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對中國省際可達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20:12
本文關鍵詞:高速鐵路對中國省際可達性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可達性 高速鐵路 最短旅行時間 空間格局 中國
【摘要】:中國高速鐵路網"四縱四橫"客運專線規(guī)劃至2015年建成,將覆蓋所有省會及90%的50萬以上人口城市,高速鐵路可達性因此成為近年可達性研究的熱點。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運用加權平均旅行時間研究高鐵時代中國省際可達性及空間格局。研究結果表明:①采用傳統(tǒng)客運最短旅行時間(含中轉及停留)數(shù)據(jù)得到的省際可達性呈中心—外圍模式,以鄭州—武漢為中心,其他省份按"距離衰減規(guī)律"成為圈層式階梯狀空間格局;②高速鐵路建設帶來省際聯(lián)系時間縮短、可達性最優(yōu)區(qū)域大幅增加等"高鐵效應",空間結構仍以武漢—鄭州為中心呈現(xiàn)中心—外圍模式;③高鐵運營使省際可達性均衡化,可達性變化幅度在空間上呈中間凹四周高的"碗形"特點,位于客運鐵路網絡中心附近的省份變化幅度較小,外圍地區(qū)如云南、福建等省可達性變化幅度較大。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關鍵詞】: 可達性 高速鐵路 最短旅行時間 空間格局 中國
【基金】: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資助(2012BAJ22B04)
【分類號】:F532;U238
【正文快照】: 1引言可達性是指借助某種交通方式從某地到達指定活動地點的便捷程度,被認為與城市體系相互融合,對理解與認識經濟現(xiàn)象的空間布局規(guī)律意義重大(李小建等,2006)。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高鐵”)可達性是近年交通地理、區(qū)域經濟等學科的研究熱點。評價高鐵可達性的指標有最短路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平華,陸玉麒;可達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5年03期
2 陳潔;陸鋒;程昌秀;;可達性度量方法及應用研究進展評述[J];地理科學進展;2007年05期
3 吳威;曹有揮;梁雙波;;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三角地區(qū)綜合交通可達性的時空演化[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05期
4 孟德友;范況生;陸玉麒;高超;;鐵路客運提速前后省際可達性及空間格局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06期
5 白永平;陳博文;吳常艷;;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路網空間通達性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2年06期
6 金鳳君,王姣娥;20世紀中國鐵路網擴展及其空間通達性[J];地理學報;2004年02期
7 王姣娥,金鳳君;中國鐵路客運網絡組織與空間服務系統(tǒng)優(yōu)化[J];地理學報;2005年03期
8 吳威;曹有揮;曹衛(wèi)東;徐建;王s,
本文編號:9847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98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