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民旅游行為分析及旅行社營銷對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F592.7
【圖文】:
有很多因素會干擾他們外出旅游,在“旅游中最關心的問題”選項中,有35.弱的受試者選擇了安全問題(圖3)。從對數據的分析我們也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人們外出旅游,首先考慮的是交通安全,在旅途中會增加本能的防范意識。其次隨著旅游距離的增加,旅游成圖3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干擾因素本相應增加,同時時間和體力的消耗也會增大,這時的環(huán)境也會更加陌生,游客的不安全因素也越來越強。缺乏旅游經驗的旅游者,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尤為強烈川。本次調查還顯示,旅游者對吃住安排、天氣狀況、費用、交通等問題也持一定的關注態(tài)度。任何一項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個旅游行程,大大降低他們的旅游經歷值,留下“花錢買罪受”的不良印象。因此,這要求旅行社從業(yè)人員強化服務意識,全面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力求為旅游者提供圓滿的旅游經歷。3.3重慶市民旅游決策行為分析3.3.1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涉及“安排旅行獲取信息的渠道”這一問題時,選擇“親戚朋友介紹”的【]l吳必虎,王曉等.中國大學生對旅游安全的感知評價研究閉.桂林商等?茖W校學報,2001,(:3)21一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佑興;;論旅游者不文明行為及其規(guī)范[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2 闞耀平;;狼山風景區(qū)旅游者行為調查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年36期
3 劉志紅;;旅游目的地營銷主體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年05期
4 歐玉婷;桑廣書;;杭州市居民出境旅游行為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年12期
5 郭亞軍;曹卓;;旅游消費券效用的行為經濟學分析[J];消費經濟;2009年05期
6 張嵐瑜;;基于旅游者目的地選擇行為分析的營銷策略[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7 黨嬌;趙振斌;趙麗;;太白山旅游者行為研究從博客分析視角[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1年06期
8 殷紅梅;貴州織金洞客流時空分布規(guī)律與旅游者行為特征[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年02期
9 黃萬英;蒙睿;葉文;;國內旅游者旅游行為研究述評[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10 鄭江寧;;旅游者不文明行為之分析[J];消費導刊;200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瀟婷;馬修軍;;基于GPS數據的旅游者活動節(jié)律研究[A];2011《旅游學刊》中國旅游研究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潘麗麗;;基于旅游者視角的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與管理[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丁健;李林芳;;廣州市居民出境旅游行為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黃震方;高宇軒;楊艷;;國內生態(tài)旅游者行為特征研究——以江蘇沿海生態(tài)旅游為例[A];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第二屆中國西部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舒宗禮;夏貴霞;唐吉平;吳明華;燕成;;國內體育旅游者行為特征分析及其動機研究——以湖北省體育旅游客源市場為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符全勝;賈利軍;;重視游客行為的保護區(qū)游客管理研究趨勢[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7 劉國旭;;行為地理學視角下的古代游記初探[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賈琦;呂弼順;趙貞海;陳孝;張蕾;;延邊地區(qū)國內旅游流的空間結構與行為特征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韓如冰;苗金明;黃習兵;;旅游安全問題分析及其對策探討[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孫喜林;林婧;;基于“獨有性”的旅游學科建設與旅游本質探究[A];2012中國旅游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沈鵬宇;冰雪融掉湛江旅行社8%收入[N];湛江日報;2008年
2 卞文志;旅行社營銷切莫忽略農村市場[N];中國旅游報;2007年
3 李濤;突破旅游企業(yè)信息瓶頸[N];中國旅游報;2003年
4 殷元元;蘇魯豫皖優(yōu)秀旅行社營銷論壇在我市舉辦[N];黃山日報;2008年
5 孟廣艾;旅行社發(fā)展與規(guī)劃四大要點(上)[N];中國旅游報;2007年
6 記者 趙英明;來濟五個團 最多接一個 [N];濟南日報;2007年
7 江蘇記者 站 方舟;熱議旅行社營銷新模式[N];中國旅游報;2005年
8 程佳凌邋鐘健;廣州:體驗旅游引領旅行社營銷趨勢[N];中國旅游報;2007年
9 陳志輝;旅行社營銷困境及對策[N];中國旅游報;2008年
10 姜蕾;你的旅游誰做主?[N];中國文化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德榮;鄉(xiāng)村旅游行為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姜科;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白凱;基于發(fā)生學的中國入境旅游者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譚紅楊;生態(tài)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雷瑩;森林公園的環(huán)境承載力評估和環(huán)境價值計量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6 劉勛;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學梅;自駕車旅游交通行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王玉霞;大青溝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旅游評價及其可持續(xù)發(fā)展[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馬靜;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為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10 張玲;基于知識旅游的知識轉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國慶;重慶市民旅游行為分析及旅行社營銷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錢樹偉;世界遺產地旅游者空間感應測度[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怡;來蓉歐美旅游者旅游行為特征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4 項瑛;基于Q方法論的杭州“三水”旅游者感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譚杰倪;旅游者攝影行為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婷婷;口碑對旅游者出游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唐玉玲;危機后旅游者風險感知與風險降低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8 袁納;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者滿意度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9 方寒雁;基于網絡游記的影視旅游者旅游體驗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10 魏輝;廣西赴臺灣旅游者行為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360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73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