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2期

2 趙善福;;關于深圳A股市場價量因果關系VAR模型的檢驗[J];長沙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3 何華慶;;股票價格塑性性質的計量經濟模型及實證檢驗[J];燕山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黃詒蓉;羅奕;;資本市場分形結構的理論與方法[J];當代財經;2006年03期

5 張博;殷仲民;;上海證券市場價格與交易量關系實證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劉莉;江輝;彭建春;石宇;;基于多標度分形理論的發(fā)電商競價策略[J];電網技術;2010年03期

7 魏宇,黃登仕;中國股票市場多標度分形特征的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03年03期

8 鄭婷婷;張程程;王星;;基于聯合多重分形的股市量價關系分析[J];系統工程;2009年12期

9 魏宇,黃登仕;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特征及其可預測性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4期

10 王立民;陳雪婧;黃靜;;基于量價關系的股票價格分布模型探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振榮;;我國適時推出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股指期貨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房振明,王春峰;上海股票市場收益日內效應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王勇,張小南;股指期貨交易運作模式的比較及啟示[J];財經科學;2002年06期

4 趙挺;股票指數期貨與股票市場探討[J];財經科學;2002年S2期

5 蔣序懷;吳富佳;金樁;;當前資本市場的風險傳導機制——基于傳染效應的實證分析[J];財經科學;2006年02期

6 王剛;;基于仿真交易的股指期貨定價效果研究[J];財經科學;2007年08期

7 程興華,段瑞強;我國A股與B股市場分割性之實證研究[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邢天才;張閣;;股指期貨的推出對現貨市場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新華富時A50的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07期

9 邢天才;張閣;;中國股指期貨對現貨市場聯動效應的實證研究——基于滬深300仿真指數期貨數據的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4期

10 于磊;對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引入中國股市的思考[J];財經研究;1996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毅剛;韓鐵英;;利用期貨市場 發(fā)展我區(qū)經濟[J];實踐;2002年08期

2 黃春花;改革期貨市場管理制度[J];財經科學;2003年S1期

3 郭曉利,朱麗紅;比較優(yōu)勢理論與期貨市場競爭發(fā)展格局[J];財貿經濟;2003年09期

4 陶昌盛,沈雅琴;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中的期貨市場作用探討[J];改革;2003年04期

5 宋克剛;投資期貨不是富人的專利[J];光彩;2003年04期

6 張卓元;期貨研究領域的新突破——評《期貨論》[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期貨知識答讀者問(一)[J];黑龍江糧食;2005年03期

8 邱嵐,趙靜,宋民憲,卞鷹,王一濤;我國發(fā)展中藥材期貨可行性探討[J];中藥研究與信息;2005年07期

9 ;期貨基礎知識(續(xù)一)[J];世界有色金屬;2005年08期

10 ;期貨知識答讀者問(四)[J];黑龍江糧食;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沖鋒;;我國期貨市場的現狀和展望[A];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2 王志椿;;我國發(fā)展期貨市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3 王健;;期貨市場的產生形成和作用[A];’9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3年

4 伊志宏;;我國期貨市場建立與發(fā)展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A];全國市場經濟與商業(yè)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5 傅曉明;崔迎秋;;從系統論看期貨投機者的利潤來源——兼論期貨市場兩類交易者的結構關系[A];2006年流通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郭曉利;;發(fā)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國民經濟發(fā)展——大連期貨市場功能發(fā)揮情況綜述[A];中國豬業(yè)發(fā)展大會暨中國畜牧業(yè)協會豬業(yè)分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7 崔科增;;塑料期貨與現貨投資成功之道[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2)[C];2009年

8 何平;周依靜;;滬深300指數與股指期貨日內價格發(fā)現機制的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佘傳奇;鄭偉;;關于加快發(fā)展安徽期貨市場的建議[A];十六大后安徽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鄭學勤;;CTA在美國[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趙彤剛;[N];中國證券報;2005年

2 本報評論員;[N];期貨日報;2007年

3 國務院研究發(fā)展中心 廖英敏;[N];期貨日報;2008年

4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 朱玉辰;[N];農民日報;2004年

5 記者 王妍;[N];金融時報;2010年

6 林香楓;[N];期貨日報;2005年

7 吳永平;[N];期貨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吳建有;[N];中國經濟時報;2012年

9 廣發(fā)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博士 肖成;[N];期貨日報;2012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N];證券時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諾;中國期貨市場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2 楊艷軍;期貨市場流動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3 吳崎右;我國期貨公司監(jiān)管制度體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曹勝;中國期貨公司監(jiān)管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張小艷;我國期貨市場效率與風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宋承國;中國期貨市場的歷史與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馬瑾;商品期貨合約定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8 虞立戎;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呂東輝;農產品期貨價格形成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張建剛;中國期貨市場品種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振英;我國商品期貨價格指數與通貨膨脹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2 夏寧偉;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的關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鄒嶠;期貨跨品種套利[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王薇;化工類期貨價差交易策略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陶阿明;基于濾波的滬深300股指期貨高頻跨期套利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6 祝錦波;分級基金與股指期貨統計套利策略分析[D];五邑大學;2015年

7 王榮華;滬深300指數期貨對滬深300指數波動率影響的實證分析[D];河北金融學院;2015年

8 石溪;我國《期貨法》的立法選擇與總體構想[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9 潘楠;股指期貨程序化交易法律問題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10 張傳剛;基于高頻數據的滬深300股指期貨與現貨關聯性及波動率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滬深300股指期貨波動率與交易量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56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2256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5b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