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農民工 社會保險 工傷保險 醫(yī)療保險
【摘要】: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使得長沙市經濟得到快速的發(fā)展。隨著農民工數(shù)量與日俱增,他們社會保險的缺失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直接關系到長沙市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關系到“四化兩型”社會的有效實現(xiàn),更關系到長沙市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加快解決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刻不容緩。本文通過對長沙市農民工的基本現(xiàn)狀分析,且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長沙市農民工的主要特征、行業(yè)分布、文化程度及培訓、工作情況、參保以及簽訂勞動合同等一個整體情況;此外還對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長沙市農民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比較小,醫(yī)療保險作用小,養(yǎng)老保險續(xù)接難,生育保險參與率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農民工自身因素看,農民工文化水平較低,對社會保險的認知程度低,工作流動性強,法律意識薄弱;第二,從雇主因素看,雇主不愿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會增加企業(yè)成本,農民工的高流動性致使雇主為其繳納保險較為被動;第三,從國家因素方面看,立法、司法制度不健全,社會各界支持力度不夠且政策宣傳不到位,地方政府目光短淺且相關部門執(zhí)行差。針對上述問題以及結合農民工自身特點,本研究認為,要解決當前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建立不同類型的社會保險體系,要分類分步、循序漸進,社保體現(xiàn)的建立要體現(xiàn)差別性,提高統(tǒng)籌的層次;第二,要加強政府對農民工社會保險的管理服務和監(jiān)察力度。要加強對其資金投入和管理水平,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力度;第三,要積極推進社會保險配套改革制度。要增強農民工的組織性,積極推進我國戶籍制度改革。
【關鍵詞】:農民工 社會保險 工傷保險 醫(yī)療保險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42.61;F323.8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20
- 1.1 選題的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義12-13
-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13-17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5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5-16
- 1.3.3 相關研究評述16-17
- 1.4 研究依據(jù)、研究內容與方法17-19
- 1.4.1 研究依據(jù)17-18
- 1.4.2 研究內容18
- 1.4.3 研究方法18-19
- 1.5 技術路線19-20
- 2 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20-32
- 2.1 農民與農民工概念20-22
- 2.1.1 農民工的分類20-21
- 2.1.2 農民工的特點21-22
- 2.2 社會保險概念22-26
- 2.2.1 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險的區(qū)別22-24
- 2.2.2 社會保險的特征24-25
- 2.2.3 我國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25-26
- 2.3 現(xiàn)階段我國農民工主要社會保險模式26-30
- 2.3.1 廣州模式26-28
- 2.3.2 上海模式28-30
- 2.4 理論基礎30-32
- 2.4.1 二元經濟理論30
- 2.4.2 充分就業(yè)理論30-31
- 2.4.3 推拉理論31-32
- 3 長沙市農民工基本現(xiàn)狀32-44
- 3.1 長沙市農民工總體規(guī)模32-33
- 3.2 農民工的主要特征33-35
- 3.2.1 性別結構34
- 3.2.2 年齡結構34-35
- 3.2.3 婚姻狀況35
- 3.3 農民工行業(yè)分布情況35-37
- 3.4 農民工文化及培訓情況37-38
- 3.4.1 文化程度情況37-38
- 3.4.2 培訓情況38
- 3.5 農民工工作情況38-40
- 3.6 農民工參保及簽訂勞動合同情況40-44
- 3.6.1 參保情況40-41
- 3.6.2 簽訂勞動合同情況41-44
- 4 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44-55
- 4.1 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現(xiàn)行政策44-48
- 4.1.1 工傷保險44-45
- 4.1.2 醫(yī)療保險45-46
- 4.1.3 養(yǎng)老保險46-47
- 4.1.4 生育保險47-48
- 4.1.5 失業(yè)保險48
- 4.2 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存在的問題48-55
- 4.2.1 工傷保險覆蓋范圍比較小49-50
- 4.2.2 醫(yī)療保險作用小50-51
- 4.2.3 養(yǎng)老保險轉移續(xù)接難51-52
- 4.2.4 失業(yè)保險重視程度低52-53
- 4.2.5 生育保險參與率低53-55
- 5 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的原因分析55-63
- 5.1 農民工自身因素55-58
- 5.1.1 法律意識薄弱55-56
- 5.1.2 對社會保險認知度低56-57
- 5.1.3 自身素質不高57
- 5.1.4 農民工流動性強57-58
- 5.2 雇主因素58-59
- 5.2.1 雇主不愿為其繳納社會保險58-59
- 5.2.2 為農民工繳納社保會增加企業(yè)成本59
- 5.2.3 高流動性致使雇主為其參保較為被動59
- 5.3 國家方面因素59-63
- 5.3.1 立法、司法制度不健全59-61
- 5.3.2 社會各界支力度不夠,政策宣傳不到位61
- 5.3.3 地方政府目光短淺,相關部門執(zhí)行差61-63
- 6 完善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政策建議63-69
- 6.1 建立不同類型的社會保險體系63-66
- 6.1.1 分類分步、循序漸進63
- 6.1.2 社保體系的建立要體現(xiàn)差別性63-65
- 6.1.3 提高統(tǒng)籌層次65-66
- 6.2 政府加強對農民工社會保險的管理服務和監(jiān)察力度66-67
- 6.2.1 加強資金投入和管理水平66
- 6.2.2 加強執(zhí)法、監(jiān)察力度66-67
- 6.3 積極推進社會保險配套改革制度67-69
- 6.3.1 增強農民工的組織性67-68
- 6.3.2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68-69
- 7 結論與展望69-70
- 7.1 研究結論69
- 7.2 研究不足與展望69-70
- 參考文獻70-75
- 附錄75-77
- 致謝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玉范;屈廣臣;;關于社會保險問題的思考[J];勞動世界;1994年10期
2 本刊編輯部;放言“龍門陣” 共織“安全網”——社會保險問題研討會側記(二)[J];中國社會保障;2000年08期
3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取得國外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回國工作人員在國內工作期間有關社會保險問題的復函[J];中國勞動;2001年10期
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取得國外永久居民身份證回國工作人員在國內工作期間有關社會保險問題的復函[J];山東勞動保障;2001年12期
5 林紅菱;關于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社會保險問題的探討[J];改革與戰(zhàn)略;2002年12期
6 ;關于取得國外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回國工作人員在國內工作期間有關社會保險問題的復函[J];勞動理論與實踐;2002年03期
7 周浩杰;;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險問題[J];中國社會保障;2004年04期
8 田曉雯;費平;;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險問題初探[J];山東勞動保障;2006年01期
9 郝演蘇;;如何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問題[J];中國·城鄉(xiāng)橋;2006年06期
10 陳興卿;;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險問題芻議[J];就業(yè)與保障;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施燦頻;夏建軍;;非公有制企業(yè)社會保險問題淺析[A];江西非公有制經濟勞動保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劉蕓;;我國勞務派遣中社會保險問題的現(xiàn)狀與思考[A];首屆江浙滬勞動法論壇論文集[C];2014年
3 李輝;;淺議跨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險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4 ;2007浙江就業(yè)報告 農民工問題研究 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農民工問題研究”課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敏;再就業(yè)女工社會保險問題亟需重視[N];工人日報;2002年
2 北湖區(q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廖永忠;淺議解決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險問題[N];郴州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賈力軍;旭日陽剛們的春天還有多遠[N];山西日報;2011年
4 劉濤;民辦學校教師不能忽略自己的社會保險問題[N];寧夏日報;2007年
5 市政協(xié)常委 市政協(xié)法制委主任 葛翠華;完善保障體系應解決三個突出問題[N];大連日報;2013年
6 記者 王榮剛;辦理社會保險問題受關注[N];撫順日報;2007年
7 黎斌;貴州啟動4000所村衛(wèi)生室建設[N];健康報;2008年
8 劉泉鑫 叢培鋼 山東省威海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分類、分層解決當前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1年
9 黃紅芳;從“要工資”到“要保障”[N];新華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尹東峰 李亮科;山東建立預警機制 加強失業(yè)調控[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富昕;家政工社會保險問題的網絡化治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潘岳荀;“村改居”居民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艷芬;長沙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6年
4 王丹;我國私營企業(yè)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陶秀麗;高等學,F(xiàn)行社會保險問題初探[D];吉林大學;2004年
6 李凱;我國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7 楊習銘;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年
8 程亮;中國外企員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9 朱燕;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07年
10 王爭亞;北京市農民工社會保險問題初探[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506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5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