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交通經濟論文 >

基于LMDI方法的中國民航業(yè)碳排放因素的指數(shù)分解

發(fā)布時間:2018-06-15 23:24

  本文選題:民航業(yè) + 碳排放 ; 參考:《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摘要】:2008年歐盟通過的將航空業(yè)納入EU-ETS的提議草案,使得民航業(yè)的碳排放問題成為碳減排中的熱點問題之一。中國民航業(yè)在CO2總排放量占比雖小但是增長迅速,而歐盟的這一政策如果付諸實施將給中國民航業(yè)帶來一定的沖擊。文章采用對數(shù)平均Divisia分解法建立中國民航業(yè)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85—2010年間民航業(yè)運輸總收入、航線結構、單位運輸收入周轉量、能源強度、CO2排放系數(shù)等五個因素對民航業(yè)CO2排放量的影響。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民航業(yè)CO2排放量上升主要由運輸總收入的增長引起,單位運輸收入周轉量和能源強度的下降則遏制了CO2排放量的上升;谏鲜龇治鎏岢隽酥袊窈綐I(yè)實現(xiàn)碳減排的應對策略和建議。
[Abstract]:In 2008, the European Union approved a draft proposal to include the aviation industry in the EU-ETS, making the issu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carbon reduction. Although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ccounts for a small proportion of total CO2 emissions, it is growing rapidly, and the EU policy, if put into practice,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logarithmic average 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decomposition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in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he total revenue, route structure and turnover of unit transport income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during the period 1985-2010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five factors, such as energy intensity and CO _ 2 emission coefficient, on CO _ 2 emission from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s in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otal transport income, and the decrease of unit transport income turnover and energy intensity has restrained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to achiev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作者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1071346)
【分類號】:X322;F5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明;穆海林;;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國特大城市客運能源消耗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2 李國璋;王雙;;中國能源強度變動的區(qū)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財經研究;2008年08期

3 狄琳娜;;中國航空業(yè)應對歐盟“碳貿易壁壘”的對策建議[J];國際經貿探索;2011年11期

4 孫志威;廖紅英;宋雨燕;;基于對數(shù)平均迪氏指數(shù)法的天津市能源消費碳排放分解分析[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1年01期

5 王淚娟;;我國航空業(yè)如何應對國際碳減排壓力——基于碳排放數(shù)據(jù)質量的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0年12期

6 秦悅銘;陳其霆;;歐盟航空業(yè)碳排放交易新規(guī)則研究綜述[J];科學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7 紀建悅;孔膠膠;;中國海洋交通運輸業(yè)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基于中國遠洋集團的實證分析[J];海洋經濟;2011年06期

8 唐建榮;張白羽;王育紅;;基于LMDI的中國碳排放驅動因素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1年11期

9 郭朝先;;中國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術[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12期

10 汪宏韜;;基于LMDI的上海市能源消費碳排放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S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伍亞;張立;;中國成品油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11期

2 宋旭光;席瑋;;中國能源生產率增長中的結構變動——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10期

3 王丹楓;;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經濟增長及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區(qū)域特征——基于1995-2007年31個省域數(shù)據(jù)的分位點回歸分析[J];財經研究;2010年07期

4 張約翰;張平宇;;長春低碳生態(tài)城市發(fā)展測評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5 王班班;;東部沿海制造業(yè)內部結構調整對能源強度的影響機制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周恒;石時;劉洪濤;;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中國能源強度演變區(qū)域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2年03期

7 田云;李波;張俊飚;;武漢市碳排放的測算及影響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5期

8 顧成軍;龔新蜀;;1999—2009年新疆能源消費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實證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2年03期

9 王強;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消費與碳排放變動關聯(lián)特征及其Tapio效應研究——基于中國工業(yè)經濟轉型的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白萬平;;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對能源強度影響的實證研究——以貴州為例[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白萬平;;貴州區(qū)域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A];新機遇·新臺階·新跨越——數(shù)量經濟學視野下貴州自我發(fā)展能力回顧與展望:2010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年會數(shù)量經濟學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立中;梅昌艮;賀玉龍;熊春梅;;綠色高速鐵路理論與評價體系的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賈敦新;金賢鋒;鄧仕虎;;基于GIS技術的控規(guī)方案預含碳排放量估算及評估研究[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9-綠色生態(tài)與低碳規(guī)劃)[C];2013年

4 狄琳娜;;新型環(huán)境貿易壁壘——碳邊境調節(jié)措施的選擇與評價[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C];2013年

5 龐軍;徐夢藝;張浚哲;閆玉楠;;中美、中歐及中日間貿易隱含碳變化的結構分解分析[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第三章)[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勝利;世界能源問題與中國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孫寧;氣候變化對制造業(yè)的經濟影響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3 彭遠新;能源消費與經濟發(fā)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向睿;交通能耗在城市綠色交通規(guī)劃中的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黃建;煤炭清單與減排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6 賀紅兵;我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侯建朝;中國能源與經濟之間關系的模型及實證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年

8 張明;基于指數(shù)分解的我國能源相關CO_2排放及交通能耗分析與預測[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9 楊冕;生產要素/能源品種替代對中國節(jié)能減排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10 肖海平;區(qū)域產業(yè)結構低碳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莉;化學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問題分析與政策建議[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長信;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碳排放:影響因素、減排潛力及預測[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孫浩;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卉;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與能源消費[D];暨南大學;2011年

5 李怡欣;基于終端消費的能源—經濟—環(huán)境系統(tǒng)分析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汪宏韜;主要耗能行業(yè)能源效率及節(jié)能潛力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7 陳建華;重慶市碳排放特征分析與減排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胡成卉;西部經濟與能源消費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D];四川社會科學院;2010年

9 慈強;基于碳減排視角的中部六省低碳經濟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韋嚴;基于碳排放視角的區(qū)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明;穆海林;;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國特大城市客運能源消耗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2 NICOLAS LORIS;;An Inconvenient Tariff[J];Beijing Review;2009年30期

3 王俊松;賀燦飛;;能源消費、經濟增長與中國CO_2排放量變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01期

4 吳巧生;成金華;;中國工業(yè)化中的能源消耗強度變動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6年06期

5 黃建中;1980年代以來我國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5年03期

6 田云;李波;張俊飚;;我國農地利用碳排放的階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劉紅光;劉衛(wèi)東;;中國工業(yè)燃燒能源導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學進展;2009年02期

8 朱永彬;王錚;龐麗;王麗娟;鄒秀萍;;基于經濟模擬的中國能源消費與碳排放高峰預測[J];地理學報;2009年08期

9 潘佳佳;李廉水;;中國工業(yè)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1年04期

10 馬超群,儲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xié)整與誤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4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鄧曉;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博時;;民航連續(xù)安全飛行49個月 “五抓手”確保持續(xù)安全[J];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2009年03期

2 ;伊春空難原因探尋[J];安全與健康;2010年1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國家民航總局:中國民航業(yè)面臨四大問題[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月光;中國民航業(yè)大重組[N];中國貿易報;2000年

2 吳天一;中國民航業(yè):壓力與機遇并存[N];國際金融報;2004年

3 (日本)中本強博士;中國民航業(yè)仍有路要走[N];國際商報;2002年

4 肖可;平淡背后不平靜[N];國際經貿消息;2002年

5 整理 胡勤;中國民航業(yè)在希望與挑戰(zhàn)中前行[N];中國航空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萬斯琴;體制改革的力量[N];中國企業(yè)報;2012年

7 ;中國民航融資14億 加快信息化進程[N];東方航空報;2000年

8 記者錢春弦、馮亦珍;中國民航業(yè)值得信賴[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9 澤華;民航服務:“以客為尊”基因不足[N];國際商報;2006年

10 方言;空姐夢想 從這里起航[N];中國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獻勇;中國民航業(yè)規(guī)制改革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2 于嘉;中國民航業(yè)市場結構、競爭行為與績效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岳海;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民航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曹梓珞;中國民航業(yè)政府規(guī)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欣;中國民航業(yè)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諶夏;中國民航業(yè)的產業(yè)組織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劉敬民;中國民航業(yè)營銷問題初探[D];吉林大學;2004年

6 鐘智輝;中國民航業(yè)的市場行為與績效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7 鄭顯偉;中國民航業(yè)進入壁壘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8 姜洋;論中國民航業(yè)的市場化改革[D];四川大學;2007年

9 崔濤;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民航業(yè)的影響和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10 唐娟;降低中國民航業(yè)碳排放數(shù)量的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0241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20241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8ef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