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預期損失模型及其在我國應用的相關(guān)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2 23:20

  本文關(guān)鍵詞:預期損失模型及其在我國應用的相關(guān)問題研究 出處:《會計之友》2015年2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預期損失模型 已發(fā)生損失模型 金融工具減值


【摘要】:IASB于2014年7月24日發(fā)布IFRS 9最終完整版,引入預期損失模型以取代現(xiàn)有金融工具減值的已發(fā)生損失模型。文章從預期損失模型在會計領(lǐng)域應用的歷程和原理出發(fā),探討其應用的相關(guān)假設(shè)與參數(shù)估計,并以案例形式評價其應用的流程及對收益率、減值準備等方面的影響,分析預期損失模型在我國應用所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我國應用此模型的有關(guān)建議。
[Abstract]:IASB released IFRS 9 ultimate edition in July 24, 2014, loss model introduced the expected loss model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Of course and principle of impairment from the expected loss model in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application, discusses the relevant assumptions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rm of case,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to the rate of return effect, impairment of the analysis of expected loss model in our country facing applica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apply this model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F2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國金融工具減值的會計準則內(nèi)容基本延用IAS 39,目前仍采用已發(fā)生損失模型計提減值準備。而IASB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聯(lián)合FASB成立金融危機咨詢小組(FCAG)啟動替代《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IAS 39)項目的研究。在金融工具減值改革階段,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任玉龍;;改進銀行貸款減值準備核算:基于預期損失模型[J];財會月刊;2012年14期

2 趙銀芬;;預期損失模型及其在我國的實施考慮[J];財會月刊;2014年21期

3 王愛東;安媛婧;;應用ECL模型改進我國銀行貸款減值準備計提[J];財會月刊;2014年24期

4 肖永東;周肖萍;;關(guān)于金融工具減值準則修訂的最新動態(tài)介評[J];金融會計;2013年09期

5 王守海;李塞北;劉瑋;;金融資產(chǎn)減值準則的國際進展、評價與研究啟示[J];會計研究;2014年06期

6 王菁菁;劉光忠;;金融工具減值預期損失模型的演進與會計準則體系變遷——兼評IASB《金融工具:預期信用損失》征求意見稿[J];會計研究;2014年05期

7 黃世忠;;金融工具前瞻性減值模型利弊評析[J];金融會計;2015年01期

8 黃容;于中華;;由預期損失模型引發(fā)的對各種金融資產(chǎn)減值模型的思考[J];商業(yè)會計;2010年19期

9 任真;;IASB預計信用損失的最新進展及其評價[J];商業(yè)會計;2013年1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孫紅梅;鮑曉英;;完善上市銀行貸款減值準備計提:引入預期損失模型[J];財會月刊;2012年20期

2 金一禾;汪祥耀;;后危機時代金融工具減值準則的國際趨同[J];財會月刊;2014年07期

3 郭劍美;;會計預期損失模型對我國的影響及實施建議[J];財會月刊;2014年24期

4 蔣蕾;梁飛媛;;國際金融工具減值模型發(fā)展及啟示[J];財會通訊;2015年28期

5 郭田田;;金融資產(chǎn)減值準則修訂進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金融評論;2015年03期

6 劉智英;劉東輝;;債權(quán)性金融資產(chǎn)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案例分析[J];會計之友;2015年06期

7 梁德華;李丹;王力駿;;預期損失模型理論分析與最新解讀[J];會計之友;2015年09期

8 劉泉軍;;IFRS9減值會計的理論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年09期

9 朱江昊;;芻議金融風險管理的關(guān)鍵問題及辦法[J];商場現(xiàn)代化;2014年29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婷;金融工具減值模型改革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2 許建斌;金融工具減值會計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年

3 孫盼盼;金融資產(chǎn)減值預期損失模型發(fā)展變化及其應用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年

4 楊攀;基于預期損失的貸款減值準備金計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5 陳麗;后金融危機時代貸款撥備會計政策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6 陳淼;金融資產(chǎn)減值模型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7 胡柳;上市銀行無風險資產(chǎn)盈利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玉姣;馬廣奇;;引入預期損失模型對我國銀行資產(chǎn)計量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1年32期

2 金一禾;汪祥耀;;后危機時代金融工具減值準則的國際趨同[J];財會月刊;2014年07期

3 彭南汀;;關(guān)于IASB發(fā)布的金融資產(chǎn)減值“預期損失模型”的分析[J];金融會計;2011年01期

4 國家開發(fā)銀行課題組;楊寶華;歐洋;廖海東;;新巴塞爾協(xié)議下預期損失與會計準則下合格貸款準備金的比較分析[J];金融會計;2011年07期

5 孫天琦,楊嵐;有關(guān)銀行貸款損失準備制度的調(diào)查報告——以我國五家上市銀行為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6 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及其應對策略[J];會計研究;2009年11期

7 陸建橋;朱琳;;跟蹤國際 主動參與 積極應對 深入研究金融工具會計最新動向與對策——財政部金融工具會計工作組第二次會議綜述[J];會計研究;2010年02期

8 劉玉廷;;金融保險會計準則與監(jiān)管規(guī)定的分離趨勢與我國的改革成果[J];會計研究;2010年04期

9 鄭偉;;預期損失模型缺陷與會計監(jiān)管獨立性問題研究——基于對IASB《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征求意見稿的分析[J];會計研究;2010年05期

10 黃世忠;;后危機時代公允價值會計的改革與重塑[J];會計研究;201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曉榮;;關(guān)于預期損失模型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1年26期

2 劉星;杜勇;;預期損失模型分析及其對我國銀行業(yè)的影響[J];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3 孫金金;;預期損失模型在中國運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2年04期

4 陳建新;;由預期損失模型探討會計準則與金融監(jiān)管的分離與協(xié)調(diào)[J];商業(yè)時代;2012年14期

5 姚明德;;時間比例法在預期損失模型中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12年05期

6 洪金明;馬躍;;對預期損失模型進展的跟蹤及其實施的思考[J];金融會計;2012年12期

7 段繼鋒,胡雋,張瑾瑜;貸款五級分類中預期損失比率初探[J];經(jīng)濟師;1999年12期

8 李東亞;計量信用風險預期損失[J];中國金融家;2004年04期

9 國家開發(fā)銀行課題組;楊寶華;歐洋;廖海東;;新巴塞爾協(xié)議下預期損失與會計準則下合格貸款準備金的比較分析[J];金融會計;2011年07期

10 劉建中;丁乾桀;;預期損失模型的應用局限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2年02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陳洪 洪健 王姝 陳培春 作者單位 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銀行鹽城市分行;對構(gòu)建農(nóng)發(fā)行風險管理新機制的思考[N];江蘇經(jīng)濟報;2006年

2 陳燕華;銀行貸款減值準備計提正在醞釀中[N];中國會計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邢莉云;IASB推預期損失模型 虧損可分五年攤銷[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4 易憲容;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尋找平衡點[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屈濤;搭一座溝通信息、交流觀點之橋[N];中國會計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韓瑞蕓、李振華;工行信貸資產(chǎn)12級分類即將出臺[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7 本報記者 戴麗麗 朱沙;山東分行:目標瞄準績效最大化[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8年

8 王永利;商業(yè)銀行特點與改革[N];學習時報;2005年



本文編號:13713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13713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3a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