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變更原則抑或其它——再論“韓國KIKO外匯期權交易合約案”的法律適用
本文關鍵詞: 期權交易 射幸性 情勢變更原則 公平原則 出處:《政法論叢》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不論是套期保值還是投機套利,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對象本質上就是市場上的風險,而這種作為交易對象的市場風險就是當事人賴以訂約的"情勢"。金融衍生品交易之所以具有射幸性,就是因為這種風險或者"情勢"導致交易合同法律效果的不確定,因此,金融衍生品合約的射幸性與"情勢變更"具有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既然法律肯定了其射幸性,也就等于認可了交易中的"情勢變更",因此,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案件中,應該嚴格限制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韓國KIKO外匯期權交易合約案"應在公平、誠信等宏觀原則的指導下,多從交易商的適當性義務、信義義務以及注意義務等法律原理入手尋找解決該類案件的法律依據(jù)。
[Abstract]:Whether hedging or speculative arbitrage, the object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 is essentially the risk in the market. This kind of market risk, which is the object of trading, is the "situation" on which the parties contract. It is because this risk or "situation" leads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 legal effect of the transaction contract, therefore. The natur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contracts has inherent unity with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Since the law affirms its nature of luck, it is equivalent to recognizing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in trading, therefore. In the cas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should be strictly restricted. "Korea KIKO Foreign Exchange option Trading contract cas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macro principles of fairness and good faith.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legal basis for solving this kind of cases from the legal principles of appropriate duty, fiduciary duty and duty of care.
【作者單位】: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11YJC82004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31.26
【正文快照】: 隨著美國、歐盟經(jīng)濟的逐漸復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離我們漸漸遠去,但我們?nèi)圆粦撏浤嵌螝v史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尤其是不能忘記導致金融危機爆發(fā)的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風險性。雖然說,美國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發(fā)源地和災害中心,但因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危機也在其它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燕;;存款合同還是金融衍生交易——匯豐銀行“雙利存款”案解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2 樓建波;劉燕;;情勢變更原則對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基礎的沖擊——以韓國法院對KIKO合約糾紛案的裁決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3 張仲雷;;論情勢變更原則與金融衍生品合同的法律原則沖突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J];經(jīng)濟師;2010年12期
4 王前鋒,張衛(wèi)新;論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性質[J];政法論叢;2004年06期
5 劉燕;;關注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場風險向法律風險的轉化——對中航油、中信泰富事件的反思[J];政法論叢;2010年03期
6 巴曙松;張旗;;從香港雷曼迷你債券風波透視資產(chǎn)管理行業(yè)的調(diào)整[J];中國金融;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曉劍;;我國民法典中成年監(jiān)護立法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2 蔣輝宇;;論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與社員的責任形式——對當前學界有關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nèi)《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沈建峰;;權利能力概念的形成和變遷[J];北方法學;2011年03期
5 王春梅;;民事主體保護的憲政視角——兼論民事權利保護[J];北方論叢;2010年06期
6 耿卓;;追問與解答:對訴訟時效客體的再論述[J];比較法研究;2008年04期
7 陳醇;;意思形成與意思表示的區(qū)別:決議的獨立性初探[J];比較法研究;2008年06期
8 朱虎;;薩維尼視野中的法律關系的界定——法律關系、生活關系和法律制度[J];比較法研究;2009年03期
9 孫麗巖;;行政行為中的意思表示[J];比較法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先波;;未成年人合同欺詐規(guī)制探析[J];比較法研究;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耿瑗;劉柱;王同順;葉卓爾;朱磊;趙曦;;2008~2010年金融法研究綜述[A];金融法學家(第一輯)[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劉安寧;船舶抵押權立法的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段凡;和諧社會建構的法權邏輯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王森波;同性婚姻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劉全雷;金融衍生產(chǎn)品主協(xié)議在我國商業(yè)銀行的應用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徐靜;合同詐騙罪司法認定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祖坤;合同無效的司法處理[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鄭曉哲;合同相對性原則在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法律關系中的突破[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歡歡;期權類金融衍生品的國際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孫立元;信用卡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史羽超;商業(yè)銀行結構性理財產(chǎn)品收益風險法律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程燕琦;房屋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跋;論業(yè)主團體的民事法律地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謝濤;論效率違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俞鋮;錯誤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金鑫;船舶企業(yè)造船合同風險防范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楊沛欣;海上貨物運輸中港站經(jīng)營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張召強;論我國合同法上的顯失公平規(guī)則[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瑋;羅瀾;;情勢變更制度探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樓建波;劉燕;;情勢變更原則對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基礎的沖擊——以韓國法院對KIKO合約糾紛案的裁決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3 李炎媛;;論金融危機背景下情勢變更制度的適用[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09年09期
4 王e,
本文編號:14777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147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