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管理層權力、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12:21

  本文關鍵詞:管理層權力、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


  更多相關文章: 管理者權力 股權激勵計劃 股利分配政策


【摘要】: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下,企業(yè)所有權與經(jīng)營權相分離,由于雙方信息不對稱且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導致企業(yè)內(nèi)部產(chǎn)生代理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股權激勵作為一種對管理層的長期激勵方式應運而生。管理者股權激勵最早出現(xiàn)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美國,當時的PFIZER公司最先提出了經(jīng)理股票期權,隨后有英國、日本和法國等發(fā)達國家相繼引入股權激勵,從此全球掀起股權激勵的浪潮。股權激勵方式中的股票期權運用最為廣泛,有數(shù)據(jù)表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經(jīng)理人薪酬構成中股票期權占據(jù)2%,該數(shù)據(jù)到1998年上升為53%,股權激勵已被資本市場認可,而且,股票期權激勵也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富有成效的激勵方式之一。 相對于西方發(fā)達國家,我國的股權激勵起步較晚,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才開始逐步引入股權激勵。2005年是股權分置改革的高峰期,也是股權激勵在我國發(fā)展的分界線,年底證監(jiān)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該辦法的頒布預示我國正式實施股權激勵。2006年9月30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nèi))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由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聯(lián)合頒布,目的是規(guī)范我國國有上市公司對股權激勵機制實施,這說明我國對股權激勵的運用隨著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已逐步發(fā)展起來。 股權激勵的實施對象主要是公司內(nèi)部管理層及核心技術人員,目的是通過授予被激勵人員公司股票,將公司業(yè)績與被激勵人員的利益相聯(lián)系,從而減緩公司內(nèi)部的所有者與經(jīng)營者之間的代理問題。《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是我國股權激勵計劃中兩種主要激勵方式。從2006年開始,我國多數(shù)公司采用的是股票期權激勵方式,從2008年以來部分公司開始逐步引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是指公司給予被激勵人員一種未來的權利,這種權利可以使得其在未來獲得一定數(shù)量公司股票,購買價格是事先約定的。股票期權從授予日到行權日之間要經(jīng)歷等待期和禁售期,行權之前,激勵對象都不持有本公司股票,因此難以獲得因持有本公司股票而帶來的收益,如公司分紅等。并且,根據(jù)期權定價模型,公司少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有助于提高期權價值;诖,本文提出激勵對象是否因授予的股票期權短時間內(nèi)無法帶來分紅利益而影響分紅行為?為說明股權激勵中股票期權的激勵效用,本文從股利分配政策的角度探究股權激勵有效性。 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本應該董事會提案,股東大會審批。但我國董事長和總經(jīng)理兼任現(xiàn)象多,使得管理層因兼任而有權力干涉股利分配政策的決策權。而股權激勵的對象一般也是公司管理層,那么其作為股權激勵對象的同時又參與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是否有可能采取股權激勵效應最大化的股利分配政策?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 國內(nèi)外對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關系的研究,結論如下:股權激勵與現(xiàn)金分紅之間關系可正可負;相對于現(xiàn)金股利,股權激勵的公司更愿意選擇送轉股和股票回購股利分配政策。同時國外有文獻將激勵對象的職位高低引入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相關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激勵對象職位越高,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的負相關關系越強。 根據(jù)Black-scholes模型(期權定價模型),本文發(fā)現(xiàn)股票期權的價值除與股價相關外,還與公司當年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即減少現(xiàn)金股利的發(fā)放有助于提高股票期權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為,在弱勢有效的資本市場和不完善的公司內(nèi)部治理的前提下,公司授予給管理層的股票期權在行權之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管理層有動機將股票期權的價值維持在可行權范圍內(nèi),使得在股票期權到期時順利行權,為此,管理層會傾向于減少現(xiàn)金股利的發(fā)放;同時,公司內(nèi)部治理缺陷導致監(jiān)管不到位,而且現(xiàn)金股利作為對股東的利益回報,管理層權力本身會導致管理層少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本文認為,作為股權激勵的對象管理層,有動機利用管理層權力操控股利分配政策為自身謀福利。 所以,本文的研究思路在于從股利分配政策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有效性,同時引入管理者權力,來進一步說明股權激勵的效用。首先,對是否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進行股利政策的分析,通過差異性來說明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效用是激勵還是福利;其次,先對管理者權力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再將管理者權力引入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關系研究模型,探究管理者權力對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關系的影響,來說明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是否會因股權激勵產(chǎn)生機會主義動機,利用管理者權力,通過控制股利分配政策來為自身謀福利,以此說明股權激勵的效用?紤]到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和內(nèi)部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認為股權激勵為管理層提供了動機,管理者權力為管理層提供能力,使得管理層通過股利分配政策這一手段進行尋租。 論文分五章,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是導論。主要針對論文研究背景、意義、框架、思路等方面進行簡單說明。 第二章是文獻綜述。在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文獻中,主要闡述了股權激勵與現(xiàn)金股利、送轉股、股票回購之間相關關系的研究文獻及結論;在管理者權力對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相關系的影響研究文獻中,主要闡述了管理者權力與現(xiàn)金分紅相關關系的研究文獻及結論,引入管理者權力后,兩者之間關系變化的研究文獻及結論。最后進行文獻評述。 第三章是理論說明與研究假設。在闡述了制度背景的前提下,本文對委托代理理論、利益趨同與盤踞效應假說兩種理論進行了論述,并對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的作用機理進行了說明和分析,至此,提出假設。 第四章是研究設計。包括樣本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變量設計和模型建立,最后對實證結果從描述性統(tǒng)計、相關系數(shù)檢驗和多元線性回歸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五章是總結與展望。本文主要結論有:首先,股權激勵誘使管理層選擇股權激勵收益最大的股利分配政策,如減少現(xiàn)金股利的發(fā)放。其次,管理層權力降低現(xiàn)金分紅數(shù)量。最后,對于股權激勵與股利政策之間的負相關,管理層權力有強化作用。 據(jù)此,筆者提出改善對策:(1)股權激勵計劃的合理設計,應綜合考慮激勵對象的選擇,行權價格的確定,業(yè)績條件的制定等變量。激勵與約束相制衡的計劃方可削弱管理層尋租行為。(2)上市公司應積極改善內(nèi)部治理結構,引入獨立董事進行董事會結構的優(yōu)化,同時完善董事會專業(yè)委員會機制,強化各方面對管理層的監(jiān)督,使得股權激勵由單純的激勵進展為激勵與約束相制衡的機制。(3)加強對公司分紅行為的監(jiān)督。(4)建立并完善我國股權激勵制度體系。(5)加強我國公司對股權激勵計劃實施過程的監(jiān)管力度。 本文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為:一方面,以往對股權激勵的相關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從企業(yè)業(yè)績的角度直接探究股權激勵的效用,較少有文獻從股利分配政策的角度來研究股權激勵的效用。此外,以前的文獻并未將管理層權力納入到股權激勵效用研究的模型中,本文將引入管理層權力這一變量,來檢驗通過股利分配政策研究得出股權激勵效用的結論,使得最終的結論更具充分性。另一方面,本文采用的數(shù)據(jù)是2009年-2012年我國發(fā)布并通過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jù),與以往采取2006年-2009年的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不同,以最近四年的公布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能直接真實反映我國目前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效用。
【關鍵詞】:管理者權力 股權激勵計劃 股利分配政策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832.51;F272.91;F275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5
  • 1. 導論15-22
  •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15-17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7-19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徑19-20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分析路徑19-20
  • 1.4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20-22
  • 2. 文獻綜述22-30
  • 2.1 股權激勵對股利分配政策影響研究綜述22-26
  • 2.1.1 股權激勵與現(xiàn)金股利支付水平負相關22-23
  • 2.1.2 股權激勵與現(xiàn)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關23-24
  • 2.1.3 股權激勵與股票回購正相關24-25
  • 2.1.4 股權激勵支持高水平送轉股25-26
  • 2.2 管理者權力下,股權激勵對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研究綜述26-28
  • 2.2.1 管理者權力影響股利分配政策26-27
  • 2.2.2 管理者權力影響股權激勵計劃的設計和股權激勵效應27-28
  • 2.2.3 管理者權力影響股權激勵與股利政策之間的關系28
  • 2.3 文獻評述28-30
  • 3.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30-44
  • 3.1 制度背景30-32
  • 3.1.1 我國公司經(jīng)理人股權激勵的啟動背景30-31
  • 3.1.2 股權激勵的分類31-32
  • 3.2 基本概念的界定32-34
  • 3.3 理論分析34-40
  • 3.3.1 委托代理理論34-38
  • 3.3.2 利益趨同與盤踞固守效應假說38-39
  • 3.3.3 股權激勵對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分析39-40
  • 3.4 研究假設40-44
  • 3.4.1 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40-42
  • 3.4.2 管理者權力與股利分配政策42
  • 3.4.3 管理者權力對股權激勵與股利分配政策之間關系的影響42-44
  • 4. 研究設計44-50
  • 4.1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來源44-45
  • 4.2 研究變量設計45-48
  • 4.2.1 被解釋變量—股利支付率(PAYRT)和股利收益率(PAYYD)45-46
  • 4.2.2 解釋變量46
  • 4.2.3 控制變量46-48
  • 4.3 實證模型建立48-50
  • 5. 實證結果分析50-58
  • 5.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50-52
  • 5.2 相關系數(shù)檢驗52-54
  • 5.3 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分析54-58
  • 5.3.1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55-56
  • 5.3.2 管理者權力對股利政策的影響56-57
  • 5.3.3 管理者權力對股權激勵與股利政策之間影響的作用57-58
  • 6. 總結與展望58-63
  • 6.1 主要結論58-59
  • 6.2 政策建議59-61
  • 6.3 研究局限61
  • 6.4 研究展望61-63
  • 參考文獻63-69
  • 后記69-70
  • 致謝70-72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目錄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華;黃之駿;;經(jīng)營者股權激勵、董事會組成與企業(yè)價值——基于內(nèi)生性視角的經(jīng)驗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2 呂長江;鄭慧蓮;嚴明珠;許靜靜;;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設計:是激勵還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3 吳育輝;吳世農(nóng);;企業(yè)高管自利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草案的證據(jù)[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4 肖淑芳;張超;;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價操縱與送轉股[J];管理科學;2009年06期

5 魏剛;高級管理層激勵與上市公司經(jīng)營績效[J];經(jīng)濟研究;2000年03期

6 夏紀軍;張晏;;控制權與激勵的沖突——兼對股權激勵有效性的實證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3期

7 蘇冬蔚;林大龐;;股權激勵、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J];經(jīng)濟研究;2010年11期

8 李增泉;激勵機制與企業(yè)績效——一項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0年01期

9 羅富碧;冉茂盛;杜家廷;;高管人員股權激勵與投資決策關系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8年08期

10 呂長江;嚴明珠;鄭慧蓮;許靜靜;;為什么上市公司選擇股權激勵計劃?[J];會計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編號:103103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103103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1d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