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qū)喪葬紙扎的類型與工藝
本文關鍵詞: 中原地區(qū) 喪葬紙扎 類型與工藝 出處:《裝飾》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喪葬紙扎是中原地區(qū)傳統(tǒng)喪葬活動中重要的祭祀用品,也是民間美術重要的組成部分,蘊藏和寄托了民眾對生命的尊重和美好生活的期待。本文以實地調查的資料出發(fā),從類型和工藝兩個方面對中原地區(qū)的喪葬紙扎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整理,并對其蘊含的傳統(tǒng)工藝內涵進行了初步解析。
[Abstract]:Funeral paper binding is an important sacrificial article in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activiti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folk art, which contains and assigns the people's respect for life and the expectation of a better life. In this paper, the funeral paper in the Central Plains is carefully arranged from two aspects: type and craf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s analyzed preliminarily.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
【基金】:湖南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
【分類號】:J5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潘魯生;;民間喪俗中的紙扎藝術[J];民族藝術;1988年01期
2 陸錫興;;吐魯番古墓紙明器研究[J];西域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陸錫興;;古代的紙扎[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04期
2 霍慶福;;原生態(tài)下的浙江紙扎藝術研究[J];美術大觀;2012年04期
3 陳華文;陳淑君;;民間特色:隨葬物與陰間生活信仰——以浙江喪葬文化為例[J];民俗研究;2012年01期
4 曹田;;揚州紙扎技藝的考察與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年01期
5 劉陽;;古代鄉(xiāng)村明器紙扎淵源鉤沉[J];農業(yè)考古;2011年04期
6 竇兆娜;;喪葬禮俗中紙扎的象征意義及其蘊含的民間信仰[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吳春艷;;喪俗中紙扎品的情感鏡語及其審美價值[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3年01期
8 余欣;;冥幣新考:以新疆吐魯番考古資料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瑋琳;錫箔的社會文化史:以民國江浙地區(qū)為中心[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竇兆娜;漢族喪葬禮俗中紙扎文化的考察與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柳洪亮;;1986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發(fā)掘簡報[J];考古;1992年02期
2 安崢地;;唐房陵大長公主墓清理簡報[J];文博;1990年01期
3 石磊,閻毓民;西安西郊棗園唐墓清理簡報[J];文博;2001年02期
4 柳洪亮;;吐魯番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夫人彭氏墓[J];文物;1994年09期
5 周金玲;李文瑛;尼加提;哈斯也提;;新疆尉犁縣營盤墓地15號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9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東峰;楊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肖形印藝術管窺[J];民族藝術研究;2011年01期
2 屠辰飛;張紅;;中原地區(qū)十年家裝的文化思考[J];美與時代;2007年05期
3 王大凱;;中原地區(qū)民間剪紙藝術探析[J];藝術教育;2008年03期
4 王明磊;;由曹新林油畫藝術所折射出的中原地區(qū)生存狀態(tài)的話題[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年11期
5 ;中原賞石 重現(xiàn)繁榮[J];寶藏;2011年06期
6 張廣平;;蒙古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裝飾圖案比較研究[J];科技風;2009年22期
7 李詠;馮偉一;;中原地區(qū)近代民間刺繡服飾圖案研究——以植物圖案為例[J];河南科技;2010年09期
8 張斌遠;中原地區(qū)會館建筑的雕刻藝術[J];中州今古;1994年03期
9 張曉凌 ,趙欣歌;淋漓豪氣顯真情[J];東方藝術;2002年06期
10 馬剛;?h泥咕咕形象藝術特征考釋[J];裝飾;2005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夢筆;“絲綢之路”現(xiàn)古道雄風[N];中國商報;2004年
2 徐從桉;儒家思想左右中國建筑[N];中國房地產報;2006年
3 汪建根;魏縣土紡土織手工藝保護與傳承論壇舉行[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鄭志剛;馬國強藝術三論[N];文藝報;2007年
5 賀炎祥;古代彩陶與中國喜鵲文化[N];青海日報;2007年
6 胡修江;《咔嚓》,當下的記憶[N];青島日報;2008年
7 記者 劉永安;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N];開封日報;2005年
8 陳耿 尹秋艷;盡快給黎錦一個明晰定義[N];海南日報;2006年
9 吳元新;藍白相映 樸實清新[N];美術報;2006年
10 王光;遼西民間藝術——錦州滿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晶;博采眾長、獨創(chuàng)一格[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伍立峰;戰(zhàn)國中山國工藝美術的風格[D];蘇州大學;2005年
3 譚Z腪,
本文編號:15259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52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