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南鋼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6 17:50
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3564家上市公司,其中滬市1439家,深市2125家,有限的上市公司數量外加嚴苛的上市條件使我國的上市公司變成一種稀缺資源。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資本市場的監(jiān)管體制也不是很健全,對于上市公司的退市我國采用“ST”制度,只要上市公司采取一些盈余管理手段基本上就能保住自己的上市公司頭銜,因而上市公司被“ST”處理后,他們的盈余管理需求會更明顯。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審查和披露制度目前還不規(guī)范,監(jiān)管層也沒有嚴格把控退市條件,對被“ST”的上市公司摘帽條件審查也沒有很嚴苛,這就為盈余管理行為的出現及廣泛應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國即將退市的上市公司只要完成報表數據上的扭虧為盈就能順利摘帽,這種表面上的扭虧并沒有擠出盈利的“水分”,但退市之后想要重新上市就必須滿足扣除“水分”之后的凈利潤為正才行,權衡利弊,上市公司管理層往往會通過盈余管理手段保住殼資源,雖然絕大多數ST公司采用各種盈余管理手段保住了殼資源,但是盈余管理行為畢竟只能解決一時之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yè)發(fā)展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我國大多數投資者并不能真正讀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盈余管理手段...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案例研究背景
1.1.2 案例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2.3 文獻述評
1.3 論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論文的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和不足
1.4.1 主要創(chuàng)新點
1.4.2 不足之處
第2章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ST概念
2.2 盈余管理的界定和特征
2.2.1 盈余管理的界定
2.2.2 盈余管理的特征
2.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
2.3.1 資本市場動機
2.3.2 債權保護和薪酬契約動機
2.3.3 政治成本動機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2.4.1 資產重組方式
2.4.2 關聯交易方式
2.4.3 減值準備方式
2.4.4 股權轉讓方式
2.4.5 會計政策變更方式
2.4.6 利用時差進行盈余管理
2.4.7 資產評估方式
2.4.8 權責發(fā)生制方式
2.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識別
2.5.1 關注不良資產
2.5.2 關注關聯交易
2.5.3 關注非經常性利潤
2.5.4 關注企業(yè)現金流
第3章 *ST南鋼案例研究
3.1 *ST南鋼案例介紹
3.1.1 鋼鐵行業(yè)現狀及背景分析
3.1.2 公司簡介
3.1.3 *ST南鋼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3.2 *ST南鋼的盈余管理手段
3.2.1 *ST南鋼股份利用關聯交易進行盈余管理
3.2.2 *ST南鋼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
3.2.3 *ST南鋼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
3.2.4 *ST南鋼股份利用會計估計變更行盈余管理
3.3 *ST南鋼進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3.3.1 避免退市,成功摘帽
3.3.2 監(jiān)管體制的不完善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3.3.3 盈余手段操作簡單容易實現
第4章 對策與建議
4.1 完善退市制度
4.2 完善存在盈余管理漏洞的會計準則
4.3 加強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和外部監(jiān)督
4.4 提高職業(yè)操守,創(chuàng)造誠信環(huán)境
第5章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結論
5.2 啟示
5.2.1 對監(jiān)管層的啟示
5.2.2 對投資者的啟示
5.2.3 對管理者的啟示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十二五”中國廢鋼鐵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與“十三五”展望[J]. 彭鋒,李曉. 中國冶金. 2016(10)
[2]公允價值計量與盈余管理動機:來自滬深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李文耀,許新霞. 經濟評論. 2015(06)
[3]兩類盈余管理之間的部分替代[J]. 龔啟輝,吳聯生,王亞平. 經濟研究. 2015(06)
[4]風險投資“逐名”動機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 蔡寧. 會計研究. 2015(05)
[5]我國鋼鐵產業(yè)鏈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 張泉,張迪,王鑫鵬. 遼寧經濟. 2014(10)
[6]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嗎?[J]. 胥朝陽,劉睿智. 會計研究. 2014(07)
[7]防范公司利用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的建議[J]. 凃晨然. 財務與會計. 2014(07)
[8]高管報酬、機會主義盈余管理和審計費用——基于盈余管理異質性的視角[J]. 張娟,黃志忠. 南開管理評論. 2014(03)
[9]盈余管理對上市公司未來經營業(yè)績的影響研究——基于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比較視角[J]. 王福勝,吉姍姍,程富. 南開管理評論. 2014(02)
[10]內部控制對公允價值與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J]. 劉行健,劉昭. 審計研究. 2014(02)
博士論文
[1]IPO企業(yè)盈余管理及其對新股發(fā)行市場異象影響的實證研究[D]. 張征.華南理工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盈余管理、ST公司摘帽及市場反應[D]. 李丹.內蒙古大學 2016
[2]*ST遠洋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D]. 苗羽.遼寧大學 2015
[3]中國鋼鐵央企國際化發(fā)展研究[D]. 蘇愛迪.大連海事大學 2015
[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及其行為研究[D]. 孫巖巖.南京師范大學 2014
[5]ST公司資產重組中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D]. 賀麗.西南財經大學 2014
[6]ST公司摘帽盈余管理[D]. 馬淳.西南財經大學 2014
[7]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D]. 劉園園.山東財經大學 2013
[8]我國鋼鐵行業(y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D]. 化蒙.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3
[9]基于配股動機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D]. 周瑞.西南財經大學 2013
[10]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 甘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28391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案例研究背景
1.1.2 案例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2.3 文獻述評
1.3 論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論文的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和不足
1.4.1 主要創(chuàng)新點
1.4.2 不足之處
第2章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ST概念
2.2 盈余管理的界定和特征
2.2.1 盈余管理的界定
2.2.2 盈余管理的特征
2.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
2.3.1 資本市場動機
2.3.2 債權保護和薪酬契約動機
2.3.3 政治成本動機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2.4.1 資產重組方式
2.4.2 關聯交易方式
2.4.3 減值準備方式
2.4.4 股權轉讓方式
2.4.5 會計政策變更方式
2.4.6 利用時差進行盈余管理
2.4.7 資產評估方式
2.4.8 權責發(fā)生制方式
2.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識別
2.5.1 關注不良資產
2.5.2 關注關聯交易
2.5.3 關注非經常性利潤
2.5.4 關注企業(yè)現金流
第3章 *ST南鋼案例研究
3.1 *ST南鋼案例介紹
3.1.1 鋼鐵行業(yè)現狀及背景分析
3.1.2 公司簡介
3.1.3 *ST南鋼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3.2 *ST南鋼的盈余管理手段
3.2.1 *ST南鋼股份利用關聯交易進行盈余管理
3.2.2 *ST南鋼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
3.2.3 *ST南鋼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
3.2.4 *ST南鋼股份利用會計估計變更行盈余管理
3.3 *ST南鋼進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3.3.1 避免退市,成功摘帽
3.3.2 監(jiān)管體制的不完善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3.3.3 盈余手段操作簡單容易實現
第4章 對策與建議
4.1 完善退市制度
4.2 完善存在盈余管理漏洞的會計準則
4.3 加強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和外部監(jiān)督
4.4 提高職業(yè)操守,創(chuàng)造誠信環(huán)境
第5章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結論
5.2 啟示
5.2.1 對監(jiān)管層的啟示
5.2.2 對投資者的啟示
5.2.3 對管理者的啟示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十二五”中國廢鋼鐵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與“十三五”展望[J]. 彭鋒,李曉. 中國冶金. 2016(10)
[2]公允價值計量與盈余管理動機:來自滬深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李文耀,許新霞. 經濟評論. 2015(06)
[3]兩類盈余管理之間的部分替代[J]. 龔啟輝,吳聯生,王亞平. 經濟研究. 2015(06)
[4]風險投資“逐名”動機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 蔡寧. 會計研究. 2015(05)
[5]我國鋼鐵產業(yè)鏈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 張泉,張迪,王鑫鵬. 遼寧經濟. 2014(10)
[6]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嗎?[J]. 胥朝陽,劉睿智. 會計研究. 2014(07)
[7]防范公司利用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的建議[J]. 凃晨然. 財務與會計. 2014(07)
[8]高管報酬、機會主義盈余管理和審計費用——基于盈余管理異質性的視角[J]. 張娟,黃志忠. 南開管理評論. 2014(03)
[9]盈余管理對上市公司未來經營業(yè)績的影響研究——基于應計盈余管理與真實盈余管理比較視角[J]. 王福勝,吉姍姍,程富. 南開管理評論. 2014(02)
[10]內部控制對公允價值與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J]. 劉行健,劉昭. 審計研究. 2014(02)
博士論文
[1]IPO企業(yè)盈余管理及其對新股發(fā)行市場異象影響的實證研究[D]. 張征.華南理工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盈余管理、ST公司摘帽及市場反應[D]. 李丹.內蒙古大學 2016
[2]*ST遠洋公司盈余管理案例研究[D]. 苗羽.遼寧大學 2015
[3]中國鋼鐵央企國際化發(fā)展研究[D]. 蘇愛迪.大連海事大學 2015
[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動機及其行為研究[D]. 孫巖巖.南京師范大學 2014
[5]ST公司資產重組中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D]. 賀麗.西南財經大學 2014
[6]ST公司摘帽盈余管理[D]. 馬淳.西南財經大學 2014
[7]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D]. 劉園園.山東財經大學 2013
[8]我國鋼鐵行業(y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D]. 化蒙.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3
[9]基于配股動機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D]. 周瑞.西南財經大學 2013
[10]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 甘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283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3628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