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與城邦
本文選題:鄉(xiāng)土 切入點:城邦 出處:《會計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經(jīng)驗主義認為,認識產(chǎn)生于經(jīng)驗;诮(jīng)驗主義的實證會計研究,其最直接最準確的經(jīng)驗來源是基于中國本鄉(xiāng)本土的認識,這也符合知識創(chuàng)造與傳播的供求規(guī)律。由于現(xiàn)代化的進程、路徑和結果之間的差異,作為轉型中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中國)與后現(xiàn)代新興國家(美國)在學術的訴求上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就對會計學術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挑戰(zhàn)。我國會計學者應回歸鄉(xiāng)土經(jīng)驗,建設屬于自己的學術城邦。但是,目前我國的會計研究被美國的會計研究所裹挾,變成了以美國旨趣和需求為取向的會計學研究。這既非我們的比較優(yōu)勢,也不合我們的學術使命。舊模式仍在延續(xù),且有進一步發(fā)展的態(tài)勢,新模式尚在襁褓醞釀,步履維艱。何去何從,如何破局,本文作者不揣冒昧,試圖嘗試對這一問題從感性到理性探討的超越,以期拋磚引玉,待學術界同仁批評斧正。
[Abstract]:Based on empirical 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 ,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accurate source of empirical accounting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ocal and local knowledge in China , which also meets the demand and demand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137203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2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姜國華;饒品貴;;宏觀經(jīng)濟政策與微觀企業(yè)行為——拓展會計與財務研究新領域[J];會計研究;2011年03期
2 楊雄勝;;中國會計理論研究應有歷史使命感[J];會計研究;2012年02期
3 楊玉龍;潘飛;張川;;差序格局視角下的中國企業(yè)業(yè)績評價[J];會計研究;2014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革新;;從自然王國到自由王國——論康德、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自由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2 胡萬年;;奧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維度——兼與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王建軍;;康德自由理論的兩個前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張亞新;;利率變動對房地產(chǎn)企業(yè)附加價值影響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5 李偉;;柏拉圖《理想國》與當代都市社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蒲德祥;;幸福組織: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徐德信;汪國銀;;合約實施理論發(fā)展綜述[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黃振地;;論康德和黑格爾哲學中“自我意識”概念的差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9 尹慧峰;;論康德的對象概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高盈;;哲學與科學關系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宇;;引入“政府型強互惠”假設的不完全資本市場的演化[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2 宮睿;;作為理性的批判的“啟蒙”——對康德“啟蒙”思想的一個闡釋[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3 代峰;;論康德的尊嚴觀[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劉月嶺;;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柯華慶;;科斯范式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許邦國;朱慧;;專利制度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專利制度測量指標體系的協(xié)整分析與因果檢驗[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張灝;;沒有經(jīng)驗支持,陳述如何為真?——論分析陳述特有的證實方式[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8 許健;;論國際合作原則在國際環(huán)境保護領域的拓展[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徐長福;;馬克思主義:從建構性理想到調節(jié)性理想——借康德的視角來看[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10 韓志偉;;生產(chǎn)與技術: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嬗變[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徐玲玲;食品可追溯體系中消費者行為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5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6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程霞;電子零售商采納代銷直供模式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9 吳童立;萊布尼茨論統(tǒng)一性:觀念、實體、現(xiàn)象[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孫小龍;規(guī)范、推論與社會實踐[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平平;農(nóng)地城市流轉的交易成本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朋良;基于漁民視角的相互制漁業(yè)保險模式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蔣士鋒;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黃鈺;競爭性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穩(wěn)定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趙媛媛;中國意象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呂錚錚;中國當代藝術中艷俗因素研究與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旭英;審計信息產(chǎn)權作用機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高島;論索爾·貝婁短篇小說中的敘事倫理[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黃金強;委托執(zhí)行的困境與異地執(zhí)行的突圍[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0年12期
2 雷宇;杜興強;;“差序格局”與會計信息——理論分析與中國近代的歷史證據(jù)[J];當代財經(jīng);2011年07期
3 祝繼高;陸正飛;;貨幣政策、企業(yè)成長與現(xiàn)金持有水平變化[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4 索彥峰;范從來;;貨幣政策能夠影響貸款供給嗎?——來自銀行資產(chǎn)組合行為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科學;2007年06期
5 青平,鐘漲寶;民營企業(yè)中的差序格局:負面影響及對策[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03年02期
6 辛清泉;林斌;王彥超;;政府控制、經(jīng)理薪酬與資本投資[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8期
7 方軍雄;;我國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嗎?[J];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3期
8 饒品貴;姜國華;;貨幣政策波動、銀行信貸與會計穩(wěn)健性[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9 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J];社會學研究;2006年04期
10 羅家德;;中國人的信任游戲[J];商界(中國商業(yè)評論);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仇義德;實證會計研究導論[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郝桂巖;實證會計研究的優(yōu)缺點[J];遼寧財稅;2001年08期
3 程燕,張素云;制約我國實證會計研究發(fā)展因素的探討[J];新疆財經(jīng);2001年03期
4 林輝;實證會計研究在我國[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1年26期
5 張宜霞;我對實證會計研究的幾點認識[J];財會通訊;2001年01期
6 黃海玉;對規(guī)范與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思考[J];四川會計;2002年09期
7 董付君;美國實證會計研究對我國的啟示[J];四川會計;2002年12期
8 夏秀娟;論實證會計研究方法[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劉金煥;對實證會計研究的探討[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10 尹波 ,劉琳 ,白帆;淺論實證會計研究[J];稅務;2002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連軍;;實證會計研究的方法與方法論:哲學基礎與研究范式[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韓傳模;孫青霞;;中國實證會計研究的現(xiàn)狀與特征[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3 李志學;馮力丹;;近十年來我國實證會計研究的特征規(guī)律總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余其禮;;實證會計研究:進展與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夏寧;余宛泠;;當前會計研究為何缺乏原創(chuàng)性?[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2011)論文集[C];2011年
6 張智霞;;利益相關者會計研究的六大難點[A];中國會計學會環(huán)境會計專業(yè)委員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天驤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段玉蘭;實證會計研究之管窺[N];大眾科技報;2008年
2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周華;實證會計研究范式并非全球共識[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本文編號:16768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167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